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朱熹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a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一九八二年第四期《读书小札》栏载《且说薛涛》一文,其中说:“《夷坚志》就记载有:太守唐与政很喜欢台州官妓严蕊,朱元晦提举浙东,不罪他的学生唐与政,反而‘捕蕊下狱,杖其背。……复押至会稽,再论决!蕊堕酷刑而系乐籍如故。’实在太惨了!”朱熹捕严蕊下狱、施酷刑一事,不只《夷坚志》有记载,其它书籍也有所见,当不为妄。惟朱熹“不罪他的学生唐与政(当为唐与正)”一说,与史实不符(其实,《夷坚志》也没说朱熹不罪唐与正)。
  唐与正,名仲友,婺州(今浙江金華)人,曾为浙东台州知州。从《宋史·道学传》和《宋元学案》中,未曾见他与朱熹有什么师生关系,说他是朱熹的学生,不知有何根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熹提举浙东,究竟有没有治唐之罪?
  宋孝宗淳熙八年,朱熹提举浙东常乎盐茶公事,次年行部至台州,“讼仲友者纷然”(见《宋元学案》卷十二),可见民愤不小。朱熹“按得其实”,然后向朝廷提出弹劾。严蕊之事当为其一。朱熹“欲摭与正之罪,遂指其曾与蕊为滥,系狱月余,蕊虽备受楚,而一语不及唐,然犹不免受杖。”(《齐东野语》)可见,朱嘉拷打严蕊,本为治唐仲友之罪,并非只罪严而不罪唐。
  朱熹劾治唐仲友,是冒了相当大的风险的。因为唐与当朝宰相王淮同里,且是姻家。唐案发后,王淮多方庇护。但朱嘉并无顾忌,“章前后六上”(《宋元学案》卷十二),与之抗争。后来,朝廷要把原已任命唐仲友的江西提刑的官职转授朱熹,朱熹不就,辞归。终王淮宰相之任,朱熹不再出仕。
  朱熹提举浙东,原是出于王淮的推荐。但由于朱熹劾治唐仲友,遭到王淮的怨恨。吏部尚书郑丙上疏,言“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欺世盗名,不宜信用”。王淮又以太府丞陈贾为监察御史,陈贾进一步上疏攻击道学,实际针对朱熹,并得到孝宗的批准。(见《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八)把“道学”作为一种罪名,用行政办法来禁止,开了一个坏的先例(“道学”这个名称,就是由郑丙、陈贾发明的)。五年以后,叶适为林栗弹劾朱熹的案件,还曾就此为朱辩护。此前陈亮在《与元晦书》中也曾对朱劾治唐仲友表示赞赏。陈、叶同朱在哲学观点上是对立的,但对此事的态度则一。
  现在再回来说台州之事。朱熹拷打严蕊,是封建官吏的本质所使然,也是封建司法制度残酷性的表现。对此,我们当然应该批判,并对严蕊这样的弱女子给以同情。但是,在批判的同时,也不要抹煞了他的台州之行的另一面,就是他曾劾治唐仲友。我们在对待朱熹这样的历史人物的时候,第一,要实事求是;第二,不要简单化。朱熹是自觉地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治久安服务的,但是他的学说为统治者所认识并真正成为统治思想,也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常常与当权的统治者发生矛盾。劾治唐仲友而得罪王淮不过是其中一例。
其他文献
三联书店的编辑要我为一九八三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麦克林托克的传记《情有独钟》写一篇文章,向读者介绍这位献身于(或者按本书的书名读为“钟情”于)科学的女生物学家,这使我想起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一九八三年上半年的时候,我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观点鲜明地提出麦克林托克应得诺贝尔奖的预测。当时麦克林托克在中国还鲜为人知。我将文章推荐给了《自然杂志》。后来文章发表了。过不多久就传来了麦克林托克得
《魏禧文论选注》(江西人民版)第36页注释中说:《赖古堂集》是周家三代五人合集。  此说有误。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影印出版清康熙刻本《赖古堂集》,很清楚,不是“周家三代五人合集”,而是周亮工所撰的诗文。《赖古堂集》,王重民《中国善本书目提要》、孙殿起《贩书偶记》等书有著录,均作周亮工撰。
厉以宁教授以深刻的思想和令人敬佩的创新精神,在他的新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密切结合的、以考察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为重点的经济理论体系。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学派的代表作。    新颖的思路——体制·目标·人    经济学既是社会启蒙的科学又是社会设计的科学。作为社会启蒙的科学,它应告诉人们在经济活动当中什么才是值得向往、应该争取的;作为社会设计的科学
