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环境作为幼儿园的重要课程资源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i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1958年,北京市朝阳区建区。位于朝阳区中西部的三里屯地区开始建设新的住宅区,三里屯幼儿园作为配套设施也同时开始兴建,并于当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三里屯幼儿园作为朝阳区的第一批公办幼儿园之一,迄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园历史,亲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朝阳区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朝阳区的地域经济、文化的变迁。
  三里屯地区原为农村,因距内城三里而得名。自1962年,周恩来总理倡议在三里屯地区建设北使馆区开始,在20世纪60至70年代之间,三里屯一带逐步建成外交公寓群,发展成为驻华外交人员聚居、购物和外事活动的重要社区。现在的三里屯因酒吧街而闻名国内外。三里屯幼儿园作为该地区的配套设施,自1958年建成伊始,就一直把环境纳入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不仅包括园内的小环境,还有园所周边的社区资源等“大环境”。

立足周边环境,自然形成课程特色


  建园初期,三里屯幼儿园面临的“大环境”是大跃进时期,国家号召解放更多的家庭妇女,帮助其走进社会参加国家建设。当时,幼儿园为了更好地实现“托幼服务保障”功能,以促进幼儿身体健壮为目的,强调开展幼儿体育锻炼,初步形成了园所的体育特色。
  1973年5月,三里屯幼儿园举办了第一届幼儿运动会,当时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纪录片《花儿朵朵向阳开》在全国各地播放,影响广泛。纪录片里,女孩们扎着麻花辫,男孩们穿着土布鞋,稚拙可爱地进行跑步、拔河等体育比赛。1978年后,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六一节、运动会等全园大型活动成为当时相对固定的“特色活动”。为了孩子们的运动会,老师们曾一夜不回家,一起加班布置运动场地,亲手制作道具材料。20世纪90年代,三里屯幼儿园进入规范化的专业发展起步阶段,体育特色也初见成果,创编了大量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活动,于1991年被北京市体委评为“北京市体育特色幼儿园”。
  同时,自上世纪70年代起,伴随使馆区的建成,三里屯幼儿园开始接收各使馆外交官的子女入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每年的外籍幼儿占全体幼儿总数的12%以上,最多时有30多个国家使馆的外交官子女入学。各国幼儿带来了园内多元文化的融合,也自然成为幼儿园的另一大特色。

顺应环境变迁,积极调整课程定位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朝阳区逐渐成为北京市商务中心区、对外交流的视窗区。2004年,三里屯地区开始进行大面积拆迁改造,拟建设成为高档商业区。为响应三里屯地区的整体发展规划,配合建设“三里屯SOHO”,三里屯幼儿园于2004年底进行搬迁,迁入朝外大街吉庆里三号楼。
  搬迁后,幼儿园的占地面积一下子从原有的1.2万平方米缩减到0.31万平方米,户外体育活动的面积减少了3/4。为了顺应国家的改革发展大局,幼儿园变小了,原来开展的一些体育活动也受到了场地限制。面对这样的形势,如何重新定位幼儿园课程的体育特色?面对挑战,我们提出:强化园本研训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树立全面正确的健康观,开展了“开心枕头”“悄悄话屋”“健康列车”等活动,拓展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在注重幼儿身体、生理健康的同时,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2006年,搬迁不到两年,我们在迎接第五批北京市市级示范园验收的过程中,提出以促进幼儿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共同发展为课程目标,构建“三维健康教育”的特色课程,更加全面科学地发展健康教育特色。
  同时,迁址后,由于新址不在使馆区,外籍在园幼儿的占比减少至4%。幼儿园周边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这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处——附近既有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等北京市的地标建筑,也有日坛公园、东岳庙等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还有法语联盟、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西方文化资源。
  多元文化资源交汇的大环境为幼儿园多元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提供了新的条件,我们尝试以“多元趣融合、健康乐成长”为核心开展课程构建的研究,同时也逐渐发展出园所特有的“融”文化。
  所谓“融”,本义是指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也指炊气上升,引申有长远、永久等意思,体现着“天地人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广义上讲,“与人为善”“求同存异”“有容乃大”“世界大同”等价值追求都包涵其中。“融”字包含了我们作为幼儿园一份子的共同愿景,希望三里屯幼儿园能够融入新理念、新思想,实现新发展。每一位三里屯幼儿园的教职工都能“懂情理,容多元个性;明事理,融多元思想;知义理,荣多元发展”;能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促进多元文化思想和理念的融合与共生。

