注重阅读策略 提升阅读能力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介绍
  2013年12月4日~5日,浙江省举行了小学英语“新课程新教材新视角”的课堂教学评比课例展示与研讨活动,展示课一共10节,笔者有幸展示了其中一节五年级阅读课,回顾磨课的过程,颇有感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新教材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Read and write中的Easter Party(新教材尚未面世,即将发行)。此文本应属于应用文中的“邀请函”,具体内容为吴一凡邀请他的好友们来参加复活节派对。本课的主要句型为:We will ...,新词汇和词组为Easter Party,Easter eggs,Easter Bunny,look for,roll。授课时间要求40分钟。
  二、教学过程对比
  1.热身环节
  【试教片段1】
  英语课的热身环节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相关生活体验的感知,确保新课能顺利进行。笔者采用了自由交谈的形式,与学生展开交流。
  T: Hello, boys and girls! May I have your name?
  S1: My name is Cindy.
  T: How about you?Where are you from?
  S2: My name is Jack. I’m from Hangzhou.
  T: Can you ask me some questions?
  Ss: What’s your hobby?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教学片段1】
  试教中的导入看似自然,但是缺少交流的真正目的,一节课只有40分钟,导入一定要简洁、明快。即使是简短的寒暄也要为本节课服务。作为展示课,笔者可以提前与学生见面,以上基本问候的环节可以省去,应直奔主题。因此笔者对该环节进行改进,采用了PPT的方式,让学生用自然阅读笔者信息的方式来切入主题:
  T: Hi,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again.
  Ss: Nice to meet you too!
  T:(T points at PPT) I know you are from Hangzhou Xuejue Primary School. Where am I from?
  Ss: Huzhou Aishan Primary School.
  T: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This is my e-mail address: Janehu@163.com.
  【教学对比】
  试教片段1的热身环节中,教师与学生虽然有对话的内容,看似比较丰富,但对于本节课的真正帮助并不大,而且漫无边际地询问新老师一些问题,看似有趣,实则无效。
  如何能在上课伊始就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笔者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完成对e-mail的初步感知,和学生初次解读e-mail的格式,解决e-mail中at,dot的英语读法,为接下去学生自我阅读文本埋下伏笔。
  2.读前环节
  【试教片段2】
  阅读前的恰当导入是实现语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自然引出话题。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T: Hey,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games? (Ss: Yes.) Now let’s play a funny game together . Ready? Go!
  (1) Look! A birthday cake! When is your birthday?
  (2) What time is it?(9 o’clock)
  (3) Can you read? (TIME)
  (4) Can you read?(WHAT)
  (5) Can you read?( WHY)
  (6) Can you read? (WHEN)
  (7) Can you read? (WHERE)
  (8) Many children! What festival?(Children’s Day)
  【教学片段2】
  为了使得这个环节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试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这项学习活动,笔者略将此活动做了一定的提升,由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T: Hey, guys! Today I have 9 questions for you. You can choose the number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If you are right, you can get a star for your group.
  (1) What time is it?
  (2) What’s this?
  (3) Please read it. WHY
  (4) Please make a sentence with WHAT.
  (5) Please make a sentence with WHERE.
  (6) Please read it. Janehu@163.com
  (7) What festival is it?(Children’s Day)
  (8) What festival is it?(Christmas Day)   (9) Who’s he ?(Father Christmas)
  【教学对比】
  试教片段2中,笔者通过九宫格来设置9个简单的问题,为了解决文本中的一些大写词汇的认读,试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文本与自己以往生活经验、知识之间的联系,扫清语言障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状态。但是,仔细一分析,这9个问题似乎太没有梯度了,这样的呈现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大。
  经过修改后的教学片段2中,笔者考虑到借班上课的学生英语程度比较好,所以问题的设置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操作中,笔者采用了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分成A、B两大组,满足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需要,形成团队竞争意识,非常有效。
  3.读中环节
  【试教片段3】
  本环节主要是在阅读文本的开始阶段,笔者试图通过“信息沟”的操作,完成文本的学习,希望学生在第一遍阅读中了解了文本大意。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
  T: Well, our friend Wu Yifan has a party too! Now someone gets the sheet A,someone gets the sheet B. Now read your sheet for several minutes,and exchange the sheet with your partner, try to finish the sheet.
