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8332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考试评价的重点要素。科学实施字词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字词教学的现象。很多教师没有把字词教学作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加以研究,而是以教师教会学生认识字词、学生储存字词为主,造成了学生对字词形、意的轻视,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下降,极大地妨碍了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学习字词,如何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字词的教学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加强学生对字词的重视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今后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亟待探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状况
  (2)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字词难度增加。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形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性。而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很多教师的字词教学之所以存在高耗底效、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字词教学内涵的理解有缺失、实施策略欠科学造成的。
  (2)在作文和语言表达训练中,不太注重对字词错误的纠正。在习作中,师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的思考上,而对文章中的字词应用这一基础环节忽视,不注意纠正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和运用不恰当的字词。或许教师也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但是在指导上往往不到位,常以“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表达生动,用字准确传神”等套话带过。从这两种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在对字词学习的认识上,师生都极为重视语文字词的认知而忽视了综合运用。
  二、应对策略
  针对字词教学的特点和在现实教学中的不恰当做法,我认为,初中字词教学应该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而应使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达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整体语文知识。鼓励学生多到社会中走走,感知社会,多增加社会阅历。不要只局限于学校、家庭这个小环境。那么应在实际教学中关注以下一些方法。
  (1)多读、多写是抓住问题的根本。学生对新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以阅读、表达实践为载体,从课前自主识记、课中巩固理解、课后强化运用等方面,整体设计学习流程,把字词教学真正纳入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这是掌握字词最直接的途径。
  (2)加强作文评改中的字词运用。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运用,运用是字词教学的归宿。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对重点字词,应该安排必要的运用训练,比如单词造句、连词成段、修改病句、词语辨析等,力求通过多种语言环境中重点字词的高频复现和创造性的应用,在巩固识记、理解成果的同时,有效提高重点字词的正确运用能力。忽视习作中字词的正确运用,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也就是重视学生对字词的“认”和“辨”,而忽视了“用”,这是本末倒置、绝不可取的。
  (3)在课堂教学中把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联系起来,做到一举两得。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将文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些字词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字形,是否真正掌握了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同时可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
  (4)重现—巩固记忆。新授课前让学生自学字词、定期考试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让学生自己出卷互考,借出卷促复习,既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又强化复习效果。新授课前对已学字词的复现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组织学生以听写、答题等方式,对课前发现的重点字词做辨析、比较训练,可以抽部分学生板演,强调规范书写的要求。发现问题后,教师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进行必要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巩固识记成果。这样的字词识记教学不仅不需要占用过多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关于多音字和重点词语的理解,原则上应结合文本阅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通过玩味、推敲、辨析等方式完成,而不是单纯死记读音和字典意思。只有学生会用的字词,才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只有学生会用了,字词教学的目标才算是最终实现了。字词的掌握是习得性的,是需要不断反复的。每册语文课本,包括文言单元的基本字词,我们应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后巩固,一册书学完时,让学生以练字方式反复摘抄积累,做练习册上每课课前的字词练习,再把整册书的字词以试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积累。在反复重现中才能巩固并充分掌握。
  (5)积累—强化记忆。强化运用最终决定了字词教学的效果和水平,只在识字和解词上兜圈子的做法是落后的、低效的和不可取的。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大部分知识的获取都要靠平时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积累记忆法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字、词和一些诗词的记忆。这种方法的主要做法是,将平时老师讲授或自己学习时遇到的一些字词的音、形、义和一些名篇名句随时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总结,对此期间积累的东西进行归纳,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掌握很多零散的、不容易集中记忆的知识。这种课后强化记忆最终决定了字词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总之,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初中语文字词教学不应局限于满足考试的局面,这是初中语文字词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初中阶段语文字词教学一定要抓好、抓牢学生对字词的积累这一环节,千万不可将语文字词教学束之高阁。
其他文献
我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在朗读语文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而从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极大的好处。好的朗读,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又是朗读艺术的欣赏和培养,还是语言美的熏陶。既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因此就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朗读的兴趣,我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激发小学生对语文朗读的兴趣是提高小学生
期刊
摘 要:以成绩、升学率为主的现行教育评价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了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校从改进考试制度、改革评价方法、改变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等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小学数学评价制度。通过多元化评价机制,增强了教师践行新课程改革的信心,使学校的数学教学呈现出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多姿多彩,教学课堂生机蓬勃的良好局面,让每一
摘 要:减负提质、高效课堂是我们呼唤与呐喊的课堂,是我们追梦与期待的课堂。如何让我们的教育评估更有效、高效和具有激励机制,在此,我仅以自己多年来对教育的忠诚,对课堂的热爱,对课改的思索,谈谈自己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慨与领悟,呼唤自己心灵的期待和共勉。我在本论文中从解读高效课堂、教育理念的更新、课堂结构的优化、教育教学艺术的追求、完善教育评估体系、走出评估误区和阵痛期等几大板块进行论述。愿真正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不断成为课堂的主流,其中生活化教学是应用最广泛同时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对高中化学教学而言,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生活素材之外,还应该紧密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容易使学生产生概念理解规律的生活背景,选取生活事例进行教学,并尝试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文就此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中药汤剂的服用时间是中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不同疾病有着不同的病机变化,古代中医讲究治疗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服药时间,促进药物发挥疗效以及使获得的治疗效果最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求知欲望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欢抽象的乏味的东西,所以好多同学不喜欢数学,只有乏味的计算、严密而难于理解的推理,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而现代教学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教学手段五花八门,教学的对象个性迥异,教学的观念也层出不穷,作为教师应不断总结,要善于反思。  一、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好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怕学数学,但不得不学数学,造成讨厌数学,
期刊
能力倾听是一种交流互动,不但要求说着会说,还要求听着会听。“学会倾听”就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倾听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在大班额条件下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大部分孩子上课不听讲,甚至个别同学搞小动作,自己不听还影响他人听讲。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这不仅对学生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营造一个生动有趣,令学生喜爱的课堂,对新课改的实施至关重要。初中历史与社会一直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也大都只是草草了事,这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背道而驰。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面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运用精彩的课堂导入吸引
期刊
摘 要:初中课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自然是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一块主阵地。鼓励参与,培养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猜想的思维习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发散思维的习惯与联想思维的能力。鼓励问题解疑,善于联想类比,培养创新能力。注意情商培养,激发创新思维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意识;数学教学;培养  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想、抽象、概
摘 要:儿歌朗朗上口、充满童趣、容易记忆,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深得学生的喜爱,把数学当中一些概念、结论性的知识用儿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儿歌;数学;教学;趣味性  数学教学有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概念的抽象性;推理的严密性;结论的确定性;应用的广泛性,这些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枯燥,因此造成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