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平凡的大多数有关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震惊炫目的科幻大片和轻松搞笑的喜剧片,往往凭借着视觉冲击和娱乐快感,更易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何平导演的《回到被爱的每一天》没有夺人眼球的科技特效,没有强烈集中的矛盾冲突,没有明星云集的奢华阵容,受到冷遇不足为奇。加之,这部影片不曾大规模宣传,又是小成本制作,因此一年来未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但是,一部影片是否优秀并不完全由票房决定,更由影片本身决定。何平继《双旗镇刀客》《天地英雄》等影片之后,奉上了“六年磨一剑”的《回到被爱的每一天》,一改历史题材与大制作,而是对准当下漂泊的青年,关注他们的生存命运与情感世界。影片围绕着离开北京重返故乡的女主人公艾伶展开,在过往与现今两层时间中交错递进,过往是与姜和漂泊在北京难舍的爱情,今时则是与父亲难以调和的心结,这两种情感在生活日常中缓缓道来,观者在此间得到内心的共鸣。不管是艾伶、姜和还是艾中华,都不是“三位一体”的超人,也不是一身正气的刀客、英雄,而是苍茫世间的平凡人,影片映画他们的情与爱,呈现最真实的生活样貌,立意、情感、场景的三重维度都与平凡的大多数有关,这部影片由此变得不平凡。
  一、 都市与小城:漂泊者路在何方
  《回到被爱的每一天》不只是一部文艺爱情片这么简单,其镜头对焦的是“北漂”这一年轻而又庞大的群体,贴合社会现实,葆有时代温度。曾几何时,“逃离北上广”成为热门的社会话题,漂泊在外的年轻人总会不可避免地徘徊在走与留的十字路口,“根在哪里”成为难以触碰的伤痛。都市与小城,远方与故乡之间的选择,也成为他们纠缠不清的迷惘。这部影片意在关怀这群漂泊者的生存与命运。
  影片采用嵌套式的双层时空结构,故事的里层,围绕着艾伶的漂泊地北京展开,通过航拍的大全景展示的方式,投射出这座都市的繁华。与诺大的北京形成鲜明反差,北漂青年的合租房逼仄而又混乱,影片还采用青灰色的阴沉色调,象征北漂一族生存环境的凝滞与压抑。同时,在表现北漂生活时,何平将镜头对准那些最平实的生活细节。比如,合租房里年轻人排队上洗手间,洗衣服需要自备晾衣杆,男女房间只靠木板“墙”区隔等等,都是北漂青年最真实的生活再现。还有架子上小黄的臭鞋、墙上的各种无厘头标语的涂鸦,这些与文艺气息不搭界的“秽物”,不仅没有破坏影片的素雅之风,反而通过真实的细节见证和强化了北漂一族背井离乡的艰辛。何平将镜头聚焦到这些琐碎的情节和事物上,寄托他对这些平凡的北漂者深切的关怀。实际上,年近花甲的何平对当今一线城市漂泊年轻人的无根状态已关注良久,如上这些细腻的捕捉植根于他6年光阴对20个中小型城市,百余位北漂青年的采访之上。艾伶、姜和等人是现实中大多数平凡人的代表,他们的生存境遇正是现实中北漂青年的真实写照。
  作为异乡人的他们,寄居在繁华都市的另一面,可是回到故乡又将如何?影片的外层将坐标定位在艾伶的故乡都江堰这座小城。与北京斑斓的商圈,匆忙的人潮不同,小城的氤氲中弥漫的是舒适与静谧。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展现的就是翠绿的田野,随之是古旧的石板路,伴随着清晰入耳的艾伶的脚步声,一副清新淡雅的小城画卷就此展开。然而,影片的焦点并不在于繁华都市与宁静小城的对照,而在于北漂青年“溯洄”后生活状态的呈现,这也是影片的殊胜之处。刚一开始,影片就“别有用心”地设置了艾伶返乡后与老友聚会的情节。通过此,我们了解到,艾伶昔日的恋人王庆不复往日模样,结婚后卖起猪肉;她原来的朋友有的卖起假包,有的在糾结是否嫁给60岁的老男人。艾伶与这样颇有几分市侩的“烟火味”小城早已渐行渐远。她感叹说出“自己怎么会看上王庆”,这不仅是一句嬉笑之语,更是肺腑之言,她与王庆所代表的过往早已泾渭分明。同时,与其他的朋友相较,她的人生轨迹也早已发生变化。就如同那张不和谐构图的合影,艾伶在最边缘的角落,与昔日之友彼此疏离。对艾伶而言,这座小城山水不变,但人却再不如从前。
