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持灯的朝圣者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二 输出梦想的导师
  
  图片提供_《赢在中国》项目组
  
  西藏,大昭寺。听说很多牧民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来到这个地方,这些从千里迢迢之外走来的朝圣者充满虔诚,他们一跪三拜,额头磕得青肿,衣服上有很多磨损的痕迹,他们的脸上和手上都特别脏,但是心里特别干净。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西藏”——这是属于我们在彼岸的“梦想”。对于“西藏”,曾经以为真正的完满就是能够触摸到大昭寺门前成排的转经筒,而当你真正站在它面前时才发现,收获的不是此刻,而是那无数个在路上。
  
  拆分梦想的朝圣者
  
  王利芬是一个走在路上的朝圣者,“西藏”对于她来说就是达到一种“人生和精神上的高度”。她带着朝圣者的坚决把梦想拆分成了无数个具体的分镜头,然后挥舞着大榔头冲过去,击碎障碍到达途中的某一个驿站,接着再奔向下一个目标—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对自己近乎于残酷的王利芬。
  时间在她那里早就被榨干了水分。我还没坐定她说话了,“你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迫切的速度就像炒开了的花椒,还没尝,味道已经袭过来。
  “我一直有愿望做个对话节目。”为此王利芬从《新闻调查》去了《对话》,既当制片又当主持。有期节目要做中远集团的魏家福,“非常难请,请了很多次,一次被拒绝就再请一次”,最后一次,王利芬给魏家福打了两三个小时的电话,“完全不给他挂电话的机会,连古诗词都聊出来了,当然最后节目也做成了。”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用《赢在中国》总导演关秀的话说,“一根筋,完全还像个20世纪80年代纯真的女大学生,坚持着她的梦想,原汁原味,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有了想法就一定要用各种途径去实现这个想法,不会只停留在想的表面,也从不给自己找妥协的理由。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2005年,从美国考察回来的王利芬站在刺骨的寒风里向许多人狂热地叙述她的梦想——“赢在中国”。“真人秀没办法做样片,那时真的就只有一个概念。”王利芬凭着一张嘴去跟编委会的人“务虚”,“第一次就被拒了”。央视有个惯例,通常只要被编委会拒一次,无论多大的项目也就死了。王利芬当然不会止步于此。她一次又一次地找编委会的人来听策划会,由于很难聚全,可能上次听了一部分内容的这次没来,也可能来两次听的全部是同一个内容,总而言之编委会基本没人觉得这个项目能做。到了最后一次,副台长赵化勇发话了,“其实并没有完全听懂,但是由于你过去的业绩,我们相信你。”就这样,11月14日央视通过了这个项目,这距她回国还不到50天。
  “这是她的做派。”关秀开玩笑说,“我现在见她的时间比见我老公的还长,只要是被她盯上的就只有归顺的份儿。”就说这劝人开博,马云这个自称“写一篇文章比别人写个长篇小说还难”的人早已就范。而连字都不太会打的牛根生也经不住她的攻势,开始了“说博”的过程。再看她自己,据我所知,现在这些所谓的名人博客没有哪个是完全出自自己之手,更没有哪一个能做到天天更新,除了王利芬。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执著的想法,并想把它变为现实,这就很麻烦,其困难的程度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这是她博客里的话。能想象吗,一期《对话》节目需要81道工序,而《赢在中国》比这个更多。她每个版大约审7次,一天得看7个版,将近50遍。而就在这样的状态,王利芬居然还去考了个普通话甲级A等证书——因为觉得自己原来的甲级B等不够格。
  “那是真的去考啊,没有任何‘关系’。”关秀感叹,“那段时间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遍遍念教材。”
  王利芬不是个铁人,如果只是浮光掠影的一瞥,有谁能想象她会写“在喧闹而又忙乱的生活里/我常常会想念一种古老而久远的东西/比如一幅油画在烟雨朦胧中经过岁月剥蚀”这样的词句。当我说“利芬,你其实是个小女人,很柔弱也很纤细”的时候她笑了,“阎焱也说一场真人秀下来,发现我太感性了!而且我其实很小资,办公室没鲜花不成。”她喜欢一切向往阳光的东西,比如向日葵,那种圆形硕大的花朵,散发着一种信仰。
  说她是个脆弱感性的人没错,但只要一声哨响,她就会立刻跳起来冲到最前线。“减压最好的方式是告诉我自已每天尽最大的努力。”于是她又回到央视人口中那个10年前的最初印象:“大高个儿,哗啦哗啦地走进来,机房里就响起了那个高亢的女声。节目一到后期老听到这声音,我们就知道是那个女博士来了。”
  
