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分享,不是占有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堂市级公开课上我执教了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因为是一篇抒情散文,我把“通過朗读品味语言体察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作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整堂课我抓住“泛滥”一词,以“体味作者精准的语言”为核心,从“为何泛滥:切入土地”、“如何泛滥:细读情感”、“泛滥之极:发出誓言”几个板块展开教学,几个板块都是围绕着“走进课文,感受情思”来进行的,也就是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
  “端木蕻良在文学创作中强调,文学要有力量,要有力度,在他的文章当中,我们常常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存在。”①这种“有力量”的言语风格在本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我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中反复、排比等修辞的“力量”,短句、整齐句式,以及修饰语及动词的“力量”,领悟“虚词”不虚,“实词”有力的个性化言语表达,以及这些文字之下的泛滥情感,从而把握端木蕻良作品的“力度”,应该说,这个部分学生也确实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土地喷涌的激情,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能感受到这一点。
  我很得意,认为时机已到,顺势抛出了一个问题:“走在东北的土地上,你闻到了土壤的香气了吗?你听到了空气中欢喜的声音了吗?”学生的回答很一致:“没有!”我追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得很干脆:“我们又不是东北人!”、“我们又没有经历过九一八!”、“我们又不是端木蕻良!”、“我们又不是草原的儿子!”、“我们又没有端木蕻良的经历!”……一个个“又”字打在我的心上,叩问着我的课堂,我茫然,听课教师哗然。
  在评课环节,大家普遍认为学生的“闻不到,听不到”已经表明我的教学是失败的,因为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到作者描绘的东北大地,没有和作者“感同身受”,也就不会拥有作者那样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如果我能让作者在课文中“泛滥”的情感也在学生心中“泛滥”起来了,这种“泛滥”的情感,继而就会改变了他们平时的嗅觉和听觉系统,和作者“感同身受”起来,自然也能闻到 “土壤的香气”,也能听到“空气中欢喜的声音”。
   听起来好像就是这么个逻辑。当时,我也觉得大家说得蛮有道理的,自己的教学可能确实没有深入,以致学生并没有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最终和作者“感同身受”,人我难分,这确实是阅读的忘我境界,理想境界。但是,事后又想想,好像并不是这么简单。
  一、学生能拥有作者一样的情思吗?
  阅读散文,我们是希望学生在阅读之后,拥有和作者一样的情感吗?如果是,那么,在学生的情感到了和作者一样的“泛滥”程度,当然有可能会像作者那样产生感觉变异,所谓“景为情生”是也。但是,让学生拥有和作者一样的情思,现不现实呢?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中谈论的所思,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②所以,阅读散文,离不开写作的那个人,散文表达的就是作者一种情境性的情思。因此,阅读散文必须要“识人”,我们面对的是端木蕻良的一篇散文。看看短短的《土地的誓言》一文竟有68个“我”,作者是那么情不自禁地要站出来说话,要描绘自己眼中的东北景物,要抒发自己对东北土地的泛滥情感,作者的个性是如此之张扬。确实,“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③,作为个人“独特的境遇”下的一种独特表达,端木蕻良是在一个特别的日子——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作为一个特别的人——一个仍然流浪在关内的东北人,一个一生都在抒写土地眷恋的草原之子,此人此时的情感“泛滥”得紧,最终“泛滥”成文。我们不是端木蕻良,我们更不是那个时刻的端木蕻良,因此,我们无法拥有那样的“泛滥”情感,我们自然也写不出如此有“力度”和“力量”的誓言。学生的一个个“又”,倒是切中了散文文体特点的要领,敲醒了沉醉在文本情感中的我,也敲碎了我“人(作者)我(学生)合一”的美丽企图。要让一群江南的学生,和当时的端木蕻良“感同身受”,对东北土地也有泛滥的情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教不会的。季羡林在散文《幽径悲剧》中一再强调:“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棵古藤的灭亡在我的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种“当事人当时情”,可谓道尽了散文中作者情感的个人性和理解的艰难性。
  即使我们出示当时的背景材料,即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作者当时的情境,学生还是学生,学生绝不会成为端木蕻良,学生只是真切感受到了此刻作者的情感泛滥而已,但绝不是“感同身受”,绝不是拥有,更不是占有。正如李海林老师所言:“读散文,就是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④,是“体贴”,不是“占有”。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但那只是“熏陶感染”,那只是一种审美情感的“熏陶感染”,而不是“实用”的“占有”,因此你带不走它,你带走的只是抽象化了的思想情感。
  “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交感。”⑤也就是说,欣赏散文,我们是在分享作者的私有的人生经验,是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我们不能占有作者私有的人生经验,我们只能去理解,去感受作者的这种人生经验,如此而已。就像每一个进入画展的观众,你可以欣赏,可以和作者分享这种美,甚至你还可以对这种美表示认同或不认同,但是你不能企图占有它,把它带回家。
  二、学生能看到作者眼中的独特景致吗?