  影片一方面表达了北漂者在都市的不易,一方面又呈现出他们回乡后与故土的疏离。那么,他们在都市与小城,远方与故土之间应如何选择?影片没有回答这一问题,但是何平似乎给出了关于“路在何方”的探讨。刘伟可以视为艾伶的镜像参照,他与艾伶都是漂泊者,“久混上海”归乡之后,上了年纪的他在家乡开了一家书吧,勉强经营。而且他也同样成为故乡的边缘人。对着那些书,他感慨地说:“反正无人问津,那就束之高阁吧。”他还以自身经验告诫艾伶:“北上广的新鲜玩意儿搁在咱们这儿,血本无归。”这份格格不入促使他最终选择移民。他的选择似乎也预示着艾伶今后再次离乡的命运。虽然何平诚恳地说,他对艾伶的出路无法预知,但是通过影片,他寄托了自己对漂泊者前路的焦虑、思索与关怀。
  二、 失去与回归:爱情的回忆与亲情的弥合
  除了北京和都江堰双城的空间切换,影片还自然地在回忆与现实两套时间穿梭,分别对应爱情与亲情两条情感线索。
  影片用最接近大众的“路人化”风格诠释普通人之间的爱情,平淡如水,却情润无声,
  “路人化”不带有丝毫贬义,相反是褒奖与赞美。从角色相貌来说,艾伶和姜和算不得通常意义的俊男靓女,艾伶的饰演者王佳佳更是全程素颜出镜,他们不粉饰,自然得就像我们的身边人;从人物身份来说,艾伶是瑜伽教练,姜和是冰球教练,都是普通的中薪阶层;从爱情交往来说,他们没有浪漫邂逅,因姜和上洗手间忘记带纸,二人才开始产生交集,而且他们的感情并非轰轰烈烈:隔着墙敲手指传递感情、用台湾腔聊婚纱照等等,平淡却恣意幸福。然而,让人骤然清醒的是,这一切都在回忆的视角下讲述,姜和的离世让美好的过往如鲠在喉。艾伶以回忆建构起的是一个美好却飘然远逝的乐园。甚至包括她的父亲艾中华,整日端详洋牡丹,日复一日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回忆与现实形成间离,促使影片弥漫着一抹挥之不去的伤感。何平展现给观众普通人爱情的模样,但另一方面也演绎了残酷的青春,告诫观众失去是每个人成长要面临的重要命题。
  除了回忆视角下的爱情线索,影片还在现实视角下展开亲情线索。一方面表现了父女之间的感情隔阂,另一面又极尽细腻地表现无言父爱的大气磅礴。艾中华刚一出现,就足以让游子心中动容。黝黑的皮肤,止不住的轻咳、夹着香烟粗糙的手指,演绎得像是每个人的父亲。影片中的一个情节是艾中华小心翼翼地给女儿打电话,关切她又怕打扰她。听到电话那方女儿冷淡简短的回答后,他欲言又止,但还是展开幸福的微笑。这一平静的画面透露出父女的矛盾心结,更在细微之处展现了父爱的浓浓深情。随着影片展开,父女心结成因逐渐显现。艾伶母亲去世半年,他与新人结婚,这造成与女儿长久的矛盾。为了弥合父女亲情,艾中华曾多次向女儿靠近。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走位很有意思,父亲接近、入画,女儿走掉,画面定格在父亲;然后,父亲跟上,女儿入画,父亲出画,女儿停下。这种走位透露出父亲始终向女儿靠近的姿态。   但是,父亲的努力靠近在单一的亲情线索下,并没有促成父女矛盾的消解,而是靠与爱情线索汇合才使得父女隔阂得以弥合。有人认为姜和死亡的设置颇为荒诞,是影片败笔,但是笔者认为,姜和的死别有意义。如果说爱情线索是电影的主流,那么亲情则是支流,二流交汇点就是姜和之死。姜和的死促使艾伶和父亲同样“永失我爱”,她才可以感同身受父亲的孤独,由此对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姜和也是“将和”,他的离世虽然是爱情线索的终结,但却促成了亲情线索的弥合。影片在光与影里展现了一边缅怀过去,一边用爱拥抱现实的成长之路。
  三、 细腻与真实:返璞归真的生活本态
  影片从未高屋建瓴,故弄玄虚,在场景维度也同样致力于还原最真实的生活本态。
  从整体场景的调色效果来看,影片呈现出十分难能可贵的朴素、细腻的风格。不同于其他国内青春题材的电影,打光和色调上或是偏向日式清新,或是倾向时尚华丽,而是荡漾出一种中国式的纯净淡然。如同王维的山水田园或是沈从文笔下的边陲小城,纯净中飘荡着诗意,带有牧歌般的情调。除了调色上远离浓艳,呈现返璞归真之风,影片还细腻地将每一处色彩、镜头与故事都高度统一起来。比如艾伶与姜和在北京的晨跑時,镜头机位很低,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被特写的露水沾湿的石子、铁轨上覆盖的棕红色锈迹,还有地上零星散落的垃圾;当视线回到小城时,镜头投射出的是青色的瓦、碧绿的河、早点摊儿冒着的热气。影片将生活中常见元素汇总起来,以色彩和镜头细腻又真实地诠释着双城各自独特的气质。
