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外小标记染色体的遗传学检测和临床效应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terv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携带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MC)的病例进行遗传学检测和临床效应分析。

方法

对2003年至2017年到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行染色体检查的41 388例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G显带分析,对携带sSMC的26例患者进行C/N显带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芯片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

结果

26例患者的sSMC中,17例含有随体片段,2例含有异染色质片段,1例同时含有随体和异染色质片段;5例sSMC可能是常染色质来源。主要临床表型包括弱畸精症、子宫卵巢未发育、多囊卵巢、反复流产、语言障碍、智力及运动发育迟缓等。11例患者进行了分子遗传学检测,7例通过SNP芯片或FISH检测后鉴定为15号染色体来源,其中1例无明显临床表型,5例表现为生殖障碍,1例表现为不孕症、数字运算能力障碍及自闭症样行为;确认了1例X染色体来源,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闭经;1例为Y染色体来源,其外生殖器表现为女性,但是双侧卵巢未发育、子宫偏小,腹腔内未探及睾丸;还有2例临床上分别表现为多囊卵巢和不明原因的不孕症,但SNP芯片未检测出拷贝数变异。

结论

本研究中最常见的sSMC形式为来源于15号染色体且含有随体的片段。鉴于sSMC的遗传结构和临床表现的异质性,需要同时结合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做出精确的鉴定,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遗传咨询。

其他文献
目的对1例多发畸形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为该患儿的诊断和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进行tro全外显子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对可疑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POR基因存在c.919G>T和c.1615G>A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919G>T为无义突变,遗传自表型正常的母亲;c.1615G >A突变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亲。结论应用tro全外显子测序明确了患儿为
期刊
目的对1例早发型精氨酸血症患儿的致病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基于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的遗传代谢病基因诊断Panel进行检测,对可疑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法验证。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AGR1基因存在c.560+2T>C和c.811T>C复合杂合变异,父亲携带c.560+2T>C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811T>C杂合变异。其中,c.560+2T>C为可疑致
目的检测1例长期被误诊为癫痫的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TSC1、TSC2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表型,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用直接测序法检测TSC1和TSC2基因的突变。结果患者反复癫痫发作伴后腰鲨革样斑10年。DNA测序显示其TSC1基因第20外显子第2509位与2512位碱基之间缺失了AACA 4个碱基,为c.2509_2512delAACA(p. Asn837ValfsX11)
期刊
目的建立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JAK2 V617F突变快速检测体系,并调查中国正常人群中JAK2 V617F突变发生率。方法根据JAK2基因V617F位点DNA参考序列,分别设计靶序列扩增特异性引物、突变和野生型特异性TagMan探针,建立并优化基于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的检测体系并对体系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大引物定点诱变和直接克隆技术,构建相应的阴阳性质粒DNA,以形成包含检
目的对1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双足3~4趾并趾畸形的患儿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对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r(18)[52]/45,XY,-18[3],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结果显示其18q21.32-q23区发生了19.85 Mb的缺失,涉及CTDP1、TXNL4A、TSHZ1、PIGN、RTTN、TNFRSF11A、KDSR、CYB5A等
目的对1个既往有心脏扩大伴水肿胎儿生育史,妊娠31周超声提示为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水肿的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病因并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获取胎儿组织样本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芯片及心肌病相关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筛查,应用PCR及Sanger测序验证疑似致病基因变异位点。结果胎儿心脏超声符合扩张性心肌病表现,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结果未见异常,高通量测序提示胎儿TAZ基因存在变异,PCR
目的比较三种母血清产前筛查模式对于21三体综合征的筛查效能。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至2016年间母血清筛查数据101 664例(高龄孕妇12 896例,占12.7%),分析筛查、诊断与妊娠结局随访结果,计算21三体综合征的假阳性率、检出率及阳性预测值。结果分别用早孕期二联、早孕期血清联合颈部透明层厚度(简称早孕期联合)、中孕期三联筛查了32 161、29 741、39
目的对一个结节性硬化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分析和TSC1、TSC2基因突变检测,揭示其分子机制,为家系成员的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表型、影像学检查和异常家族史确诊该家系为结节性硬化症。对家系内6例患者与8名表型正常家系成员的TSC1和TSC2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及侧翼剪切位点进行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进行突变分析,同时选择15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进行检测。结果先证者TSC1基因的第15外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