  【教学片段3】
  试教片段3中,笔者呈现了A和B两张不完整的邀请函文本,设计的初衷是想通过同桌间的交换阅读获得一些信息,但是实际操作下来,学生感到很不知所措,只是互相看了看文本,并没有语言输出,初次接触文本,让学生直接进行填空,普遍感到困难。所以笔者重新进行调整,设计如下:
  T: Well, our friend Wu Yifan has a party too! Read it,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will they do on Easter Party? Try to underline the key information please.
  【教学对比】
  试教片段3中的交换阅读耗时较长,而且初次阅读文本,就让学生来填写信息,难度偏高,效率偏低。有语言学家指出,英语教学必须要有语篇意识,它指“用于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中整体理解语言材料的思维方式”。语言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割裂的、不可肢解的过程。教学片段3则注重语篇的整体输入性,整体呈现,整体教学,力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根据问题也能快速地找出信息。
  4.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是对语篇阅读质量的检查评估,也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和运用。笔者上完此文本后,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试教片段4】
  T: Yes, They will do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on Easter holiday.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a birthday party?
  【教学片段4】
  试教片段4中教师对于小练笔的语言输入还不够,学生们写得比较空洞。究其原因,是对于学生旧知的唤醒还不够充分。我们知道,阅读只是一种语言输入,最终要转化成语言输出,阅读才有意义。所以笔者在这个小练笔之前,做了一点点铺垫和调整,设计如下:
  T: Yes, We will not eat a birthday cake on the Easter holiday. When will we eat a birthday cake?
  Ss: On our birthdays.
  T: What else will we do? Let’s see...(引导学生看图片,齐说词组)
  【教学对比】
  在教学片段4中,通过这样一个Pair work的活动,主要激活了学生对已有生活体验的感知,有了这样口语操练的铺垫,学生随后进入写句子环节时,输出内容就会比较丰富。学生不仅可以用本组对话的内容,也可以借鉴其他小组口语展示时的精彩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的语言能得到再一次的重组和内化。
  【试教片段5】
  本环节是对文本解读的后续拓展活动。笔者最初在设计此环节时认为,应该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We will ...在设置的情景中加以重点运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T: Wow! You can do funny things on your own birthday party. Please look ! It’s Christmas,Halloween,Easter, Chinese New Year, Mid-Autumn Day, Children’s Day. You will attend the party according to your piece of paper .
  【教学片段5】
  试教片段5看似是一个小组合作的活动,学生也能根据抽到的句子找到合适的派对。但再仔细解读文本,感觉这个设计的方向有点偏离了教学目标。再次研读文本,这个文本材料的文体属于应用文中的“邀请函”,学生在学习了本节课后,应该对“邀请函”的基本要素和格式有所了解,能够尝试读懂和书写类似的邀请函。所以反思教学目标后,笔者又对此环节进行修改:
  T: You have a lot of good ideas! Maybe you are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You will invite your good friends to this party. Now please try to write an invitation.   【教学对比】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只有深入地分析和研读教材,才有可能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夏春娥,2012)在试教片段5中,笔者还没有很好地读透文本,就煞费苦心地另设情景来重点操练句型,使得文本背后的主要功能,即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功能消失殆尽了。教学片段5的环节设计,应该说充分解读了文本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本的功能和价值。
  三、课后感悟
  通过本次浙江省课堂教学评比课例展示与研讨活动的磨课、上课的经历,笔者有如下的感悟和启示:
  1.解读文本,准确到位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构与解读文本的能力,并运用一定的文本解读策略来进行英语教学。首先,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读懂编者的用意,尊重文本;其次,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最后,要在文本的基础上敢于拓展和延伸文本内容,巧联实际,有效输出。
  2.授人以渔,学会阅读
  笔者在整堂课的设计过程中,始终关注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通过预测、问题导读等阅读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借助视频、图片、上下文获取信息;让学生养成通过关键词、有目标地寻找信息的阅读习惯;最后由读提升到写,通过文本“复活节派对”情景与自设的“生日派对”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自主思维、自主表达,有效落实目标语言We will ...的读写要求。尝试设计自己生日邀请函则是帮助学生再次深入了解邀请函格式。
  3.以生为本,自主探究
  作为一名所谓的“名师”,应该有这样的觉悟,即:每一堂公开课都是用来找出自己的不足的。真正的好教师,她的眼中自始至终都是“学生”。真正的好教师,会充分信任孩子,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自发自觉地探索,不断调整自我,获取各自不同的发展。教学相长,让每一节课的教育价值,都能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增值。
  4.团队合作,磨出精彩
  这次磨课经历让笔者深深感受到信心是在鼓励中坚定的,困难是在研讨中化解的,而好课是在磨砺中诞生的。在磨课活动中,教师既是合作中的个体,在教学中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也是合作的团体,把个人的教学经验与他人的经验结合,共同分析问题,寻求对策,在这些过程中,每个人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说,好课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313000)