  同时,影片在生活场景的择取上也十分朴实自然。影片中有一段关于艾伶与姜和长达8分钟的意识流长镜头。电影有记录的作用,那就是镜头对现实之景的完整复制,长镜头在此基础上强化发展。但是对于这8分钟,笔者更愿意把它视作意识流的长镜头,因为它不是对画面蒙太奇式的展现,而是更加关注人物内心的流动,如同法国导演阿仑·雷乃借鉴意识流手法导演的《广岛之恋》一样,都是以女主人公的回忆为切入点。8分钟内艾伶与姜和乘坐公交车、手挽手用台湾腔路上聊天等画面模糊了时间顺序,但都是生活最真实的“横断面”,在艾伶回忆的思绪中流动,使得这8分钟并不是“像极了生活”,而是“根本就是生活”。
  如果说影片整体的场景像是一条舒缓的河,那么影片细腻真实的局部场景就是这条河上泛着的光点,悄无声息,但却大音希声。在表达艾中华对妻子的思念和愧疚时,何平没有设置激烈的大开大合的场面,而仅用一盆牡丹这一局部“点”就展现得淋漓尽致。艾中华捧着牡丹的熟稔透露出已买花多年,他把花放在阳台后小心翼翼地调整和端详,在浇水时展露出的久违笑容,都透露着这位水闸工人对妻子深深的眷恋,无形的情感在这盆有形的花中呼之欲出。这盆洋牡丹,饱含脉脉深情,成为“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的回忆载体。
  总之,影片整体上的调色、镜头与细节处的场景设置相得益彰,贴合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极尽生活的真实样貌。值得一提的是,这与何平首次尝试的“去戏剧化”策略密不可分。何平在这部影片中首次尝试无剧本拍摄,演员自编台词,即兴创作,就如同无法预知生活那样,演员一边表演一边才知道故事的走向,所以一切都是当下最真实的反映。如此,使得影片极具生活化和代入感。
  睽违影坛6年之后,何平奉上了《回到被爱的每一天》,尽管这部影片没有进入广泛的大众视野,但是它在立意、情感和场景三个维度都指向平凡大众的真实生活,有温度、有感情,无容置疑应是快餐文化中脱颖而出的上乘佳作。影片结尾,艾伶与父亲和解,沿着一荡清波,缓缓前行。艾伶的故事无终结,我们自己的故事也仍将继续。
其他文献
张 劲 字子若,号八方斋主,转业军人,现就职予沛县文联书画院,中国书协会员。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四届新人新作展、全国第八代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大展、全国首届行书展、“小榄杯”全国县镇书法大展、江苏省书协“走进新世纪”江苏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当代江苏书法篆刻精品晋京展等。获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佳作奖、首届中国书法篆刻大赛银奖等。作品散见于《书法》、《青少年
当今电影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暴风骤雨。无特效不成大片,电影的艺术表达越来越沉迷并依靠于技术。在难辨真假的视觉特效带给观众强烈感官刺激的同时,经典电影美学被逐渐淡化。一部部应运而生的恢宏之作除了炫目的场景之外乏善可陈。于是,复古默片《艺术家》一经出现,便立刻成为电影界和观众关注的焦点。这样一部复古默片《艺术家》,其还原黑白电影的创意到底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对电影风潮发展至今的投机?还是对黑白电
日本动漫电影《玛丽与魔女之花》于2017年7月在日本上映,且入围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评选名单,其导演是曾被认为吉卜力工作室接班人之一的米林宏昌,这也是在他离开吉卜力工作室后首次发表的动画作品。宫崎骏爱徒的身份,正统动漫出身,导演米林宏昌本身就为影片增添了很强的吸引力和期待感。  分析米林宏昌的电影,必然不能抛开吉卜力,不能不提宫崎骏,否则难以从一个大局观来赏析与理解其作品的实现背景与转变。大
