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hblu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语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互动式的交际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多样化、互动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 外语教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252-02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习者的意义潜势[1],即培养学习者依据语境选择得体适当的话语完成交际的语用能力。我国的外语教学尽管在宏观上已经完成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向,但在微观上,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对大一新生的外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缺乏过渡、衔接不畅;对高年级学生的外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以词汇、语法知识和应试技能的灌输为重心,而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放在次要地位。如果不改进“填入式”“应试型”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下运用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便会成为空谈,外语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唱“独角戏”,一味地让学生死记语言规则和死背脱离语境的孤立的句子。[2]而是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营造多样化的、互动式的语言学习环境,使他们在互动中通过语言的实际运用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用文化。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体现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3]首先,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的交际活动。其次,这种特定情境下的动态交际活动要求教师能够适时、适度地调配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在设计课堂互动的各种活动时,教师须在全面考量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教学因素的基础上扮演适当的角色,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将从“课内互动”和“课外互动”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一)课内互动模式的构建
  课内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课堂提问,我们除了保留一对一的传统课堂提问方式外,还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一对多的提问方式和多对多的提问方式,以期在实现师生互动的同时实现生生互动。
  由于学生学能与兴趣的差异,有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尤其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缺乏回答的积极性。对此,我们设计了一对多的提问方式:1.由教师向一个学习小组提出问题,由一名学生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小组中其他成员可以对回答进行补充;2.或由教师将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由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回答其中的一个子问题。经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尽管“一对多”较之“一对一”可以实现“教”“学”双方更进一步的互动,但教师依然是问题的发出者,学生则仍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多对多的提问方式:由一个学习小组把教学内容中尚不清楚的问题提出,并请另一个学习小组回答。问答结束后,教师要对“提问”与“回答”的双方进行评价和总结。经教学实践,在单元学习的总结阶段,或单元中的某个模块讲授完毕时,利用这一提问方式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对多”和“多对多”提问方式的交替变化能够减少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流失,积累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不仅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内互动模式的构建对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课外互动模式的构建
  课外互动泛指课堂以外活动中的互动,包括课外作业、课外小组活动、英语类竞赛、课前讨论及课前演讲等活动中的互动。 本文主要讨论与课堂互动密切关联的课外互动:一是课前讨论与课前演讲活动中的活动,亦称课前互动;一是课外小组活动中的互动,亦称课后互动。课前互动和课后互动统称为课外互动。
  课外活动的内容主要有:1.英汉互译(A/B);2.演讲练习(A/B);3.单元总结(A/B)。每类活动设有A、B两种选题。A选题主要针对大一学生;B选题主要针对大二学生(也可作为大一学生的选作内容)。具体地,英汉互译A选题为:汉语成语的英译与英语习语的汉译;英汉互译B选题为:汉诗英译与英诗汉译(诗句选自一首诗中的意义相对完整的两句或四句)。演讲练习A(“一句话”式演讲练习)选题为:借助英语中的一句话展开演讲。可以只解释这一句话,也可以借题发挥,演讲时间为2~3分钟;演讲练习B(“多模态”式演讲练习)选题为:小组成员结合教学内容自拟题目,并借助PPT进行演讲,演讲时间为3~5分钟。单元总结A选题为:总结已学过的单元中的核心词汇及其用法;单元总结B选题为:概述已学过的单元知识要点。如上课外活动实践的过程,就是课外互动实现的过程。课前互动与课后互动是一个统一体。课前互动是课后互动的起点,课后活动的效果需要课前活动检验。
  1.课前互动
  课前互动的实现依赖于课后互动的效果。课前英汉互译的讨论活动由各小组轮流主持,由小组中的一名学生将本组的译文写在黑板上,先由小组的发言人解释自己的译文,而后征询其他小组的意见。其他小组如有不同的译文,需要板书并加以说明,由此展开讨论,讨论时间为3~5分钟。讨论结束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并导入新课。
  对于在大一学生中进行的英汉互译课前讨论活动,由于译文较易完成,故参与者众多,互动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直接在网上查一个答案就草草了事,不做深入了解,导致讨论的“过程”成为“过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求每个小组参与讨论的译文不能少于两个。实践证明,活动的改进能确保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地监控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效果。对于在大二学生中进行的英汉互译课前讨论活动,难度较大,但大多数学生也能认真完成。例如对于英诗汉译,有的小组给出了自己的译文,有的小组结合PPT表述,并进行双语朗诵。互动气氛比较活跃。   对于大一学生中的“一句话”式演讲活动,具有难度小,自由度大的特点。学生演讲前先板书“一句话”,演讲结束后,先由其他学生点评,再由教师评价、总结并导入新课。多数同学完成的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演讲者将演讲理解为读演讲稿;尽管英语基础好的演讲者能在这一环节充分展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但也只是能够将自选的演讲内容流畅地背诵出来,无法将“演”和“讲”融入其中。此外,由于地域的差异,演讲者英语的口语发音天然地带有当地方言的口语特征,使“听众”无法理解演讲者要表达和传递的意义,致使其他学生缺乏点评的主动性;教师有时也无法对演讲者的文化失误和语用失误给予及时的指导。这些问题减弱了课前互动的实际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课前演讲这一互动模式调整为:(1)由每名学生轮流演讲调整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2)变自选主题演讲为结合单元主题演讲。演讲可以由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以有同一小组的两名或三名学生共同完成,提倡加大“演”的成分。这种做法有助于减轻大一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进入大二学习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年的课前演讲经验,养成了比较准确的英语表达习惯,因此布置他们进行“多模态”课前演讲活动是合时宜的。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教学内容自拟题目,并结合PPT文件演示进行演讲。演讲结束后,还可以借助PPT等多种模态的教学设施提出问题,实现与教师和其他小组的进一步互动。
  2.课后互动
  每一次课堂教学都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一些新问题,教师应结合这些问题及下一次课的相关内容,补充、设计课后作业的内容。
