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務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
  主动 激发 欲望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41-02
  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优秀的课是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准备的。显然,从这句话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孩子心灵的启蒙者,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眼界,不断地钻研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们的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被点燃的火炬。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那么我们老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
  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2.1让知识联系生活
  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中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运用,使学生懂得知识真正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进而真正地喜欢上学习。
  2.2让学生动手操作
  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体会到团体合作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实践证明,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越明显。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4提高和加强教师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机智
  同样的教学设计让不同的教师来教,效果却是不同的,因为课堂上会出现许多无法预料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机智去解决。课堂驾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教学机智,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注意平时的课堂上一些情境的积累,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多向一些优秀的教师讨教经验,增加自己课堂驾驭的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
  5注重过程
  注重过程应给予学生四大关注,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5.1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5.2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原先的经验
  5.3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同时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同时也使学生的能力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的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4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在我们许多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笔者在教学《凡卡》一课结尾时,引导学生讨论,提出质疑: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后,他的命运怎样?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凡卡能不能跑回去呢?为什么?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接他到乡下去,是否就能摆脱苦难的命运?为什么?这样逐层深入地讨论,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独立特性和创造性方向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其他文献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规律,能够达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高效率达到教学的目标。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英语教学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研究探讨出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培养出全面發展,整体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  新课标 初中英语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
期刊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  语文 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15-02  分
期刊
过去很多人认为,生物就是由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构成的。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除知识体系外,生物科学中含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生物课程既然属于科学课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初中 生物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
期刊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目标、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并要求我们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运用与体现。由于部分教师对新理念认识不够,导致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评价使用等方面,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严重误区,体育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表面上看起来蛮热闹,实际学生在身心方面都没有多大收获,造成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阻碍了高中体育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提问真正收到满意的效果,不仅要做到提问应具有启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面向全体性,而且还要做到适时、适度。  历史 教学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33-02  《历史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
期刊
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被注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因材施教,提高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规律性强,对思维能力要求高的学科。学生进入高中之后,绝大多数都反映物理难学;教师在教学中也发现,尽管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物理学业成就,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的发展。讨论和研究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提高 物理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
期刊
我们在物理的教学中,要加强思想的教育, 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随着“三生”教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随着大家对“三生”教育越来越有兴趣,“三生”教育也面临着一个如何在课程中实现的问题。对于初中
期刊
文章论述了等效思想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物理教学中实施等效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物理教学 等效思想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39-02  物理思想是物理学的灵魂,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效地进行物理思想教育,必须明确物理学中包含的具体物理思想。本文就高中物理中的等效思想进行了以下三
期刊
在新形式下,师生关系发生着转变,在平常的教学检查听课和教学研究观摩活动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强势现象也屡见不鲜。对教师过于强势的教学现象进行剖析,有助于匡正偏离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新型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43-02  1强权宰制——传统教育观念的留痕  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内在需求,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