  持灯,关于行动的深度思考
  
  “过去10年非常有闯劲,非常有冲动,是非常有理想的那样一个岁月。我不是说今天我没有理想没有冲动了,而是因为人变得越来越成熟,对生活的理解也逐步深入,我不会用过去那样的方式往前冲。我说这个话,你应该非常清楚。”是的,看到过太多王利芬当“拼命三娘”的故事:比如做《对话》栏目时挑剔放在嘉宾身边的水杯是否有指纹痕迹,比如为了采访江泽民,在两天没合眼的情况下愣忍着极度的困乏不睡觉,“怕睡着了听不见电话响。”
  现在的王利芬,行动对她来说已经不再是个体的疯狂拼杀,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她,少了些当初的犀利和坚硬,多了些温厚的内敛和圆融。她就安静地站在那里,貌似语出不惊,实则掌控全局。这似乎是一种更深层的行动力。
  王利芬希望能用行动去影响一种精神,一种改变自身状态和命运的冲动。“每个人都有上进的心理,有时候一定要被人感动、被人发掘。很多人有很多梦想,但梦想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为实现梦想做了些什么。”现在她做事情非常明显地带着“王利芬式”的价值观和思考深度,有时候你会发现她不只是在做一个节目,她是一步步把你拉到那样的一种思维状态中。
  也许她更像一个持灯的使者,温暖的灯光照亮着去往“西藏”的方向,当有人被灯光吸引过来时她会跟他说,其实梦想并不是那个挂在驴脑袋前让它玩命拉车的胡萝卜。她会跟他聊梦想聊共同的远方,然后问他要不要跟自己一起结伴上路。这恰好应了全球职业规划师朱伦说的那句话,“人的发展是有社会价值的存在”。在这一点上,她对“赢在中国”选手曼生的态度或许是最好的证明。
  尽管有时王利芬也会说“为什么我的生活永远由一串串透着理智的日程和计划填充着?有时真想在一个不知道是星期几的日子去踏上一个不知目的地的行程”,说实话我并不担心她真的会那样做,因为她早已又拟好了下一个关于梦想的行程:明年打算开一个强调文化和精神漫游的节目。她就是那样,在没有逃跑以前,就已经提前进入下一个工作状态。
  机会就是考验。对于一个怀揣梦想的人来说,所有的痛苦和彷徨都是短暂的。
  
