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心写作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3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针对农村学校的特点,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生活,以及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内容,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有趣的作文命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而分层而评的作文批改策略又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生活 阅读 情感 成功
  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厌烦,没有一点兴趣和激情,无话可写。尽管老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作文仍旧是干巴巴的。“凑、抄、套”,“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农村信息交流不通畅,学生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较少,更觉得无话可说。作文是学生表达感情的需要,怎样让学生开开心心写作文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走进生活,易于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农村有着神奇而又美丽的大自然,为农村的孩子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让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春天,让学生去湖畔边看一看“依依杨柳青青草”;夏天,去湖边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秋天,来到田野,感受丰收的喜悦……生活是美好的,但许多学生觉得平淡无奇,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真情投入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创作的源泉。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
  农活也是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农活,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苦与乐,这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把做农活、干家务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春暖花开,可以跟随父母田间除草、播种;夏季组织学生田间拾穗;秋季收白果、刨花生。平日在家,饲养鸡鸭,种植蔬菜等等。劳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的,有了这刻骨铭心的体验,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因为写作素材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感可抒,自然就能开开心心写作文了。
  二、大量阅读,益于表达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不少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对生活没有细心观察,缺乏情感积累,更谈不上有所思,有所悟。书籍是观察精华的汇聚,学生只要广阅博览,用心消化,就可以从书本上再现自己的生活实践,引起共鸣。书读多了,感悟就会深,情感就会得到陶冶,作文素材就会得到积淀,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正如古人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班级里成立一个图书馆,每周组织一次美文赏析课,教育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随时记录下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段落,帮助学生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时才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堪,自然就能开开心心地写作文。
  三、激发情感,乐于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传统的习作教学都是在课堂上分两节课完成,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拟稿、修改、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要的信息全都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前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我们的教学地点不仅仅是教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走进农村的大自然中进行。
  在选材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的生活积累,自然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所以作文题目是否恰当,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重要因素。因此命题一定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要“新、活、趣”,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觉得有趣。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让学生痛痛快快玩过之后再写作文。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写想象作文,比如:利用几个动物编故事,以动物的视角来叙述事情的经过;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续写;让学生在黑板上自由写出几个词,根据这些词联想成文等等。总之,不管是哪类题目,作文都要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开开心心地表达。
  四、享受成功,促进表达
  作为作文老师,我们首先应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一定要在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的“作家型”作文教学观上实现突破。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多对写作本身及儿童写作心理进行研究,要将作文教学与“以人为本,尊重主体,张扬个性”的现代教育理念紧密联系,将其定位于“培养相应年龄层次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素养”上。因此,我们在评阅学生的习作时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如果没有掌声,舞台就不会精彩。如果没有读者,作者就不会发奋。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们可以想方设法让学生享受成功,首先,在作文批改上,可以采用分层而评的策略,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级的标准不同,要求循序渐进地提高,这样可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在作文批改后,鼓励学生先自读自改,然后学生间相互传阅,最后集体欣赏。将作文中的点滴成功与人分享,不但让成功者增强信心,也让欣赏者产生兴趣,更让不甘者奋起直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农村的广阔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一定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开开心心写作文。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要: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识字方法的探索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讨论课堂内外识字方法。如形声识字法,查字典识字法,课外实践识字法等。真正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养成乐于自主识字的好习惯。  关键词:识字方法 主动识字 趣味识字 形声识字法 编故事识字法 多媒体识字法 课堂内识字 课外识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词义于一体的
“语文课真难上,讲多了说你是满堂灌,跟不上潮流,讲少了说你讲不到位。”“想按照原来的模式上太传统,想上点新意不知从何入手?”在教研活动上,老师们牢骚满腹,他们的话语引起了我的深思。在新课改实施了将近十年的今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成熟了许多,也有了不少困惑,如何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有效地和新课程理念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效,让学生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既
期刊
摘要: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该怎么对学生的阅读思考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学会思考,真正习得阅读的能力呢?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二、注重自主阅读,引导思考批注。 三、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四、发挥评价功能 ,引领实效阅读。通过巧设思维情境,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学生通过有
我在学校里是一个淘气王,经常让老师生气,这不,有要请家长了。  老爸老妈一听说要请家长,都躲得远远的,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去了,就会挨老师一顿批评,说他们没有教育好孩子。唉!没办法,只好“民主选举”了。  好,民主选举开始,想让妈妈去的举手,只有爸爸一个人举手;想让爸爸去的举手,也只有妈妈一票。胜负的关键全在我这一票了。正当我举棋不定的时候,妈妈走到我的身边,说:“小美女,如果你把那票投给你爸爸的话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典型课文讲解、剖析、体会与反思,提出了“师生交互,教学技术与教学活动结合,快乐识字、句,变序,情境及角色定位”等教学方法,便是目前新的《课程标准》性质与价值得以体现的最佳的创新方法应用。  关键词:课程标准 情境 交互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语文探究课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搜集、研究资料,得出结论,写出探究报告的实践活动。探究课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训练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探究课分为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学习研究资料得出结论、写出研究报告四个过程。它要求在学生独立进行研究的前提下,教师给予适当的指正。  1、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课要探究的问题非常广泛,但主要应结合课内学习进行。  1.结合语文课的探究题。一般有几类课题
期刊
摘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教学时,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的空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必将要突破原有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摆脱束缚,自由驰聘冲破思想牢笼,在自行探究中获取真知,培养创新精神。那么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究的空间呢?  关键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又面临着一个较大的变革: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行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有 “四新”的特点。概括起来,那就是“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评价新”。  理念新。初中语文 “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课程应培养学
期刊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成功的教学是必须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选择兴趣作为自己的助手,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让学生易于感知、乐于学习。  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好教学内容,讲究教学方法,运用有趣的教学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