其他文献
【摘 要】造型能力是避免学生绘画眼高手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在低年级引导学生开展创意写生,通过“多维观察物象,精准把握特征”“创编写生故事,提升造型兴趣”“运用多种媒材,丰富造型表现”等策略,丰富感性经验,提高造型能力,使学生在写实期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作欲望和自由造型能力。  【关键词】创意写生;造型能力;一年级  小学低段学生会想敢画,构图大胆,造型自信,但到了高段后就变得不敢落笔,构图拘谨,造型
【摘 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模拟教学,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实践、分层教学、探究考察提供了保障,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软件、数控技术、可视化平台加深学生的体验、体悟、体认,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模拟教学;推进策略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年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动态开放、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在
【摘 要】为幼儿园发展性督导评价,浙江省某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建立了分层督导制度,以完善督学工作链。该制度以发展规划为切入口,建立幼儿园“三联五动”发展性督导评价,促进幼儿园发展从外力驱动到内在自觉。教育督导办加强幼教专家、教育行政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引导幼儿园在办园理念、管理方式、环境创设、师资配置、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变革,进而实现个性发展。  【关键词】“三联五动”;幼儿园;发展
【摘 要】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启发幼儿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提问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将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运用到幼儿绘本教学的课堂提问中,设计六种不同层次的问题: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够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意识,增强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绘本教学;分层提问;布卢姆认
【摘 要】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首次出现主教材和副教材相结合的编排样态,副版绘本是低年段副教材的呈现形式。运用好副版绘本是课堂教学增量的切入点,可以从“链接儿童生活,激起成长自发;走进儿童生活,涵养成长自觉;拓展儿童视野,积淀成长自信”这三个策略入手,培养儿童形成自主构建的能力,为儿童过上有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做好服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副版绘本;运用策略  绘本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圖文结合、
【摘 要】概念进阶是促进低年级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框架、访谈了解、整体规划、抓住节点等策略,明确核心概念,确定进阶起点,设计进阶路径,推动概念进阶,提升低年级学生的概念水平,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概念进阶;低年级;比较与测量  基于学习进阶确定学段分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小学低年级科学学习中,概念进阶通常由较为具体、简单的生活现象出发,在亲身
【摘 要】国际视野培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任务,《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当下世界疫情背景,运用“宏观内容,微观处理”“抽象概念,形象支撑”“主观焦点,客观辨析”等策略,引导学生了解国际组织类型、职能与作用,辩证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感知大国的影响和担当,激发共荣共存的使命感,为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奠定基础。  【关键词】世界疫情;国际视野;培养策略 
【摘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但在美术教学中,有些课程的设计还未融入新理念,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有些不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应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创设相应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美术课堂;综合实践能力;问题情境;教学设计  《动物造型饼干》是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由于这一课的内容与所用的材料都深
【摘 要】随着“任务驱动教学”“任务教学法”等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得到学界的认可,我国中小学课堂上采取相应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也与日俱增。研究者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一线教师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以探寻当前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情境创设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规范设计教学情境提出了一定建议。  【关键词】任务驱动;情境设计;内容分析法;文献分析  任务驱动教学法指的是以任务为主线驱动教学活
阿米尔是我住在瓦拉那西(Varanasi)旅馆里  的杂务工,月薪微薄却承担着从换灯泡、  打扫卫生到接送客人、预订车票等一切杂活。他每天忙碌在旅社的各个角落,空闲时间总喜欢与我们聚在屋顶的阳台上一起聊天。他说他的工作可以让他有像我们一样的朋友,了解除这个城市以外的故事。对中国,他没什么印象,他分不清日本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但他很喜欢中国人的面孔。我有朋友到这个城市需要阿米尔去接站,因为火车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