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弥新的金钥匙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yu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诵读和质疑是古老的读书方法,但我认为在今天的阅读教学中它仍然是一把金钥匙。诵读,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语言练习写作的途径和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索,学生在诵读中自主地去与语言碰撞、交流、交融,从而形象地感知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思想内涵甚而外延。问题意识、质疑思想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阅读教学同时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立足文本加强质疑的深度,确保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诵读 质疑 文本 有效性
  
   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以来,语文阅读教学萌发了新的生机与希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了明显提升,教师也由原来的施教者转变成引领者、课堂的主导者变成课堂的组织者。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也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到位,当前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对语言意义、思想内容的分析多,淡化文本、脱离文本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自主质疑少,教师提问多,学生问题意识淡薄,质疑精神匮乏等问题。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强调诵读和质疑在文本阅读教学中的位置与重要性,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
  一、关于诵读
  自古我们就说“书”是“读”的,是“读书”,尤其是小学生更是强调大声地读书,有表情、有感情地读书,“摇头晃脑”地读书。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老先生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探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这种状况,在今天仍普遍存在,一堂课,往往教师的讲解分析占了绝大多数时间,以至于一篇篇的美文常常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学生根本不能充分领略它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叶圣陶老先生在谈到阅读教学时曾说过:“文学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悟见作者并其灵魂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在阅读、体验、品味、鉴赏作品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深入体会作品的审美内涵,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以下这点:即要重视语言本身的魅力、价值,而体会语言魅力、价值的最直接也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诵读,而不是过多地对语言进行看似深刻、实则并无多大价值的解剖讲析。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阅读、品味文章的语言是学生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的途径,但纯粹以分析的方式来教学生学习语言,阅读文本无疑是对语言的亵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扼杀。没有诵读的语文课堂那就是一潭死水,但又绝不是一读到底,而是有目的的、不同理解层次上的诵读。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与其让教师对语言进行无休止的、意义不大的过分分析,不如以分析为辅,以诵读为主,让语言在学生的诵读中尽显魅力,让学生在诵读中自主地去与语言碰撞、交流、交融,从而形象地感知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思想内涵甚而外延。
  学习诗词歌赋诵读自不用说,单就现代文学也必须强调诵读的重要性。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如果教师一味地分析讲解,甚至是逐字逐句的赏析,那么不仅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反而可能扼杀学生的兴趣。而反复的诵读,自主的体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索,让学生在疑惑中、在追寻心中难题答案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作者的“颇不宁静”的心情以及背后的缘由。再如《雨巷》,只有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才能感悟“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的美丽幽怨,领会诗人内心复杂、丰富而又深沉的幽幽情怀。
  学习古典诗词、古文韵文更是如此,再多的讲解分析也代替不了诵读。高中语文教师千万不要认为读书只是小孩子的事,高中生更应该强化诵读,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语言练习写作的途径和方法。
  二、关于质疑
  多年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一直处于这样的局面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总之,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问题的提出者,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没有需求没有问题,甚至没有自身的价值。但随着课改的深入,这种陈旧、僵化的教学观受到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成了时下热门话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发现创新”,要求学生“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众所周知,问题意识、质疑思想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特级教师宁鸿彬在阅读教学中说:“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取,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因此,我们不能用教师的“问”去代替、剥夺学生的“问”。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学会并敢于质疑呢?
  第一,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或是性格的因素,或是年龄增长心理发生变化,或是有心理障碍,或是缺乏兴趣和热情,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往往不愿意主动发言和提问。记得有一次听年轻老师的汇报课,讲的是《荷塘月色》,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月下荷塘写得怎么怎么美,突然一个男生问“为什么比喻成刚出浴的美人”。全班哄堂大笑,女教师气红了脸吼道“你给我出去”。我们且不论那个同学出于何种目的,单就问题本身而言,我们教师就必须给以回答,更不应该轰他出去,当然这需要我们老师的智慧。
  在多种情况下,教师应弄清原因区别对待,不能急于求成。一般来说,教师若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放下为人师的架子,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标新立异,就能促使他们形成敢想、敢说、敢做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还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且对学生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其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就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二,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提高其思维水平,使他们成为有个性、有思想的人,从而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
  新课改提出“教学要关注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的人”。只有注重人文关怀,用心呵护和强化学生先天的问题意识,欣赏学生偶尔碰出的创新的火花,才能使学生有自由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学会批判地阅读文本、辩证地思考问题,从而具有自己的观点,有能力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于是问题意识才能加强、质疑能力方能提高。
