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优化朗读训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常听别人朗读好文章,可以扩大视野,学习优美语句,表达真情实感,自己常朗读好文章可以在阅读中展开想象,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以景激情,诱发朗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这就是说,要科学有效地进行朗读训练,首先必须着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语文教学新课标提出朗读教学的三个要求,即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古诗《鹅》一课时,我一边播放音乐并出示投影片,一边生动地描述:“在碧绿的湖水中,一只大白鹅从远处慢慢地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着绿波,边游边唱着欢快的歌……”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诗情激动,不约而同地跟着录音朗读起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外形、颜色、姿态,通过品析“白毛、红掌,浮、拨”等词语感受美好的形象,古诗在语言上还给人以节奏感强、韵脚整齐、平仄得当、有快有慢、有抑有扬、富于节奏变化的美感,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诗的味,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诗人喜爱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朗读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神悟。小学语文的课型不一,如果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便能较好地优化朗读训练。带有感情地朗读,是对朗读的一项要求。只有让学生逐步掌握以声音表情达意的规律,懂得音色、音高、音强的相互融合与变化,把握停顿、快慢、高低、语调的调节,才能更好地表现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借助音响,以声传情,渲染气氛,指导感情朗读,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對课文的理解,深入领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读出读者的心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
  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勤了,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三、以色思情,指导感情朗读
  在指导朗读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电教画面,显露出教材中的情感色彩,使画面与课文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感染。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体会感情。学生进入情境,就自然而然地读出感情。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先放映小兴安岭全貌幻灯片,让学生看到小兴安岭有着茂密的森林,连绵不断,就像绿色的海洋,这样一开始,小兴安岭的景色整体美“绿”就自然映入学生的眼帘,接着播放录音,学生边看图边被那优美的文字所吸引,尽情地欣赏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体会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和情趣。在指导欣赏和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依次投影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灯片,学生从中品味四季树木美的特色,多种色彩绿、白、红、黄、黑互相映衬,这色彩传递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趣,进一步激起学生对祖国林海美、资源丰富的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四、以想促读,合作自主朗读
  想象,是借助表象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如《四季》一课,如果没有生动的图画,单靠文字就很难让学生深入想象并了解课文内容。于是,我便把课文的内容按四季分别制作成四幅不同的“动画”。如春季,在碧绿的草地上,花儿盛开,小鸟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并发出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朋友们都知道,春天鸟儿特别多,而且是百花盛开,草儿生长的好季节。接着一幅一幅动画呈现在小朋友面前;夏季,青蛙在碧绿的荷叶上跳来跳去,不停地呱呱叫;秋季,谷穗金黄金黄的,农民们正在收割稻谷,收割机不停地轰隆轰隆;冬季,下雪了,小朋友们堆雪人玩得多开心,不停地嘻嘻哈哈。老师一边引导一边让他们自主讨论学习,认识每一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然后小组内朗读,老师总结。这样既能使学生相互合作、自主学习,又能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通过多种新式的读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的情感活动,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是最具人情味的学科,语文课堂因为有真挚的情感而有滋有味。文章围绕挖掘文本情感,陶冶学生情操;选择激情基点,激发心中感受;利用语言入境,描绘文本意境;借助文字传情,激发情感共鸣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激发学生情感,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教学 教学方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教学照亮着学生所关切的情感世界。语文教学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语文教师有必要
摘 要: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求学欲望,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法 语文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努力研究、探索,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课堂
目的 探究认知护理在鼻窦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治疗鼻窦炎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认知护理)和对照组(34例,常规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不仅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有节奏的艺术。要让课堂有节奏,采用问题式导向是很好的办法。将教学设计为七个环节,使之成为有节奏的课堂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符合学生接受规律。《小狗包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从这篇课文教学中可以总结出七段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及效果。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七段式 教学法 《小狗包弟》  一、七段式教学法的理论解读  课堂教学是有节奏的艺术。要让课堂有节奏,采用问题式导向是很好的
森林面积的日益减少是当前人们面临的严重问题。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人们的生存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我国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现状出发,阐述了
摘 要: 认读、理解、概括、评鉴、创新是语文阅读这座金字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层次的阅读能力从塔底到塔尖,依次排列,五者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它们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锁链,无论哪个环节,都不容断开。就评鉴而言,它是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文章的表现形式进行是非、优劣的价值判断,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形式,是阅读审美的高级境界。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评鉴能力呢?比较阅读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比较阅读——
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平时缺乏语言积累、不善于观察,写话时无从下笔;有的学
摘 要: 教学提问是各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常规教学方式,如果提问方式新颖、科学,那么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当重视教学提问,不断创新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使语文课堂提问达到“常问常新”的效果。文章首先指出了传统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不足,其次分析了教学提问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对如何创新提问方式提出了几点
目的L型钙通道(L-type calcium channel,Ca-L),广泛存在于各种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上,如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分泌细胞、神经元细胞等。它在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和维持以及启动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知Ca-L的功能改变是影响早后除极(earlyafterdepolarization, EAD)及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