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狗包弟》为例谈七段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i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有节奏的艺术。要让课堂有节奏,采用问题式导向是很好的办法。将教学设计为七个环节,使之成为有节奏的课堂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符合学生接受规律。《小狗包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从这篇课文教学中可以总结出七段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及效果。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七段式 教学法 《小狗包弟》
  一、七段式教学法的理论解读
  课堂教学是有节奏的艺术。要让课堂有节奏,采用问题式导向是很好的办法。教学开展过程就是问题解决过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很关键,要有层次性、逻辑性和鲜活性。在课堂问题解决上要有集体讨论和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的问题;要有“想”的问题和“做”的问题。这样才符合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我们可以将教学设计为七个环节,使之成为有节奏的课堂。
  一是课前一读,让学生随机选文朗读,这样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大声朗读把学生上课状态“活”起来。先接触作家要先做背景介绍。二是问题一的解决,这个环节主要由老师进行讲解,给学生整体认知打下基础,为下一教学环节的开展做铺垫。三是问题二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计成小组讨论解决,因为当课上到这个环节学生开始疲劳,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动一下,使精神活起来,同时解决教学内容。四是问题三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计成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不允许学生互相讨论,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五是问题四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计成动手完成的问题,使学生从思考中转到动手中,形成能力。六是当堂及时练习巩固,给出课后课文延伸思考,作为作业完成于《课文反思本》上。七是留一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安静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以《小狗包弟》为例谈七段式教学设计
  材料一: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看见八具尸体。”
  材料二:1966年8月24日作家老舍先生在连日遭到毒打无法忍受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在夜间投湖自尽。在动乱的“文革”十年间,人的生命如草芥,人性被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亲近的小狗也难遭劫难。
  (以小狗为核心设计问题链)
  问题一: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突出它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学生找,老师指导,让学生对课文线索有个清晰概念。)提示:a.见到陌生人口吠一阵就跑开了。b.在客厅里和客人作揖聊天。c.拍摄包弟的镜头。d.日本女士过问包弟的情况。e.爱人外出食饭讨骨头喂包弟。总结特点是: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點明用意: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一家人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问题二:文章题目是《小狗包弟》,却以另外一个小狗与主人的故事开头。请大家将文中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对比一下,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小组学习,形成成果,学生讲述,老师点评。)提示:相同点——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通过对比说明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问题三:“您的小狗怎样?”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是怎样出现的?在这三次问话里作者的心情如何?(学生独立完成)之后教师提供参考:1.日本女士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时问起,当时包弟很好,作者心情很愉快。2. 1962年作者生活幸福,心情的幸福感让他觉得有人问他,这是生活幸福的写照。3.“文革”开始,小狗和作者一家遭难,作者失去了小狗,于是猜测日本作家的再一次提问,心情悲痛沉重。
  问题四:作者面对包弟的遭遇,不是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自己独立完成,锻炼从课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问题五:关于作者对小狗处理的整件事,你能谈谈感想吗?学生交流后,教师自我明确:作者感情波澜起伏。与包弟亲密交往时很欢快;“文革”来临,又不知道怎样安排包弟,感到忧虑;刚送走包弟时感觉很轻松,之后又心情沉重,陷入良心自责和对包弟的歉意中。
  问题六:作者为何要以一条小狗反映“文革”的现实?你能从小狗视角写一段反应当时它的所见所想的文字吗?(课后思考,完成于《课文反思本》上)学生完成后,教师自我明确:狗犹如此,人何以堪?1.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的权利。2.连一只小狗也无安宁之日,更突出:文革对人性的毁灭性践踏。3.小狗和作者经历的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小狗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心灵历程。写小狗是实,写心灵是虚,写虚以写实为基础。
  三、结语
  问题式教学法可以起到一定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但它还有很多弊端,如问题是老师设计的,不符合新课改问题的随机生成性,问题的设计怎样囊括所有教学内容,教学量过大等。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苏]巴班斯基.中学教学方法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华语教育出版社,2001.
  [3][美]艾玛·麦克唐娜戴安·赫什曼.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郭克勤,姜野军.注重教学问题呈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J].北京: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1980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从认知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此后全球掀起了隐喻研究的热潮,概念隐喻越来越受关注。自1976年Halliday和Hasan发表《英语中的衔接》以来,国内外语言学家从语义、语用和认知心理等角度对语篇连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语篇连贯和概念隐喻同样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把二者联系起来,关于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讨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很大,这既体现了素质教育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又是落实我国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每一个高中
摘 要: 网络已成为当今中小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媒介,由此,中小学的图书室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建设和使用功能都应与时俱进。只有这样,中小学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未来建设人才。  关键词: 网络 中小学 图书馆、随着地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媒介。目前,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学生负担仍然很重,课程多、辅导多、作业多、考试多,这使得很多学
摘 要: 目前有效性教学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点关注方向和教学思维模式,结合这一理念,与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的教育方法相比,目前的语文课程教学形式相对来说显得单一化,并存在许多教学上的问题和缺陷,这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误区。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解析与研究。  关键词: 新课程 新理念 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性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在高中教学范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该教学具有无限的
摘 要: 语文是最具人情味的学科,语文课堂因为有真挚的情感而有滋有味。文章围绕挖掘文本情感,陶冶学生情操;选择激情基点,激发心中感受;利用语言入境,描绘文本意境;借助文字传情,激发情感共鸣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激发学生情感,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教学 教学方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教学照亮着学生所关切的情感世界。语文教学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语文教师有必要
摘 要: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求学欲望,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法 语文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努力研究、探索,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