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做梦的老顽童和倒立的欧阳锋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hj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 随机狂想分子
  
  图片提供_阿里巴巴
  
  “武夷山有一个青龙瀑布,很高的,100多米。我原来想他这样出场:这个人飞起来了,因为给他设计的服装很大,这个人就像鸟一样。抓起来这个剑,顺着瀑布而下。剑点住水的时候,人腾起在水上,然后落下来。”
  
  这是张纪中给马云设计的《碧血剑》出场。由于这个出场需要有飞身动作,直体前空翻540度接曲体向后翻腾两周半,难度系数9.9,为此我放弃了其他很多种形式的开头。马云喜欢这样的与众不同,这你从他的长相就能看得出来。
  马云就像一只猴子,永远的瘦。然而就是这个连肉都懒得长的“小家伙”,在托马斯•弗里德曼还在熟睡的时候,和他的同类们把这个世界碾成了一张真正意义上扁平的大饼。
  
  谁能阻止马云做梦?
  
  马云肯定不同意我说他是老顽童,就算没演成《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他觉得自己再不济也是《天龙八部》里的无名老僧,然而种种事件表明,他就是一个造梦专家,一个拥有赤子般天真的“中神通”。
  马云带着他厚重的性情色彩奔向梦想,当年注册“阿里巴巴”这个域名时,他宁可从捉襟见肘的50万创业资本里拿出近1/6的钱,把他看中的这个名字从一个加拿大人那里买过来,也不愿意重新取一个他不喜欢的名字。
  马云的梦想是把阿里巴巴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他是一个会因前景不确定反而兴奋的人,他说:“人总是需要一些狂热的东西来鼓动自己。”他的一位高管是这样描述的:“每年年初,他会让我们的嘴巴变成一个O,因为他提出的要求超出我们所有人的预期。”
  马云是个容易被激情和梦想驱使的人,他说:“互联网是一片昏暗的江湖,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十几个人在一起还有什么可怕的,拿着大刀片子往前冲就是了。”按说这样一个只有血性没有理性的人成功几率只有几亿分之一,而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创造了说一个字价值近25000美元的奇迹——他在孙正义那里只用6分钟就得到了3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如果按照我国播音员每分钟正常语速为240字的速度计算,马云一字不只千金,而是千金的25倍。这还只是马云的正常水平发挥,他的最高纪录是在进卫生间的短短时间里就搞定了孙正义8200万美元的资金流向。
  或许这个看上去无门无派,却总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马云最大的成功点就在于他“敢想敢干”,并且能够坚持这种“狂想”一百年不动摇。他说“想一想也不犯罪,连想都不想怎么去做?”可能也正是这份梦想激荡起了一批和他“臭味相投”并肩作战的同类,使得蔡崇信这样的人愿意放着香港年收入10万美元的职业经理人不做,甘愿在阿里巴巴创业初期跑来拿马云一个月500元人民币的薪水。
  我并不想神话马云,尽管上述描述显得过分熠熠生辉,但他也是在互联网最冷酷的冬天跪着熬过来的人。作为评委,他在《赢在中国》的评点让挑剔的王利芬做后期编辑时几乎剪不下一个字。除了他的机智,还因为那是些实在到不能再实在的从挫折中获得的经验。
  既足够幽默,又足够诚恳;既足够精明,又足够侠肝义胆;既经历过惨淡的人生,又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并充满乐观;既足够富有狂想精神,又能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对于外在世界的探索远超过了对内心的审视”——相信是因为所有的这一切才成就了马云,才让那么多人愿意跟着他,一起做梦。
  还是鲁迅说得好,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而马云的梦想,谁也惊不醒。
  
  倒立,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欧阳峰和马云的关联点在于倒立,不同点在于欧阳峰越倒立越糊涂,而马云越倒立越清晰。如果说马云是通过老顽童式的性情来输出他的激情和梦想的话,那么他就是通过欧阳峰式的倒立来坐实他的梦想。
  马云的梦想不至于使他脱离地面的主要原因是他会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倒立看世界就可以变成可能的。”据说阿里巴巴的员工都要学会倒立。
  “如果一个方案有90%的人都说好的话,我一定要把它扔到垃圾筒里去。因为这么多人说好的方案必然有很多人已经在做了,机会肯定不属于我们。”于是马云没有去钻热门的门户网站的红海,而是看中了国外市场上运行失败的B2B模式;没有擒贼先擒王,而是专攻中小企业;没有虚张声势打造影响力,而是出其不意地玩起了“西湖论剑”,来的宾客里居然有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身影;没有在互联网急速膨胀烧钱的年代跟风,而是把高盛1999年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用到了2005年。
  这是马云倒立后得到的逻辑。所以他总能把自己置于蓝海,游刃有余。
  另外,马云无时无刻不在鼓励这种“倒立”视角。连在阿里巴巴的卫生间里,你猛然抬头也能看见一行字:创新来自蹲下去的那一瞬间。
  如果我写到马云在阿里巴巴,从“摩天涯”出来后紧接着与唐僧、孙权等人进行了三方会谈,然后他召集四十罗汉准备策划下一轮的市场进攻——我肯定没吃错药。自从秘密操盘淘宝网而启用昵称之后,阿里巴巴其他子公司就有了这样的诨名。据他们的一位中层说,现在金庸小说里的名字基本被内部“注册”了,已经逐步开始了蚕食四大名著和温瑞安的进程。而他的员工更是在他的影响下把出其不意的能力运用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前两天还看到一则阿里巴巴的招聘资料,纳贤标准充满了马云式逻辑:“如果你想战斗而不是糊口;右脑比左脑发达得多或者左脑比右脑发达得多;手绘很好或者画出画儿来被幼儿园小朋友BS;数学、物理很差或者一看到复杂的事情就想用流程图把它理清楚;在有好几个A的广告公司混过或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广告公司;刚毕业充满激情或者工作N年还充满激情……对了,我们招聘的是平面设计兵和交互设计兵,如果你都不知道这两个兵种是干啥的,我们也很开心你能看完这个消息。”
  倒立着看世界,让马云看似一反常态的理想主义,却又招招式式被后来者证实拥有极强的杀伤力,马云因此喝到了互联网泡沫下面真实的啤酒。在《Business
  2.0》最新公布的“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商界人事排行榜”中,马云位列第15名,比盖茨还高出6名。
  优秀者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走在了前面;而他们之所以走在前面,是因为他们有那些看上去很遥远的梦想,并有办法为他们看到的东西迈出步子。
  