  再如,在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雷雨》中的周朴园时,我就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所谓的“参考答案”,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这最终使学生在分析中看到了这些人物身上真实的甚而有些可爱的一面。总之,批判性意识人人具有,只要注意巧妙引导,批判性思维就可形成,而这种思维正是问题意识形成的一个核心要素,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我们就会常常惊喜于学生耳目一新的见解。
  第三,通过教师的提问,创设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教师虽不是课堂的主体,但却是参与者、调度者、引领者,他对文体的理解应高于学生,学生提不出的问题,教师也应该能提出。所以,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是一种引导,是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关键;是一个脚手架,能够降低难度,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还是一盏明灯,一两个问题就能够点亮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茅塞顿开;又是一种示范,教师现身说法告诉学生这就是质疑发问。例如,在教《寡人之于国也》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时要用“焉耳矣”三个语气词”,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体会了孟子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辩的艺术性。
  第四,立足文本加强质疑的深度,确保课堂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不能超越语言的范畴,不能超脱于文本之外而进行。质疑则是进行阅读教学的根本,没有文本,没有质疑,教学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二者都是阅读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而且二者之间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以文本为中心,文本是质疑的出发点。因为文本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媒介,学生的情感体验、精神熏陶、思想升华、价值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对文本的倾听与理解。如果没有深入理解文本,没有咀嚼语言,没有感受作者倾注的情感,没有彻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怎么会产生问题?怎么能进行有深度的质疑?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较强的选择、整合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从最有效的途径走出迷雾。因为以文本为中心并不等于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须拘泥于文本内容。学生思维的闸门一旦被打开,提问的热情一旦被点燃,就会提出很多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但也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恰当地筛选、整合,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这样才能节约时间,避免对次要问题做过多无谓的讨论,也能让学生学会分辨问题的价值,提高提问的水平,从而也能保证有更多的时间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能抛开语言、抛开朗读,只有大声地读、反复地读才能更好的领悟文本。质疑是创新的基石,我们不能放弃对学生问题意识、质疑精神的培养;质疑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解读作品,所以质疑必须以朗读文本为基础。我们没必要因所使用的方法古老而心虚,只要适用我认为它就老而弥新,仍不失为解读文本的一把金钥匙。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使议论文说理充分、生动有趣,赵鑫珊的《人是什么》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在《人是什么》中,赵鑫珊通过直接引语、间接引语、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理论论证等方法,使这篇文章获得了充分的说理效果,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议论文引用论证方法    批阅了近十载学生的作文,总感觉学生的议论文空洞无物,枯骨无肉。如何使议论文说理充分、生动有趣,我从赵鑫珊的《人是什么》这篇文章中做了探讨。  
【摘要】新课改以来,如何看待、处理文言文教学“言”与“文”的关系,渐为人们关注。学文言文的目的可以定位为:理解基本知识,阅读古代典籍,汲取文化精华。所以,一方面要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理解语句含义,领会文章意思,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语义,体味语言,感悟古人撰文的妙处,进而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言”与“文”实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互为依傍,相得益彰。  【关键词】文言
【摘 要】在几乎被串讲占领的诗词教学课堂,我们需要寻找个性的声音。本文深入思考了诗词教学个性化的问题,全文结合几节个性化的课堂分析了教学个性化的要求,尤其肯定了吟诵课题中呈现出的吟诵形式在诗词教学中的个性彰显。  【关键词】教学个性 诗词教学 吟诵    说起教师教学个性的形成,我认为有两个阶段。一是刚参加工作三到六年时间里,这是一个教师熟悉教学套路的阶段,这个阶段一定要认真读教参,读别人的教学设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当今的语文课堂应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经实践探索,我们应全面地运用激励性评价,实现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小说阅读是一项重要内容,且小说本身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小说三要素中,人物要素最具吸引力。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小说人物的解读理所当然成小说教学的重点,可引导学生从如下两大方面进行:1.审读分析,入境质疑;2.联想再造,移情体验。  【关键词】自主解读;小说;人物形象;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小说阅读是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类文本相比,小说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有着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摘 要】新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是一个切入点,因为“研究性学习”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多渠道获取知识,并能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着重将传统的师生观念的角色进行转换,学生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真谛所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 角色转换 自主学习  
【摘 要】《离骚》、《梦游天姥吟留别》都凭借其意境雄伟壮阔、变化惝恍莫测让人惊叹不已。《离骚》中的屈原辗转反侧,愁绪万端,他将自己的理想和命运托付给了楚王,希冀“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他追求的并不是个人的政治前途,而是为了挽救楚国灭亡的命运,在楚国实现“美政”理想,在理想不能实现时,他最终以自己的行动完成了坚贞崇高的品格。千年之后,面临同样命运的李白,胸掬“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怀,在不被群小所容之
【摘 要】作文教学改革常抓常新,论效果却波澜不惊。学生作文感情轻浅,内容空洞。语文教师肩负重任,要善于发掘写作教学中最深层的资源,触动学生的内心,点燃学生的情感,引领他们用灵魂呼唤情感,写出血肉丰满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灵魂 作文情感 贴近生活 品味佳作 感受哲理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师有个共识:作文命题花样繁多,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寓言材料、名言材料、哲理小诗、漫画)作文;
【摘 要】针对块状教学广泛地存在于大多数课堂中的实际,笔者却遗憾地发现我们广大教师对此却仅是在一知半解地运用着。因此笔者以《游沙湖》与《项脊轩志》两课例为研究对象,试图来解剖块状教学所面临的困惑以及可能的出路。  【关键词】块状教学 割裂 勾联 冗沓 出彩    语文课上,不少教师喜欢针对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进行一番并列式的分解与重构,以期获得教学上的便利。这种教学处理,笔者暂且称其为块状教学。说到
【摘要】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形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自觉探索,既掌握文言知识,又能熟读成诵,还能从中受到文本中蕴涵的人文精神的熏陶,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文言知识 熟读成诵 人文精神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注重字词教学,老师好像一部活字典,采取“串讲”的形式,逐字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