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感教育 温暖留守学生的心灵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学生”是我国当前教育所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出国谋生或经商而自己需要留守在家乡,并寄宿在学校中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不好,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当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途径,让他们在爱的阳光哺育下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充分掌握这些学生的心理,运用情感教育,以情动人,能起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一、创设情境,培育暖性环境
  
  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尤其是师生之间,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再加上学生之间的
  心理影响,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急躁、失望等心理障碍。教师如果对其教育不当,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的情境,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1. 选择良好的对话场合。在和风细雨中沟通师生感情,会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减少心理隔阂,真正从心灵深处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逐步改正。因此,当学生有问题时,最好不要把学生带到办公室,当着其他教师的面进行谈话,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场所,如师生一道在阳台、操场等边走边谈,或在空教室里促膝谈心,使气氛较为轻松,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容易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2. 运用适度亲近的身体语言。犯了错误的同学,一般都有疑惧心理,对教师存有戒心,不肯主动向教师吐露真情。这时,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微笑,让微笑来沟通师生的情感;请学生体面地坐下来,平等地对话,尽可能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便于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谈话结束后,教师要起身送送学生,这一简单的身体语言,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教师的尊重,在师生交往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 讲究语言艺术。教师要善于通过充满诚挚的语言,去打开学生的心扉,注重语气、语意、语感,做到内容与形式结合,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切忌对学生进行责骂或挖苦讽刺,因为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不能让学生正视错误,反而会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根本收不到教育效果。
  4. 善用网络,拉近心理距离。许多学生爱上网聊天,教师可利用校园网,开通电子阅览室给学生写信,在网上学生没有什么顾忌,什么都可以谈,有时这种对话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深入了解,知己知彼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因而常常教育不到点子上,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用显微镜放大它;当学生犯错时,用凹透镜缩小它。教师要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
  1.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去。学生和教师一样,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师要主动和学生嘘寒问暖,及时体察学生的困难,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相助。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受尊重的感觉。对学生尊重,其实就是播下了成功的希望。
  2. 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因势利导,激发每个学生成功的渴望。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组织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得到良好的心理体验。
  3. 教师要善于洞察现象。观察学生,不能将眼光仅停留在表面,要仔细剖析学生的言行,有的可能是无意造成的,还有的可能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故意去做的,等等。教师要用多元的眼光来观察他们,及时分析,正确对待,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点燃他们自尊的火焰。
  
  三、学会倾听,捕捉契机
  
  教师要善于做一个听众。与学生谈话时,要让学生觉得他的表达被教师理解、接受和尊重,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表达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发现教育的切入点。
  1.教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到被尊重。教师要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谈话,然后耐心地启发、诱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学生就会用热情和感激来回报教师的真诚,对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会很好地接受,并不断改正而进步。
  2. 倾听是解决冲突、处理抱怨的最好方法之一。学生是未成年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意识形态。因此,他们遇到问题常常会牢骚满腹,抱怨他人,而不能从主观上找原因。教师在这时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牢骚,并鼓励他们发泄,让他们的心理逐渐趋于平静。
  