  马云
  1999年,当马云创立了时至今日可以使eBay、雅虎、卓越网震撼的阿里巴巴时,他只有34岁,英语老师出身。
  今年的西湖论剑上,早就向跟自己关系不错的张纪中要求演“风清扬”的马云又开玩笑 说,要在《碧血剑》里出演一个角色。
其他文献
对你而言什么是最好的职业?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应该首先思考一个问题,即你自己如何定义理想中的职业。在你对自己心中的理想职业有了一个清晰的描述后,你可以将其与职业质量方面的考量标准相比较,同时参考不同职业在现实中的情形,并最终发现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对你而言最重要的那些要素。    哪些因素使你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CareerJournal.com网站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 CareerJournal.
期刊
It was David versus Goliath, with Attila the Hun thrown in to make it interesting. Microsof t (NASDAQ:MSFT) had invited three brand designers to Redmond, Washington, in 2004 to present a new identit y
期刊
在生活和工作中,每当我遇到瓶颈,需要自我提升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一个同样的问题,即如果自己把该领域内的所有人的表现进行评分,一分代表最差,十分代表最优,那么自己现在能够得到几分?   通常我在遇到问题并进行反思后都发现自己处于六分或七分的位置。七分表面上看起来已经很接近九分或十分,但实际上它经常意味着你在原有道路上行走可能到达的极限。换句话说,如果不进行变革,你已经到达瓶颈。而如果想继续前行,到达
期刊
美国的薪金网(Salary.com)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美国的上班族平均每天要浪费掉2.09个小时不认真工作—这比雇主们预期的时间高出两倍还多,而这种浪费导致每年给雇主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达7590亿美元。   这是一个让人惊悚的数字。当然,也许你可以认为,“嗨,那是头儿们该心疼的事情,现在我该做的……瞧,我已经153个小时没有剪我的指甲了。”我并不反对任何人这么想,很简单,“物质守恒定律”在某种
期刊
《职场》的编辑们,你们好!  特别喜欢你们11月号的特别策划:“解析职场情商炼金术——智用你的情绪”,读后收获颇多。那句“让你的情绪充满智慧”真是太诱惑人了,让我从另一种积极的方面理解到“情绪是一种资源”,我需要去学习驾驭并合理地加以利用。还很喜欢那些小测试,它们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类型。希望以后每期都能够推出类似的、一系列的测试题目,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走好自己的职业道路。最后,感谢
期刊
案例二 价值观的培训师    杜葵常常会接到很多年轻人关于职业选择的询问邮件:“这两个工作您看我究竟该选择哪个呢?”  “其实,这个问题他不该问我应该选择哪个工作,而应该问自己,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应该先算清楚自己这笔账。”  看破价值观的真身杜葵的职业经历有点儿“复杂”,师范大学教育系出身却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青年报》做过记者,去比利时留学,生活了快6年,有
期刊
案例一 自学成才的抉择家    摄影_徐红斌 部分图片由郑威提供     斯芬克斯盘踞在通往罗马的道路上,问过往行人:什么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而晚上三条腿走路。年轻的俄狄浦斯揭穿谜底,答案今天众所周知——人。  而这个“谜面”被刚过30岁,“用两条腿走路”的郑威体悟出新的含义:“我们曾经也即将是脆弱的,需要被人照顾。人生就是这样,所以在可以‘站立’的‘而立’之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照顾那
期刊
案例二 即时决策者    摄影_徐红斌    你花2000元买了喜爱的明星的演唱会票,不料当天下起了暴雨。  如果你去,很可能患上重感冒。  如果不去,就损失了一场演唱会。  去还是不去?  在现实情况中,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去”,因为已经花掉的2000元买票钱,不去就损失了。“但如果去的话,我们会患上重感冒,花时间去看医生,还要赔上医药费,也许第二天还有个重要的客户会议要开……”苏鑫坐在建外SOH
期刊
案例一 逻辑分析家    摄影_徐红斌    咨询公司的顾问们常常得在第一天接触到客户的问题时,就被上司要求提出“首日答案”(Day   1 Answer)。出于本能地,顾问们心中难免会浮出“我怎么会知道”,但往往就在实践压力的压迫下,他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事物抽丝剥茧、再合并整合,加上团队的脑力激荡,最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假设及方向。 解决问题当然不能“拍脑袋想法”,但是如果说顾问可以在“第
期刊
Tom Peters在为一个研究领导艺术的研讨会准备PPT的时候,制作了一个让他自己都大吃一惊的PPT,他说:领导艺术就是“爱情事件”!“爱情,按照我的定义就是:激情;对生活的兴趣;契约;有所成就的动机和决心;共同的探险;古怪的失败;成长;不断地改变。”    领导者在矛盾中成长:领导艺术最大的矛盾是为了变得“出色”,你必须始终如一地维持优秀表现。但是当你真正“始终如一”时,你就会变得非常的脆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