《读书》去年第十一期及今年第一期上开始提倡读些基础书,读些中外名著,以汲取知识和养料,实在是及时得很。“有奖读书竞赛”以外,终于有了中肯地希望青年扎扎实实地读些基础书,从原著读起的号召,值得高兴。  高兴之余,还想对《读书》提两个意见:  一是我觉得应该花大力气进一步扩大《读书》在社会上的影响。《读书》主要面向中等程度以上的知识分子,这是特点,应该保持并光大的,但也应该把影响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中去(
犹太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这个民族中,产生了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彻底的—神教——犹太教,它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因此而有西方文明是两希(希腊与希伯来)文明的后代之说。犹太民族曾经向人类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从爱因斯坦到弗洛伊德,从斯宾诺莎到马克思。在本世纪,这个民族中又出现一位杰出人物,他对现代西方思想的巨大影响,已深入到哲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之中,而他产生
美国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同情中国革命,曾多次访问中国,并于一九五八年以后定居中国,直到一九七○年三月去世,一直为宣传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努力工作。  一九四六年夏到一九四七年三月,斯特朗在第五次访华期间,遍访了各个解放区,并在延安住了几个月。她本想继续留在延安工作,但因中共中央要撤离延安,只好于一九四八年初离开延安,准备返回美国。  一九四八年九月斯特朗来到了莫斯科,打算通过西伯利亚进入东北解
长期以来,善于捕捉变化信息的未来学家们,把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始终看作是未来学应用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是体现新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指标》一书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国外有关生活方式问题的最新未来研究成果,描绘了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的各个侧面。  传统的关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分类法,基本上都是两分法,即把它们分为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而加拿大的规划专家德诺伊在一篇论述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研究流
一九五四年秋天在北京,到东单栖凤楼祖光家里作客,第一次见到凤霞。本来刚认识就没有多少话可说,可是她的话特别少,也完全没有演员差不多都有的那一套应酬功夫,觉得很舒服也很新鲜,与众不同。三十年来风风雨雨,没有再见面的机会,只是偶然听到她和祖光的一些传说,使人欢喜赞叹,觉得是非凡美丽的人间故事。一九八四年底在北京开会时第二次相遇,她已经坐在轮椅里了。我看她的戏很少,接触也只有这两次,应该说是极少了解。可
《中国历代文论选》作为教材一再出版,但有两个小错至今未得改正:  一、在韩愈《送孟东野序》的“说明”(旧版本见上册,新版四卷本见第二本)中引证屈原“发愤以抒情”一语,出处皆注为“《九章·抽思》”,但《抽思》并无此语,实见于《九章·惜诵》。  二、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说明”(旧本见下册,新本见第四本)日:“《人间词话》二卷,上卷自题脱稿于宣统二年庚戌(一九○八),是王氏三十多岁之作。”按“宣统二
几年来,居然买到了三本新版的古代竹枝词专集——北京古籍出版社的《清代北京竹枝词》、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成都竹枝词》和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西湖竹枝词》。我仿佛感到了一种小小的“竹枝词热”。  竹枝,本是盛于蜀中的民歌。至中唐,因为诗人刘禹锡的倡导,才从民间进入诗坛。历代诗人中不乏作竹枝词者,如苏轼、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王士祯、郑燮、梁启超、苏曼殊等,都写过脍炙人口的竹枝词。元代诗人杨维祯首制《西湖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