  正因为个性化的作者和独特的境遇,使得散文中的人事景物经过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过滤,成了“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⑥,也就是说,散文中的“人事景物”只归属于作者个人私有,不是人人都可拥有的。散文的两栖性决定了散文所写的事物“客观”存在,端木蕻良笔下的那些东北景物确实是有的,但又不仅仅是这样,这些景物一旦进入《土地的誓言》,早已是经过作者独特的情思过滤过,甚至变异了的,要不然东北那么多景物,作者为什么单单写这几个呢?要不然为什么其他东北人就闻不到黑土地的香气,听不到空气中的声音呢?   同是写黑土地,南方人王瑞春眼中的黑土地却是另一番景象:“肥得流石油,肥得钻人参,肥得冒泡,肥得插根筷子能开花,肥得种把石子就结果。”真是夸张得可以,俏皮得可以,是酣畅淋漓的“肥”。而端木蕻良眼中的黑土地却不仅仅是一个“肥”字可以说得尽道得明的,雄浑奔放,五彩斑斓,“沉郁”“深厚真实”⑦,没有了王瑞春笔下心中“开花”似的轻松描写,之所以有如此差异,实在是因为作者不同,境遇不同而已。
  看来,东北这块土地的“强烈香气”,只为端木蕻良的鼻子开放,东北这块土地上的“欢喜声音”,也只有端木蕻良的耳朵才能听到,而且,可能只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时的瞬间幻觉。我想,如果没有九一八事变,如果端木蕻良没有离开家乡,流浪关内,那么,即使是端木蕻良也不一定闻到听到,甚至也就没有了《土地的誓言》这篇散文。阅读这篇散文,“我们领略的与其说是北方大地的无限风光,不如说是作者心中连天的巨浪。”⑧学生心中自然没有这种“连天的巨浪”,也就自然没有端木蕻良眼中“北方大地的无限风光”。同样,面对江南的土地,端木蕻良的心中也不会有“连天的巨浪”,江南的土地,可能只会勾起作者对东北家乡更深的思念,江南土地的香气和空气中欢喜的声音并不对端木蕻良开放,甚至也不对此时教室里我的那些江南学生们全部开放。
  既然我们不能看到听到作者笔下“土壤飘香,空气欢喜”的独特景致,那就让我们分享作者情到深处土也香的奇妙体验吧。
  三、由此引发的对散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上面的课,因为是同课异构,另一位教师在这篇课文的最后设计了一个写作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也写一写家乡的土地。大家普遍认为这个环节很好,把阅读和写作结合了起来,是一个有效的延伸拓展环节。
  但是,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要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写家乡的土地,其实是学不会的,因为我们碰到的是同样的难题,学生的心中还没有“连天的巨浪”。那样有力度的词句,那样的反复,那样的排比,那样的直抒胸臆,难道仅仅是形式吗?没有情感的泛滥,没有炽痛的热爱,能写出那样的句子吗?因此,只有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土地也拥有像端木蕻良那样的情感,学生才会使用课文那样有力量的言语形式,否则,那只是一种伪写作,不是出自学生情感表达的需要。有些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的情感,甚至还未完成对这块土地作为自己“故乡”的确认,热爱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彻骨的爱,也就没有失去时彻骨的痛苦,也就不会有这么喷涌的爱的激情,也就不会有“泛滥”的“有力量”的言语表达。因此,学生在无法“占有”作者泛滥情感的情况下,写作训练只能蜕变为单纯的技巧操练。
  其实,翻看语文专业杂志,这样无视散文个性特征的设计随处可见。王国荣老师《〈土地的誓言〉的情感教学尝试》在课堂上“合唱国歌,升华爱国情”。李祥军老师《〈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刘宏业老师《〈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苏彩宋老师《视学情,谱教情——以〈土地的誓言〉为例谈语文教师的情感生成》,都不谋而合地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来升华爱国情。其实,这些设计都是想“升华”散文中作者私人化的思想情感,使其变得“高大上”,变得“大众化”,变得人人都可以“占有”。这种不把散文当散文教的行为,必然“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即‘走到作者之外’。”跑到“作者之外”,也就消解了散文作为独抒性灵的文类特征,“往往导致空洞地谈论,往往导致教师及被教師牵引的学生在课堂里说些假大空的话……‘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⑨。
  对这个课例的反思,让我认识到,虽然散文是中小学教材中的主导文类,但是散文阅读教学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虽然在2006年语文教学界已经提出了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又出现了很多研究散文教学的文章,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是,对于散文这种文体,对于散文教学,我们很多一线的教师还是不甚了了,自行其是,所以误教的很多,可叹的是自己误教了还不知道,包括我自己。
  散文教学教什么?这个讨论多年的问题,看来还是个问题,至少现在还是如此,而改进是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专家们的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还需要不断地磨合。但是“散文教学所处的困境,也就是中小学教师几乎每天都要遭遇的困境”⑩,因此,我们无可回避,我们只有知难而进。在促进散文教学的真正改观上,我们没有退路!
