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与羊水入血关系的探索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h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寒战与羊水入血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中寒战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病例对照研究。ASA分级Ⅰ、Ⅱ级产妇57例,全部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麻醉医师观察产妇术中寒战程度并分级。记录产妇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身高、体重)、出血量、液体入量、孕龄、新生儿体重、手术时长、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和寒战分级等,测量并记录产妇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术终3个时点的肛温。按照Dewitte寒战分级法将产妇分为4组:0级为非寒战组(0组),寒战1~3级分别为1组、2组、3组,其中1、2、3组合称寒战组。所有产妇均于手术结束前抽取静脉血2 ml检测唾液酸Tn(sialyl Tn, sTn)抗原浓度。分别对寒战程度与sTn抗原浓度、孕龄、出血量、液体入量、手术时长、新生儿体重、3个时间点肛温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各组产妇年龄、身高、体重、出血量、液体入量、孕龄、新生儿体重、手术时长、3个时间点肛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和3组sTn抗原浓度明显高于0组和1组(P<0.05),1组sTn抗原浓度明显高于0组(P<0.05)。寒战组sTn抗原浓度明显高于非寒战组(P<0.05)。寒战程度和sTn抗原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95(P<0.01),而孕龄、出血量、液体入量、手术时长、新生儿体重、3个时点肛温与寒战程度并无相关性。

结论

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与羊水入血相关。

其他文献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和免疫抑制。免疫抑制即使在脓毒症恢复后仍会持续。免疫抑制阶段CD4+T细胞、CD8+T细胞、Th17细胞和γδT细胞减少并伴有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的增加,同时还影响免疫细胞代谢。文章总结分析CD4+ T细胞、CD8+ T细胞、Th17细胞、Tregs和γδT细胞在脓毒症导致免疫抑制过程中的代谢反应及其对免疫反应的影
阿片类药物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广泛,通过与阿片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极好的镇痛作用,但其带来的呼吸抑制、痛觉过敏、阿片耐受等副作用也备受关注。纳洛酮、纳美芬等阿片受体拮抗剂常用于麻醉后催醒及解除呼吸抑制,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它们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术前予小剂量阿片受体拮抗剂能够明显改善术后阿片耐受及痛觉过敏,并能够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文章通过整理归纳相关文献,就预先给予小剂量阿片受体拮抗剂对阿
目的观察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 Ang)、Tie2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择期行CPB下心脏手术患者31例。分别于术前(T1)、术后6 h(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3天(T4)及术后第5天(T5)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并比较血浆中乳酸(lactic acid, Lac)水平和血细胞数,采用ELISA
爆发抑制(burst suppression, BS)是大脑皮质电活动严重受抑制的表现,麻醉药物是常见的BS诱发因素。目前BS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各种药物单用及混用诱发BS的剂量是重要研究方向。文章旨在综述BS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BS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各种药物与BS的关系、BS的预后。爆发抑制率(burst suppression ratio, BSR)可作为临床麻醉的常规监测指标,使麻醉医师更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卡瓣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当此类患者需再次行非心脏手术时,该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报道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手术及术后发生卡瓣的管理过程,最后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死亡。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腰椎手术的围手术期准备和麻醉管理的经验与不足进行讨论,供临床借鉴。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ONSD)变化在预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增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因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的患者120例,术中由外科医师置入有创ICP监测,根据术后ICP水平分为ICP增高组(IC
线粒体是细胞氧化磷酸化及合成ATP的主要场所,在维持钙稳态、调节活性氧自由基产生、能量平衡与代谢、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线粒体可在细胞间发生转移,对机体产生保护或有害的影响。多种转运方式介导线粒体的跨细胞转运,然而深入的转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目前发现线粒体跨细胞转运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就线粒体功能、线粒体跨细胞转运及其转运机制、线粒
丙泊酚作为静脉麻醉药的主要代表,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功能恢复完善的优点,但目前临床上并没有实时监测其浓度的方法。由于传统方法样本预处理复杂、测量时间长、某些测定方法体积较大无法置于手术间内等缺点,丙泊酚的快速检测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章就丙泊酚浓度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综合阐述,主要阐述丙泊酚血药浓度与呼出气浓度的快速检测方法、原理,以期早日应用于临床,实现快速、实时地指导麻醉医师评估麻醉深度。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一种手术麻醉后新发的认知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目前关于POCD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但中枢炎症被认为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对POCD与中枢炎症可能联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手术麻醉引起全身系统性炎症反应,炎性因子以直接通过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时对产程中子宫肌和腹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自然分娩初产妇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初产妇分为0.062 5%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组,50例)和0.062 5%左布比卡因组(左布比卡因组,50例),选取同期经阴道分娩未采取镇痛措施的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产妇的年龄、BMI、孕周、剖宫产率、钳产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缩宫素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