  王利芬
  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总制片人、主持人。从1995年起先后在《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三个栏目中任记者。2000年做火了《对话》栏目。2003年担任《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总制片人。
其他文献
案例二 即时决策者    摄影_徐红斌    你花2000元买了喜爱的明星的演唱会票,不料当天下起了暴雨。  如果你去,很可能患上重感冒。  如果不去,就损失了一场演唱会。  去还是不去?  在现实情况中,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去”,因为已经花掉的2000元买票钱,不去就损失了。“但如果去的话,我们会患上重感冒,花时间去看医生,还要赔上医药费,也许第二天还有个重要的客户会议要开……”苏鑫坐在建外SOH
期刊
案例一 逻辑分析家    摄影_徐红斌    咨询公司的顾问们常常得在第一天接触到客户的问题时,就被上司要求提出“首日答案”(Day   1 Answer)。出于本能地,顾问们心中难免会浮出“我怎么会知道”,但往往就在实践压力的压迫下,他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事物抽丝剥茧、再合并整合,加上团队的脑力激荡,最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假设及方向。 解决问题当然不能“拍脑袋想法”,但是如果说顾问可以在“第
期刊
Tom Peters在为一个研究领导艺术的研讨会准备PPT的时候,制作了一个让他自己都大吃一惊的PPT,他说:领导艺术就是“爱情事件”!“爱情,按照我的定义就是:激情;对生活的兴趣;契约;有所成就的动机和决心;共同的探险;古怪的失败;成长;不断地改变。”    领导者在矛盾中成长:领导艺术最大的矛盾是为了变得“出色”,你必须始终如一地维持优秀表现。但是当你真正“始终如一”时,你就会变得非常的脆弱—
期刊
案例一 随机狂想分子    图片提供_阿里巴巴    “武夷山有一个青龙瀑布,很高的,100多米。我原来想他这样出场:这个人飞起来了,因为给他设计的服装很大,这个人就像鸟一样。抓起来这个剑,顺着瀑布而下。剑点住水的时候,人腾起在水上,然后落下来。”    这是张纪中给马云设计的《碧血剑》出场。由于这个出场需要有飞身动作,直体前空翻540度接曲体向后翻腾两周半,难度系数9.9,为此我放弃了其他很多种
期刊
32年前,Andrea Guerra站在11岁组别的欧洲自由泳领奖台上,等待泳联颁给他一枚金牌,他肯定没想到自己会发展成一个CEO,而且管理的是处在全球眼镜行业领导地位的Luxottica集团。  但事实上Guerra一直习惯于优秀,在意大利罗马的La Sapienza大学获得经济学学位之后,他用了5年时间从万豪酒店市场部的一名市场助理升迁为该集团的高级经理,此后他来到Merloni Elettr
期刊
阿雅的日本原名三轮绫,一年半以前随担任美发师的丈夫来到中国。一天,丈夫的好朋友“兼”顾客——芬理希梦(Felissimo)中国区首席代表刘学颂女士告诉他,自己正在寻找一个能把新鲜的生活理念带给中国女性的提案师,丈夫惊呼:“绫可以呀!”于是,阿雅拥有了现在的工作。现在,作为普及芬理希梦(Felissimo)LOHAS精神的提案师,她负责公司网站以及会员电子杂志的文字图片编辑工作,还有部分商品购买、店
期刊
永远都不会再有一个皮耶希了,在撼动上世纪汽车工业的“中年危机”中,在属于汽车集团CEO的集体神化里,皮耶希是一个“孤本”。他的家世、性格、成败,都远非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传记可以形容。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的自传需要3遍才能读懂,如果你发现他在每一个人的嘴里都有不同的景观,如果你发现对他的了解越多就越没有结论,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我抛弃了同时代的福特的亨利·福特二世、克莱斯勒的李·艾科卡、通用汽车的鲍勃·卢茨这
期刊
这篇文章本想让猎头谈谈如何发现别人的优点,就好像恋人们经常做的那样。不过,Leo却认为,在现在这个高竞争高诱惑的世界,无论是找爱的,还是找工作的,等人家看你优点没有用,应该秉持新格言:有优点要“暴露”,没有优点创造优点也要“暴露”。  实际上,这是恋爱中比“看人优点”更积极的一部分——你不仅要“被动地看”,还要“尽情地演”。Leo介绍,国内猎头行业为了适应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状,已经变得越来越急躁
期刊
立论5 会爱者赢!    回忆上一页Debra Benton的话:“约会就像面试。诺言就好像是一个Joboffer。婚姻是一场全职雇佣关系,而离婚呢?你被炒了!”  现在,这里有一张爱情流程图。从寻找目标,到最终建立起持续稳定的爱情关系,一共有7步,分别对应了你从寻找工作到进入良好工作状态的各个阶段,  每一步都告诉你,他们是如何傲的:他们为自己赢得了什么。    对于“找工作”和“找到工作”这两
期刊
为什么从20岁到30岁的时间,才可以跳2级,但是很多人却在30岁到40岁一下子积累身家,成倍数上涨。因为30岁很重要!  30岁,人的生理周期、职业生涯周期和家庭生命周期完全重叠的时期,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30岁是新工作的组合者,是高效的解决者,是行动中的梦想家。想要抓住机会?想要在你的2007年和泛泛之辈彻底分道扬镳?想以加速度坐上金字塔顶端的少数几个座位?  赶紧跃进30岁!  30岁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