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文课程标准》 以不变应万变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zs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不管是课程改革的管理者还是实施者;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从理念到行为,从形式到内容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理念变了,教学方法变了,学习方式也变了。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分地强调了学科本位,认为语文教学就是交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的工具性在很长的时间内占着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语文的需求不仅仅是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好语言文字了,而且要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其它门类的知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了选学、选读、选作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
  我们渴望语文走向广阔的空间。然而,面对缤纷多样的语文教育资源,教师又会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之感。如何从“多而博”中选择,重构“少而精”?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使教学既包含共性,有突出个性?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既然我们承认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行为,那么我教师就要尊重学生学习态度的主动性、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学习心理的独特性。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个性气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做出个性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充分的尊重他们的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愿怎么学就怎么学,愿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如对文本自己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可能是独立的、可能是合作的、可能是探究的、可能是品读的、可能是表演的、可能是“突发奇想”的。总之,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多种方式体验,应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习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实际的、节外生枝的体验,应当慎重。教师不仅要做领路人还要做调控者,这样才能做到语文教学“实”与“活”的结合。
  所以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地域文化特点,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地实施教学。在课程标准中,尽管阶段目标是分四个学段提出的,但各个学段的目标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学段的目标都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的,各个方面都贯穿“三维目标”,各个学段的目标不但体现了基础性,而且体现了发展性,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反映了贯穿于课程标准之中的语文学习的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对语文学科的完整性千万不能割裂。”
  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1、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2、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3、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4、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5、有利于教科书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教材是阅读的文本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同时要注意向课外拓展,充分利用当地的语文资源,教会学生学语文用语文。这里要说明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资源,自主的探索语文,在实践中积累和感悟语文。要防止课内的语文教学泛化的倾向,建立语文跨领域的学习平台,但必须立足于语文。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为语文教学内容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非文本的教学也在不断的受到重视,因为,人文精神的生成是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影响,选定了教材,没有语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也只能是“死教书”。语文本身都是有一定的思想性,语文教师要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的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进新课程首先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要走出封闭的教室,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合作。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将会显得极其重要。
   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惟有对文学、文化作品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达到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内容,并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同时,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由此看来,尽管教材丰富多样,但它们都应受到课程标准的精神统领,《语文课程标准》无疑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正确的解读、把握、应用课程标准就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做的事情。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知识单一的现状,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地充实、完善自我。必须做到“一专多长”,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忽视学习、充实、提高的人,将来会后悔莫及的。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培养学生干部的观念和意识,培养的方法,并结合实践作了一些探讨。希望在相关的教育工作中到得到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学生干部; 培养 ; 观念 ; 方法  班干部是班集体凝聚力的核心,班主任通过学生干部,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规律,将各项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怎样培养学生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工作重点。  1
期刊
【摘要】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呢?“情景法”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情景法”教学模式要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有三种基本方法:画面情景的创设;文字材料情景和音乐材料情景的创设。同时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几个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情景;创设  “Scene law” teaching method utilization  Huang Qiubin  【
期刊
【摘要】 实践中的学习,即实践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它具有实践性、参与性、交往性、探究性等特点。本文认为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对于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其综合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践 ;翻译; 设计与过程; 教学  1 引言  翻译是外语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实用性很广,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徐建平 2003),
期刊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发展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较为剧烈的时期。根据现在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既是学生的师长、朋友,更是一位心理导师。让学生平稳快乐,积极健康的成长初中阶段已成为重要的过渡阶段。  初一第二学期,经历了近一年的初中生活,正是中学生由小学到中学成长变化的过渡转型期。孩子们的自我独立意识越发强烈
期刊
【摘要】本文在新课标背景下,通过对农村初中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结合作者的教学经历,提出农村初中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索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学习;农村初中  英语教学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由于英语学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主宰,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渐减。为此,语文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活动的教学中去,以达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这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质量 ; 提高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语文教师
期刊
【摘要】小学是学生渴求知识的朦胧时期,也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此时他们精力旺盛,但性情极不稳定,因而突发性问题比较多,尤其是将走向青春期的五六年级的学生,这就决定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它不仅仅需要班主任的工作智慧,更需要班主任的三大法宝——爱心、耐心与恒心的支持。班主任有了耐心,学生快速成长;有了爱心,学生快乐成长;有了恒心,学生茁壮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 爱心 ; 耐
期刊
【摘要】作文是初中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基本占据了中考的半壁江山。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追求个性,多思维、多角度地进行写作。  【关键词】初中作文;写作内容;观察力;勤读多练  写作和阅读是语文的两大基石,而作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犹如一座不易攀登的高山,每每提到作文,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头疼。学生学语文,最怕的就是老师布置作文,但又不能不写;而做老师的又最
期刊
【摘要】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阅读技巧 ; 和谐氛围 ; 有效切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客观生活在闹钟的反映,是学生思想感情的一面“镜子”。而小学生的作文就是把听到的、看到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如何教学小学语文作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经常考虑和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浅析一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