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高考结束,我有幸去日本访问学习。在参观日本长崎县立佐世保南高等学校时,我看到了他们的教材。仅仅是家政课的教材,就有厚厚的三大本:《家庭基础》、《新家庭基础》、《家庭科》。我大致翻阅了一遍《家庭科》,这本教材涉及家族、婚姻、育儿、衣服缝制、植物、蔬菜、肉类、鱼类的辨认和所含各种营养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生活中应知应记的各种常识和法律等,几乎包含了一个人生存与生活方面的各种知识。这些知识不只是让学生看看、记记就可以了,他们更重视实际操作和体验。学校用来招待我们的小点心就是学生亲手做的,赠送给我们的陶瓷杯也是学生亲自制作的。据老师介绍,这些学生都会做饭,吃完晚饭后,要独立或合作完成餐具整理等工作。当面对室内着火如何逃生以及发生地震如何保护自己等,日本中小学生都有着比较丰富的自救知识和演练经验,我们在福冈市民防灾中心也体验了在地震、着火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练习。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为了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全社会急功近利:家长为了孩子考上好大学,学校为了考出状元、在区里县里取得好名次,从小学到高中,学生都陷在课内的文化课和课外提高班、补习班以及外语、奥数、数理化竞赛班等各种学习之中,被汪洋的题海包围着。就是孩子有心帮助父母做家务,也会遭到家长“偷懒学习”的误解,或者是“你不学习,跑这刷什么碗呀”的责怪。防火灭火知识我们也讲,但只是讲讲而已,却没有实践体验。等到我们的孩子上了大学,成人了,生活中遇到意外事件,却不知道如何自救,缺乏生存能力。
在同样重视孩子高考结果和未来前途的前提下,日本国民对于教育的理解,普遍脱离急功近利,不只盯在当前的考试分数上,而更是放眼于长远,日本的教育更重视对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各种实践活动和体验中能够迅速而全面地成长起来,即使考不上大学,孩子将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也能够快乐且有尊严地生活。
日本在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同时,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因为身体素质、精神面貌与独立生活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参观日本长崎县立佐世保南高等学校时,我们还观摩了他们的体育课——剑道和柔道。上体育课的场所,他们不叫体育馆,而叫做“自强馆”,馆内墙上书写着“自强不息”四个大字,以此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所有的学生对于体育课上一招一式都学得非常认真,一点也不敷衍搪塞,更没有在一旁见习的学生。他们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之美,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个性的张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展现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
我们到日本的时间正赶上学生放学,沿途看到,不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就是刚上学的一年级的小学生,都是独自背着书包步行回家,见不到一个家长来接。这固然有社会治安好,家长不溺爱孩子等因素,但更是教育均衡的结果。因为日本教育均衡发展,所以学生都是就近上学,每天步行上下学。
反观我国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教育设施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导致学生择校现象严重,因为路途远、交通不便,家长自然要接送。这样一来,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而且助长了孩子之间相互攀比的不良习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很多家长送完孩子再开车返回去上班,既造成了交通的拥挤堵塞,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重了环境污染。
日本考察学习结束了,但日本的教育理念及实践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时时警醒我:教育要“立足今天,放眼长远”。■
□编辑 郭卿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为了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全社会急功近利:家长为了孩子考上好大学,学校为了考出状元、在区里县里取得好名次,从小学到高中,学生都陷在课内的文化课和课外提高班、补习班以及外语、奥数、数理化竞赛班等各种学习之中,被汪洋的题海包围着。就是孩子有心帮助父母做家务,也会遭到家长“偷懒学习”的误解,或者是“你不学习,跑这刷什么碗呀”的责怪。防火灭火知识我们也讲,但只是讲讲而已,却没有实践体验。等到我们的孩子上了大学,成人了,生活中遇到意外事件,却不知道如何自救,缺乏生存能力。
在同样重视孩子高考结果和未来前途的前提下,日本国民对于教育的理解,普遍脱离急功近利,不只盯在当前的考试分数上,而更是放眼于长远,日本的教育更重视对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各种实践活动和体验中能够迅速而全面地成长起来,即使考不上大学,孩子将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也能够快乐且有尊严地生活。
日本在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同时,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因为身体素质、精神面貌与独立生活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参观日本长崎县立佐世保南高等学校时,我们还观摩了他们的体育课——剑道和柔道。上体育课的场所,他们不叫体育馆,而叫做“自强馆”,馆内墙上书写着“自强不息”四个大字,以此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所有的学生对于体育课上一招一式都学得非常认真,一点也不敷衍搪塞,更没有在一旁见习的学生。他们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之美,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个性的张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展现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
我们到日本的时间正赶上学生放学,沿途看到,不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就是刚上学的一年级的小学生,都是独自背着书包步行回家,见不到一个家长来接。这固然有社会治安好,家长不溺爱孩子等因素,但更是教育均衡的结果。因为日本教育均衡发展,所以学生都是就近上学,每天步行上下学。
反观我国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教育设施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导致学生择校现象严重,因为路途远、交通不便,家长自然要接送。这样一来,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而且助长了孩子之间相互攀比的不良习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很多家长送完孩子再开车返回去上班,既造成了交通的拥挤堵塞,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重了环境污染。
日本考察学习结束了,但日本的教育理念及实践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时时警醒我:教育要“立足今天,放眼长远”。■
□编辑 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