  课外小组活动内容中的“英汉互译”和“演讲练习”是实现课前活动的基础。而“单元总结”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对多互动的必要准备工作。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在线实时互动和线下非实时互动与教师或小组其他成员间实现课外互动。比如,学生可以借助BBS、QQ群等在线实时互动模式与教师及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课前演讲的主题、制作PPT课件的语言材料和非语言材料(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还可以借助电子信箱提交课前演讲的PPT大纲,与教师进行线下非实时互动。
  教师在与课外与学习小组的互动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阶段性特点,同时也为师生共同进步创造了机会。学生锻炼了英语思维的能力、提高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也借此将课堂教学的成果拓展至课外,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受到启发,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三、结束语
  加强“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宗旨是确定的,而互动的模式则需要不断改进。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不是单一的、固化的,而是灵活的、多变的,要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适当地选择和搭配。
  研究发现,构建多样的课内互动模式能够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互动式的研讨中习得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构建合理的课外互动模式能够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课内互动”与“课外互动”是构成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课内互动和课外互动并行的互动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语言的“真实”语境,使课堂变成“教”“学”互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解读韩礼德的Appliable Linguistics.黄国文编.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15.
  [2]刘升民.语境与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
  3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Li-Jingjing
  (College English Department,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Tonghua City 134002)
  Abstract: In essential, language teaching is an interactive activity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eachers need to build an interactive atmosphere for inspiring the students to gain second language competence. On the basis of the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Requirements, constructing the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tegrated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is mainly investigated.
  Key words: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贵阳市的8所中小学的20名体育老师进行访谈,对贵阳市中小学现阶段教学和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阻碍中小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而提出在贵阳市中小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分析,最后提出了构建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长效机制的方式方法,以解决贵州目前所面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给中小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参考方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
[摘要]古铜钱是古代人用来交易买卖的货币,一个优质的古铜钱价值连城,一个低劣的古铜钱却只值几文。怎样使学生像价格不菲的古铜钱一样有其存在的价值,这将是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古铜钱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35-01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16号文件,作为大学生思
[摘要]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作家,西方评论家一般认为她继承和发展了前辈,尤其是菲尔丁的写实主义传统,其作品充满着理性的光辉,是现实主义的杰作。然而她主题上的灰姑娘情结,对浪漫人物形象的刻画、浪漫情节的构思和自然风光的描述等,都充分展现了其女性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揭示了简·奥斯汀的理性的浪漫主义倾向。  [关键词]简·奥斯汀 理性 浪漫主义倾向 灰姑娘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4
[摘要]在现代粗陶艺术创作中,装饰表现手法很是单一,大多运用粗陶本身的肌理作为表现手法,施加以简单的釉色作为装饰。本文通过对清水河粗陶的研究,以陶瓷颜料装饰粗陶的办法,以及彩色化妆土的运用,创新粗陶陶艺的表面装饰,丰富陶艺创作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粗陶 陶瓷颜料 化妆土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06-01内蒙古
[摘要]牛奶和茶的融合产生了奶气茶香的奶茶,是世界各国人民酷爱的饮品之一。时至今日出现了品种繁多的速溶奶茶,人们在选择奶茶的品种时能体现出怎样的性格特征呢?本文运用性格色彩学解剖奶茶与人性格之间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奶茶 性格 特征  [中图分类号]B8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57-01  奶茶是一款时尚且十分受欢迎的饮品,奶的纯美和
[摘要]影视广告作为我国新兴的一个产业,现在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刻。“影视广告”是通过视觉上的冲击、语言的宣传从而达到为产品做推广的一种作用。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让观众更大、更多接受到产品所能带来的效果。所以说,创意是让受众可以更多更好感受到企业及其产品,运用这种视觉和听觉上的组合在很简短的时间内来传播企业或产品的特点,而达到一种宣传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我国影视广告中的创意理念及其弊端。  [关键词]创意
[摘要]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和当前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中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逐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改造利用资料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 教学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1
[摘要]在西方死亡哲学的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人对“死亡”的认知视角由“死亡”本身转向了“人”自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存在主义在美国兴起。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与文艺观对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产生极大影响。《死亡之匣》(Death Kit)是苏珊桑塔格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967年。因为此时正是苏珊桑塔格接受以萨特为代表
[摘要]本文在对《红楼梦》中的老太太——贾母进行研究时,舍弃了一般意义上认为她是贾府的统治者,是封建家长的代表人物的传统观点,另辟蹊径,以前八十回的《红楼梦》为依据,从人性的角度,来探讨《红楼梦》中的贾母是否真如后四十回续书中所描述的,破坏了宝黛的爱情,拆散了“木石前盟”。发现无论从自身的性格,还是血缘亲情方面,贾母都不会“弃黛取钗”,黛玉反而得到了贾母更多的爱护。因此,在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单单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任务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探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让学生们能够在英语课堂中敢于表达,敢于表现自己。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英语;自信心;展现自我;策略     一、 引言  近些年来,开始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