  四、有的放矢,躬亲实际
  
  1. 透过现象看本质,以退为进。笔者刚接手目前所带的这个特殊班级时,心想一定要先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他们摄于班级的高压政策,不敢在班上肆意妄为。开始时,笔者对自己的政策还感到非常满意,但不久很多科任教师就把问题反映过来了,有的说晚自修课堂秩序很混乱,有的说某些同学上课经常迟到,有的说某某学生假装生病经常请假,甚至在外面上网、吸烟、喝酒等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时,笔者才意识到班上问题的严重性。但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不是高压政策阻碍了笔者和班上学生的交流和沟通,造成笔者根本无法了解学生的动态呢?通过了解,事实正是如此。正当笔者一筹莫展时,班上的纪检委员告诉笔者:“老师,你不能再用这种高压手段了,你来硬的,他们用软的。”听了这话,笔者当时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是的,在班级实施高压政策,笔者的威严的确起到了作用,再没有学生敢和笔者面对面地挑衅,但是他们在背后里耍的各种小动作,却比所有的一切更严重。看来,这种政策得改改了。从那以后,笔者不再拉着长长的脸了,慢慢地露出一点微笑,课余时间尽量和学生多呆在一起聊聊天,聊聊国内外的大事和身边的小事。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学生比以前放松多了,于是就进行了下一步骤——一个一个地找他们谈话。我们谈话的内容一般都是从他们对周围事情的看法开始,然后慢慢地谈他们的家庭,再渐渐进入主题——我们班的现状,让他们自己分析目前班级的主要问题出在哪里。当笔者几乎把每一个人都找过来谈过话后,就把所有的谈话记录整理一遍,找出班上的共性问题,同时把每一位同学自己存在的问题列出来,订成一个小册子。经过与每一位学生的屈膝交谈,笔者与学生的交流已不存在任何隔阂时,笔者炮制出了最后一招——全班大讨论。在班会课上,笔者把所有的这些材料都搬出来进行大讨论。首先我们对班上总的问题一一讨论,得出结论后则一一记下来,同时写出对每一个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然后针对个人问题进行表态,即自我批评。首先由每一位学生自己针对笔者给他们总结的小册子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自己表态用什么措施解决,也一一记录下来。最后一步是执行阶段,这需要笔者配合他们,每天检查他们所采取措施的落实情况,没有到位的及时整改,有时笔者甚至要陪他们一起完成他们的计划。以后每周都进行总结,找出成功的地方,看看哪些还存在不足,下周重点应该突破哪里。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班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
  2. 对特别学生要“另眼相看”。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社会转型期的家庭形态错综复杂,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性格不同的学生更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性格活泼开朗的,我们要适当压一压;而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我们应该尽量多给予鼓励和机会。
  3. 硬软兼施,冷热交汇。有人说:打铁要趁热。但笔者认为,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趁热打铁未必奏效。在我们当中有很多班主任平时往往对学生置之不理,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就马上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责备。事实上,由于我们以前对学生置之不理,故有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我们毫不知情,更难以分辨是非,如果这时进行强制的粗暴教育,就极有可能使一部分原本认为自己有道理的学生产生极度的委屈,一旦这样的现象发生,造成的后果就难以预料。因此,笔者认为,对这样的事情,首先不要急于进行热处理,而应该先让其冷一冷,只对这件事涉及的学生进行轻描淡写的批评,同时让他们相信教师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暗地里我们则应该马不停蹄地找学生中的知情者了解事情的真相,掌握第一手材料。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该奖就奖,该罚就罚,使学生心服口服。
  4. 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有时班级的管理上也应该采取这种策略,因为往往一个班级就由于一两个学生在暗地里或明里不服从班级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从而把整个班级闹得天翻地覆。这个时候一定要把这一两个学生教育好,整个班级的工作也就好做了。
  5. 彼此信任,良性发展。彼此信任是班级建设良性发展的第一步。首先一定要让学生相信我们班主任,相信班主任一定会携其他教师的手同他们一道努力为整个班级的良性发展全方位地开展服务。为了得到学生的信任,对学生的要求,我们能够办到的,一定要速办速决,切不可拖延,如果确实有困难,一时难以办到,我们也应该及时向学生讲明原因,让学生感到我们教师值得信赖。同时,我们也一定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所说的、所讲的、所做的。比如,有些学生假装生病,或其它的事,经常旷课、迟到,我们虽然明知他们是偷懒,或是到外面玩去了,这时我们也假装不知道内情,就当他生病,或真有其它的事。但暗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班干部或我们平时值得信赖的学生,询问这些学生的真实去向。当我们掌握了他们一贯的真实去向后,我们就假装去这样的场所办事,去碰他,往往会逮个正着,这时他们就没什么话可说了。这一招往往特别奏效,一旦我们戳穿他们的谎言,又稍加说服,他们就会和盘托出以前所有的一切。这时我们应该继续对他们说:“老师仍然相信你,你愿意给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吗?”有了一次以后,他们就会永远不再骗我们,而且会帮我们揭穿其他经常撒谎的同学。这样,师生的信任程度会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在对待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只要我们班主任敢于思考,敢于实践,充分运用情感教育的力量,一定会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e]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325014)
其他文献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以往的课堂评价模式深受泰勒、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影响,大多采用以下过程: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一套评价用表,由特定的几个人和群体对某课堂打分,然后综合统计出总分,取得一个评价结果。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我国教师的观念中是习以为常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它的弊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评价主客体单一、方式传统、内容浅显、作用甚微,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对学生的参与
同学们都知道,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常见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以及因式分解法.但是,对于某些陌生、抽象和繁杂的一元二次方程,倘若仅用以上这四种方法往往难以奏效.怎么办呢?下面本文结合例题介绍六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新方法,供同学们借鉴.  方法1:妙用韦达定理  方法2:妙用“ a2+b2=(a+b)2→ab=0”  若a2+b2=(a+b)2,即题设等式(方程)两边的次数相同,且左边两项的幂的
1999年开始的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在科目改革上提出了具有创意的目标模式“3+X”.众所周知,3是语文、数学、外语,是必考科目,X是选择科目,由各大学决定,可以是物理、化学、生物
初中数学试卷讲i评课是在考试之后,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反馈-矫正-提高”的过程.它对学生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等起
法制新闻学rn一门建立在密切关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将新闻学和法学融合渗透的边缘性应用学科.rn热点概要:rn二十一世纪,“以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信息将主宰社会,中
寝室,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德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我校已形成了一个具有2500名师生的规模型初中,住校生达1300多人,占在校生的一半以上。作为住校生的家长,他们有许多担忧,怕孩子离开父母后独立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缺少亲情和关爱,生活自理能力匮乏,在学校中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和发展。  如何让家长放心,做好寝室育人这一文章,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    一、对学生
期刊
一、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    有人曾统计过,世界上6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并非对自己研究的东西特别钟爱或特别感兴趣,但问其成功的缘由,答曰责任心。当然,我们无法与这些大师们相比,但这至少会使我们晓得一个道理:高度的责任心是走向成功的前提。  刚参加工作时,笔者与部分教师一样并非特别热爱教育,但既然选择了教师,从事了教育,做了班主任,就要顶起一份比天还大的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学
针对传统的锚索测力计存在测量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测量结果无法自动上传、分析和处理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巷道锚索测力传感器。重点介绍了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