以“无厘头”为风格名片的周氏电影至今已有30年历史,学界需要从经典发生学角度阐释周氏电影成为经典的成因。语言艺术的超越性、世俗性及典雅性是周氏电影对白的经典成因。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可以视为周氏电影思想力的主要表现,而其思想力的来源正是极为正宗的“中国智慧”。于题材而言,对社会各个群体的刻画使周氏电影的厚度大大增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式的游戏之道是周氏电影对中国智慧“儒道互补”的应用,这
1928年8月10日,上海出版的第5期《电影月报》上刊载了一则青岛福禄寿大戏院的全页面业务广告。9月10日出版的第6期《电影月报》上重复刊载了该内容,而到了10月10日出版的第7期《电影月报》上,广告内容作了较大修正,并且一直延续到1929年5月15日出版的第10期。孤立地来看,这两则不完全相同的广告、对应期数及其广告语的变化似乎没有特别之处,但如果结合《电影月报》刊物、刊物所载其他外埠广告以及另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老舍是一个令后来者仰望的高峰;而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数部电影作品,也都成为了达到一定完成度与审美标准的改编范例。作为市民文化的表现者和批判者,老舍保持着满族的心理素质,以广阔的审美视野提供了一部古都北京新旧交迭时期市民階层的百科全书,奠定了京派与京味文化在文学中的表现基础。以北京城为轴心,老舍所呈现出的市民生活的缤纷万象极具空间性,人物的活动与周围的环境时时刻刻都形成紧密的联动
习书感言  李守银    写写字,刻刻图章,闲情逸趣,自娱自乐,却也下了一番功夫。刻“墨牛”自勉,一耕便是三十年。  老父亲告诉我,咱们的租上,有中武举者,希望我以后在书法方面有所出息。  记得年少时,对武术、音乐、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没练过几天拳脚,就敢大大咧咧参加省武术比赛;看到好友龙振飞的一本《石门颂》字帖封面上印的几个字,也马上照着“创作”出梁任公《少年中国说》隶书中堂,钉在堂屋显眼处,还
在初春的太阳刚刚醒来之际,我度步在小河绿柳掩映的长堤之上,四顾无人,于是,心中的诗情会与初春的太阳一起升腾起来。  是的,我从新出版的《张旭光诗词书法集》扉页的小照片上见到了这样的一种情境。  于是,我在充满诗意的情思中于案头展读着这本典雅的作品集。  兰草一丛叶,  清幽两卉藏。  不知城里事,  自在吐芬芳。  ——画兰有题  我吟着旭光的这首小诗,在书斋中击节来回走动,感知作者灵心深处那股清
长久以来,中国画的传承脉络清晰。即使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并存、相互融合的时代,我们还是可以从各色画家的作品中明白地辨析出端倪。许多优秀的画家,虽然人在不同的地域,身处各自的阶层,但因着对优秀传统的向往,对水晕墨章的喜好,以及对自身创造能力的超越渴望,契合从艺历程中的师承机缘,各自都在艺术的道路上寻寻觅觅,辛苦修炼,以期达到心目中的高品位、高境界。 《丛林清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电影工作者纷纷开始通过影片来控诉法西斯反人类的罪行。《辛德勒的名单》《诺曼底登陆》《钢琴师》《拯救大兵瑞恩》《细红线》等著名影片,大多采用悲剧的手法揭露法西斯滅绝人性的罪行,启发人们反省导致战争罪恶的根源,警醒人们正视历史,制止邪恶,避免新的战争灾难的发生。这些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通过描写战争来揭示战争与人性的冲突,探讨战争与人的关系,表达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