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让数学课堂精彩纷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u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积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应尽量从生活中引入,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影子,让他们感到快乐。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拉近了距离,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
  具体做法如下:
  一、根据教材,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拉近距离,把真实的生活情境再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本44页游乐园时,用多媒体制作情境图,上课开始时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这是公园里的一角,请你们仔细观察都有那些游戏项目?再看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各种游戏各有多少人玩?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同学说:轨道上有4辆轨道车,每车有3人,3 3 3 3=12(人),一共有4个3……。这样用生动有趣的游乐园一角的情境图引出《乘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求知欲。又如:在讲《5的乘法口诀》时,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在讲课时,谈话“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你能把自己的收画下来吗”让每个人在准备好的纸上画自己左手的手指,再让大家数一数所画纸上的手有几个手指,教师出示课件,再让大家对照课件数一数每只手几个手指?再把两只手的手指加起来看是多少个?两个人的手指合起来又是多少个?……学生通过有趣的画手指,数手指和课件展示的动画手指,初步感知了几个5相加的结果,为下面编口诀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想“有没有更好的算法”,可以引起学生探索编《5的乘法口诀》的需要。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每一个学生编口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多媒体课件,我们的课堂就会活跃起来,为掀起课堂一个有一个的小高潮埋下伏笔。
  二、运用多媒体因势利导,自主探究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能把“书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让学生从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引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文并茂来演示,能及时调控,可以进行综合处理,也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在演示比较的过程中,通过比较选择出适合的答案,在演示比较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镜面对称》时,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运用多媒体把“猴子捞月”的故事显示在屏幕上,老师一边讲,让学生一边观察“猴子捞月”的动画,并要求学生回答“月亮真的掉在井里了吗?”“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引出问题《镜面对称》。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月在井中、人在镜子中可以成像。在讲《7的乘法口诀》时,用课件播放《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动画故事片段,引出七个小矮人用七巧板进行趣味拼图的情境,然后让同学们把准备好的“七巧板”拿出,老师讲解“这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巧板,它是由7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开动脑筋拼一拼,这7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很多精美的图案……”。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在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只有让数学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愿学、乐学。
  三、运用多媒体构建新知,归纳总结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感情是最丰富的,李吉林老师也提到:“儿童是最富有感情的,真情总是荡漾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间。”但是,以往的的教学往往由于教师知识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的交流。因此这种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学并不能激起儿童的兴趣,使得教学收效不大。情境教学通过教师真实的情感让学生在感受形象的同时激发感情。只有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学知识,才能理解知识的内涵,感受到“美”,懂得“爱”。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作为知识的引领者的教师,及时总结学生探究掌握的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作为教师运用幻灯片制作课件,让所学到知识直观生动有趣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效果一定会锦上添花。
  当然多媒体课件不是无所不能的良药,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的需要,考虑到这堂课是否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使用哪种课件,什么时候使用,如何使用,都要精心设计安排。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考虑到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手段的优劣,尽量做到优劣互补,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数学教学朝着更科学、更先进、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江苏现代技术研究所课题2012-R-22020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针刺治疗海洛因依赖者闭经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海洛因依赖闭经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93例)和对照组(33例).针刺组采用针刺中极、关元、气海等穴位,治疗3个疗程,对照
目的:探讨长期吸烟者在戒烟前后血浆皮质醇和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及形成机制.方法:于戒烟前后采集长期吸烟者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皮质醇及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结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红细胞免疫及巨细胞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实验检测43例海洛因依赖者及11例伴有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海洛因依赖者红细胞免
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演练系统中,医院实体建模与仿真的目的是模拟医疗抽组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首先介绍了国民经济动员预案演练系统的总体框架,其次概述了医院实体建模的主要
英语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家长和学生对英语学习日趋重视了,但除了在课堂上,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因此容易造成学生对英语前学后忘,失去英语学习的信心。本文从在学习中享受心灵的愉悦、在学习中感受喜欢的形象和在学习中享受赞扬的“阳光”三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一、学习中享受心灵的愉悦  1、愉悦的氛围。英语学习,学生的情感态度是一个不可
“留白”原是绘画里的一个术语,指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景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留白”虽是绘画技巧,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值得充分借鉴。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留白”的教学艺术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只需做到精讲精练,在重点处、关键处详细讲解,作业设计也要少而精,这样就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来养成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方
寻找防治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药物是本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公办中、小学校舍建筑抗震性能的摸底普查工作,进行分类统计,并初步摸清校舍建筑抗震性能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鉴定工作对校舍现状进行了
目的评价雷米芬太尼(Rem)的依赖性潜力.方法采用大、小鼠催促戒断模型、大鼠自然戒断模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和药物辨别模型进行评价.结果1)在催促戒断试验中,小鼠没有
1957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分子被明确划分到"资产阶级"范畴,彻底成为异己力量。从建国后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定义的反复可以发现,知识分子政策的逆转不是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