  ————————
  参考文献
  ①孔海立:《端木蕻良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
  ②⑤⑥⑨⑩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9期。
  ③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系》导言,周红莉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7页。
  ④李海林,王荣生:《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2期。
  ⑦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万象》,1944年4卷5期。
  ⑧郑丽娜:《论端木蕻良小说的浪漫抒情的诗性特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2期。
  [作者通联:浙江平湖市黄姑中学]
其他文献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现在课堂“意外”频繁出现。面对学生的各种“意外”状况,是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大胆求异,敢于提出自己的个性见解,或是教师自己制造更多的“意外”,还是对扰乱自己教学设计的声音置之不理,把学生拉回到预定的轨道?新课改提倡张扬个性,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重获生命的活力,但这
【评议文章】曾祥芹《重申文章知识 强化文章教育》,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1期   【内容提要】语文独立设科110余年,“文章知识”和“文章教育”的位置至今没有摆正。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未能把“文章知识”列为“语文知识”内容,导致文章教育的弱化,学生的“文章素养”越来越差。近十余年来,许多语文教师对文章知识教学感到隔膜,遑论在教学中落实。因此,必须阐明文章知识在
作文教学的课程备课是作文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作文的课程意识不足,课程备课的力度不够,作文教学的视野不够开阔,作文方法的指导欠缺,作文体系的建构不完善,缺少扎根生活的基础等,都是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因此,必须强化教师及教研组作文课程备课意识,整合资源,集中智慧,提高作文课程的实践能力,最终达成《语文课程标准》中作文教学的目标。  一、碎片化的作文备课  虽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各个学校都在
一、聚焦闭合式结构,感受诗人的心灵堂奥①  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分别是:  (第一诗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最后诗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①徐志摩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学习,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②“我在康桥的日子,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上,后来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首篇。  至今,《祝福》仍然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鲁迅的《祝福》是东南亚华文教育中重要的一课。自1980年至1996年,一直是“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准会考”试卷文学部分的必考题目,几乎每年都会出一题。  《祝福》是一篇社会悲剧小说,讲述了
话题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流行色”。众所周知,如果抛开所有作文都有的“写作要求”来看,话题作文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提示性的材料、命题人对材料的阐释过渡以及话题。从理论上来说,“材料——阐释——话题”三者间应该呈现出一种线性关系,尤其是三者的内涵应该在同一层面,不能出现任何的偏差,因为一旦有了偏差,就会对考生产生误导,这就是话题作文命题的线性原则,也是话题作文拟制的严密性的体现。但事实上,我们所见到的
2012年底,叶黎明博士出版了她的专著《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对百年来写作教学的文体知识进行了一番审慎的梳理和建构。书中立场鲜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写作教学一定要从文体入手,文体也许不是写作教学的全部,但应该是核心;文体知识的陈旧与闭塞,导致写作教学在应试教育中迷航,丧失自我。作者试图通过“文体”这个落点来回答“写作应该教什么”的课程内容问题。  一、从文体的角
回顾语文课标卷的发展历程,截至目前,走过了九年的历程,在这九年中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萌芽诞生期。语文课标卷萌芽于琼宁卷,早在2007年,宁夏和海南开始了语文自主命题,采用了不同以往的全新命题思维,创建了新课程高考语文试题的结构模式。二是发展成熟期。伴随着这一考查模式的定型,2010年吉林、黑龙江和陕西开始使用这套试卷,让试卷的使用省份增多,驱使试题命制进一步走向了稳定。三是成熟变革期。作为成熟
鲁迅先生不愧为文章高手,同样是写纪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硬是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他纪念文,情感单一,悲贯始终;而《记念刘和珍君》,则情感复杂,多味杂陈——有悲,有愤,有省,有恨。   一、悲   千古纪文(祭文)皆写悲,《记念刘和珍君》当然也写了悲,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让我们先看看历史上的一些纪文(祭文)名篇吧。   中国古代有三大祭文: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宋代欧
近几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写作学习的功能性问题。不少学者极力倡导学生所学习的写作应该成为具有特定目的、针对具体对象的“真实”写作。因此,人们在讨论写作教学问题时,其视角已在“写什么”与“怎么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为什么写”这一新的视角。纵观2012年的研究论著,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一文具有代表性,下面试评析之。  【评析文章】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