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cis2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被注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新课程 音乐教学 全体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22-01
  “面向全體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是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新理念。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欣赏者的心灵,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因此说,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是小学美育的一项基本任务。那么,如何使全体学生都能在音乐教学中得到教育和培养呢?
  1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再好的音乐也是听不进去的,对学生来说也只是无意义的声音,根本谈不上接受音乐审美教育,更不可能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解决审美兴趣是关键。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兴趣是能力的基础。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求知欲。
  现实中存在着一种令人不解的现象: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里乐于尽情歌唱愉悦,对学校正常的音乐课却不感兴趣。其原因除了说明学生在必要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十分欠缺外,也足以说明现实的音乐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音乐多方面的需求。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中对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教育理念,这展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是立足于学生对音乐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除了传授必要的艺术知识、手法和技巧外,还应在课堂教学中适宜的加以引导,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加深对美的理解。
  鉴于上述情况,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入手,利用音乐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从教学结构的精心设计到教学手段多样化的选择和运用等多方位创设相应的教学氛围。通过诸如风趣的导言设计、故事小段的表演或对教唱歌曲的范唱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使之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整节课上力争达到审美化,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消除以往的心理压抑,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2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在新课程体系中,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新课程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人道、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教师的作用是培养而非判明;是激励而非管束;是鼓励而非控制;是设问而非机械的答疑;是指导发现而非命令。俗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技巧,而且还要倾注于情,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满足学生渴望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课堂上及时予以肯定、表扬。在这种学习气氛中,创造性活动受到尊重,个人判断和观点被认可,发现逻辑胜过已知逻辑过程,学生扮演音乐家角色参与整个音乐过程:学唱、演奏、指挥、听赏、共享以及其它音乐活动。它基于学生能力水平,又体现真实的音乐生活经验。这样,教师和学生都是“探索者”,同时教师还是“导航者”。
  3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音乐素质因人而异,对一些音乐素质较差的学生,适时安排一些易理解、易参与的任务,这样既能使之参与到音乐之中,又能使之感到成功的喜悦。如在节奏训练中,灵活使用数字节奏谱,让这样的学生领取最简单的任务进行练习,即容易接受又容易成功。在歌曲创编、小组活动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安排不同形式的活动,或吹、或画、或跳、或唱,同样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音乐教学的最终结果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成功,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按新的理念、标准组织教学,定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用最优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人格素质。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外国教育动态》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不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前进的保证。  新课标 小学语文 转变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32-02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于实施,语文教学应该有哪些改变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
期刊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 学习方式 转变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29-02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期刊
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审美情趣 教师角色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2
期刊
作为一项能力,听懂别人所说的英语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作为学习的手段,听又是掌握英语的必由之路。英语听力能力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迅速正确地辨音解义力;另一个是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显然,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因此,教师就需要做好长期性与多样性的系统计划,让学生逐步突破英语听力学习的障碍。  英语听力 教学模式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
期刊
在数学课堂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和尝试,对数学对象进行多重表征,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电子白板 教学 优势 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37-02  1电子白板运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子白板将文字、
期刊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规律,能够达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高效率达到教学的目标。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英语教学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研究探讨出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培养出全面發展,整体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  新课标 初中英语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
期刊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  语文 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15-02  分
期刊
过去很多人认为,生物就是由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构成的。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除知识体系外,生物科学中含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生物课程既然属于科学课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初中 生物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
期刊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目标、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并要求我们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运用与体现。由于部分教师对新理念认识不够,导致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评价使用等方面,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严重误区,体育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表面上看起来蛮热闹,实际学生在身心方面都没有多大收获,造成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阻碍了高中体育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在认识上有所深化,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提问真正收到满意的效果,不仅要做到提问应具有启发性、科学性、针对性和面向全体性,而且还要做到适时、适度。  历史 教学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33-02  《历史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