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应该成为优质初中的自觉追求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40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质初中因其具有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公认的教育教学质量、良好的社会声誉,从而成为众多家长择校的焦点、教育行政部门扶持的重点、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每逢招生季节,热闹非凡,应接不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初中班级学额却逐年下降,难以为继。这种现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也严重影响优质初中自身的发展。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优质初中的办学者们是否需要改变思路?如何顺应时代的需求,占据改革的制高点,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 树立“没有小班化就没有现代化”的信念
  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和指标众多,但最根本的是提高质量。这里所说的质量不单单是学生考试的分数,而是包含了学生思想素质、创新能力、身体素质、思维能力在内的综合质量;不是某一所学校或某几个人的质量,而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全员质量。优质初中凭借自己占有的优质资源,挖空心思招收优秀生,通过大班制的满堂灌、大规模的应试教育,确实能争得一个升学率,但从教育的全局来看,这又有何意义?从培养人才、实现中国梦的角度来看,这究竟是功还是过?教育工作者应该抛弃名利,冷静地思考怎样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提高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的学识水平,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经历了十几年的课改还停留在表面,学生的厌学也未从根本上好转,很大程度上是大班额惹的祸。所以,只有实施小班化,才能创造出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空间,才能腾出进行差异化教学的时间,才能激发出学生张扬个性、追求创新的热情。
  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已普遍实施每班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的小班化教育。灵动的课堂、创新的氛围为他们培养出了一批批领军人物。上海十几年前在全国率先实施小学小班化,取得了国际教科文组织学生素质测试第一的优异成绩。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等的教学,也是三五人围坐一圈,采用你问我答、双边交流的小班化教学。可以说,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在小班化教学的情景下实现的。到了现代,随着人口的增多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受教育人群扩大,大班化教学才成为常态,其结果是知识越学越多,负担越来越重,学习越来越苦,而学有所长、学有建树的“大家”则越来越少。所以,可以说,没有小班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
  二、坚持“小班重在化”的方针
  优质初中实行小班额难,但只要办学者真正下决心,还是可以做到的。问题是仅有小班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小班的环境下如何“化”得开、化得下。农村初中近年来就学人数不断减少,许多学校的学额已达到小班标准以下,但教学质量没有明显的提高,有的甚至不断下降恶化,究其原因除了优质生源大面积流失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队伍相对薄弱,不知道怎么化、化不开、化不来。徒有小班的壳,没有小班的魂。
  小班化的“化”,重点在课堂。课堂教学小班化是小班化的核心和主阵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小班化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当然,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可采用的方式不同。其中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化”“预习学案化”“提问随机化”“成果展示化”“双边活动化”“直面差异化”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小班化的“化”,难点在课程。我国的课程体系虽然采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体系,但由于长期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学校只上国家课程,而地方课程影响力甚微,校本课程徒有虚名。小班化教学理论上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囿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困难,小班化的优势难以进一步发挥。所以,实施小班化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出自己的课程资源,利用社团等形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
  小班化的“化”,关键在评价。小班化实施情况如何,学校如何评价一个教师,教师如何评价一个学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中考成绩来作终端评价,用考试分数作阶段性评价,用学生的学风、班风作感观性评价,离开这些不知如何评价。当然,这些评价是必须的,是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是,小班化是一个尚不成熟的创新动作,能不能给教师、学生松松绑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探索,能不能在传统评价的基础上再附加一些要素使教师有更大的追求、使学生有更多的能力,这些相当重要。制订一些阶段性的评价指标,如小班化课堂教学要素考核、小班化学生作业标准等,是有必要的。
  三、直面小班化的困难与阻力
  实施小班好,实施小班化更好,全面实施小班化好上加好;实施小班难,实施小班化更难,全面实施小班化难上加难。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虽然对小班化教学在理论上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实际出台的扶持政策不够,招生、教师配置、公用经费拨付、业务指导方案等尚不配套。招生划片计划内人数太多、教师按生师比调配、公用经费按学生人头拨付、教科研立项数目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所以,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尽快出台政策,加大试点推进力度;另一方面基层学校要抛开顾虑,勇于担当,任何改革都要有人先闯,有为才有位。我们的初中教育已到了进行改革的最佳时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创造条件获得改革成功是有可能的。
  初中教师这一群体总体上是好的,他们敬业、实干、负责。但长期受升学率的重压,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意识不是很强烈。在实施小班化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动员,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制订好完善的实施方案,让教师知道必须做、怎么做。只有让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小班化教学的改革中来,小班化教学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学生及学生家长这一群体也不能忽视,他们对小班是举双手赞成的,对小班化的课程设置、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却不一定完全赞同,所以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一方面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借助教育专家、社会贤达阐述小班化的意义和作用,让他们了解小班化、理解小班化、支持小班化。同时,小班化改革既要把握长期的效益,也要考虑短期的效率,正确处理好分数与能力、长远与现实、知识与思维等关系,这样才能越走越好。
  总而言之,优质初中应居安思危,转型升级,主动全面实施小班化。深入研究小班化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其他文献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喷雾法接种,观测昆明地区玉米灰斑病不同叶层和部位病斑面积与数量,分析其与接种天数和温湿度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病斑扩展与温度在20~30℃的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2页)现代教育家也强调:教育
模拟自然界中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成虫的生活状态,建立室内人工饲养及生测方法,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t)的杀虫活性进行测定。将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悬剂涂抹在野蔷薇枝
对中学职初教师的教育历来缺少较为系统和规范的内容培训,从当前实践层面看,更多是基于“师徒结对”或“青蓝工程”的校本管理。由于学校安排给职初教师的师傅专业能力或工作精力的限制,“师徒结对”或“青蓝工程”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上的开展,一般难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实效。为了改变中学教师职初教育的现状,本文结合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的要求,从教师校本研修课程的角度
电路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三种分析法求解电路的完全响应,比较了三种分析法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以桔小实蝇成虫、幼虫和蛹为目标昆虫,利用不同分生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室内对桔小实蝇成虫、幼虫和蛹具有较强的毒
电子备课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教师传统备课模式存在的问题,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提升了备课效率。目前的电子备课主要借助于电子备课平台,将教案或课件上传到平台,与同科目教师相
说课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念向同行和专家作出口头表达的活动,是教研活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开展了答辩式说课的实践探索。本文拟对答辩式说课的实践探索的缘起、特征和实施程序、提问策略、实践价值作出总结反思。  一、答辩式说课实践探索的缘起  答辩式说课是针对说课训练在实践中的误区而提出来的。这些年,说课训练的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说课训练的目的出现严重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仔鱼的摄食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水温25.7~28.2℃条件下,对3日龄仔鱼进行开口饵料筛选,发现卤虫无节幼体是高体革鯻仔鱼最好的开口饵料,8日龄
在光周期L/D=16h/8h、温度(25±1)℃、相对湿度75%~85%的饲养条件下,室内测试中黑盲蝽成虫对3种不同营养的趋性以及3种营养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季豆、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