改造内部环境,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


  在充分利用大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在逐渐创设有意义的内部环境,更好地体现幼儿园的“融”文化氛围,让“容融共进、共生共荣”的办园理念体现在每一处墙面、角落。2017年,我们对整整12年没有装修过的幼儿园主楼进行了部分翻修,希望改变温度、亮度,提高舒适度,同时将游戏、活动的空间更多地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能够与老师、同伴、环境有更多互动;同时,“融中国情怀、融世界眼光、融传统文化之元素”,打造“构中国风韵、融多元文化之气息、彰显国际范儿”的幼儿园环境,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

格局改造


  为了提高冬季的室内温度,我们改变了空间格局,减少门对门带来的穿堂风,即便在秋冬季节,也让孩子们一进楼就感到温暖。比如,一楼大厅里“世界地图”主题墙原是连接大厅和操场的过道,改造后在阻断空气对流的同时也起到了影壁的作用。“世界地图”墙饰也暗含了幼儿园课程的特色——多元文化和健康,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了解世界是什么樣的、中国在哪里、我在哪里,了解各大洲人民擅长的体育项目,进一步理解世界和我的关系,激发其走向世界的愿望。
  我们同时也调整了活动室的结构,将一进门的盥洗室的两面高墙打掉3/4。这样,进门就能看到敞亮的空间,减少视觉压迫感。同时,将盥洗室和卫生间唯一的进出口,变成两个,形成可以流动起来的“动线”,减少拥挤,大大拓宽了老师的观察角度,减少了观察死角。

色彩调整


  过去,我们常常会以为,孩子们喜欢鲜艳的色彩,就把幼儿园装修得炫目斑斓。经过研究,我们选择了蓝、红、绿三个颜色分别作为每层楼的主色,并通过加入灰调,降低色彩的锐度和明度,更适宜作为背景,突出墙上的作品,让幼儿园的色彩整体上更加和谐、温馨。我们还把原有的大面积白墙,也调成淡淡的灰色,视觉效果更加温暖、沉稳。为了整体色彩的协调,我们在大厅和盥洗室也分别选用了不同图案的深色系地砖。甚至,我们考虑到暖光源更适合幼儿园,在楼道、教室中布置了大量的暖光灯,通过温暖明亮的光线进一步提高视觉温度。

风格调整


  主楼大厅采用了具有中国传统纹样的地砖,孔雀羽毛和其组合形成的鱼的图案有年年有余、吉祥如意之意,凹凸有致的砖面既防滑,又适合做孩子们拓印的材料。主楼梯的侧面看似“地中海”风格,实际上每一块小砖上的图纹都具有中国元素,如百花纹、团花纹、莲花纹等。而从上向下看,又巧妙地藏着一幅水墨丹青。每天的上下楼过程,竟也成了孩子们探寻中国文化的“七彩路”。
  新装修的大门中西合璧,看着是欧式风格,跟朝外大街的现代风格同为一体;实际上,处处透露着中国传统文化。绕幼儿园一周的围墙上,透视窗选用的是中国特色的回型纹样;铁栏杆上,选取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图案作为背景;四根大立柱选用了春、夏、秋、冬传统图案的浮雕,与幼儿园的四季大健康课程主题相统一;门柱的下方选用了孩子们喜欢的十二生肖剪纸图,做成阳刻纹样。我们还在大门朝向园内的一面墙上,把中国的“24节气”做成浮雕。
  外墙、内墙、地面、大门等等都成为了我们精心设计的幼儿课程中的一部分。孩子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玩一玩,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大班开展了“拓下我的小蛇”的拓印活动,孩子们在创作中发现了“直接拓印会弄脏浮雕”的问题,探究了“怎么才能不留痕迹地拓印”,最终完美解决问题,完成了拓印小蛇的活动。
  再如,9月刚刚入园的新小班孩子居然发现了演讲台上有一个特别的图案——园徽。听到珠珠爸爸富有童趣的解释“这是‘屯宝’”,孩子们好奇地问:“屯宝是谁?”“它为什么在这儿?”于是,小二班开启了“寻找屯宝之旅”,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厨房门口、礼堂里、楼道里都有“屯宝”……
  当老师把园旗带到班里,成成说:“我想让我们班的和别的班不一样!”老师问:“怎样能不一样呢?”香凝说:“我们画上个太阳就不一样了!”良一指着玻璃窗照进来的光说:“太阳光是暖暖的。”大家都站在阳光下看太阳,心里也暖暖的。
  老师把班里的活动告诉了家长,家长们建议全班一起來设计班徽。于是,一位设计师妈妈走进班级,与孩子们共同设计。最后,依依说:“我们画了太阳,叫它‘阳阳’吧!”“我的朋友就叫阳阳。”“那怎么办呢?”“叫‘阳阳阳’!”“阳阳阳!”
  “屯宝”“阳阳阳”被孩子们喊来喊去,最后成了“阳屯宝”。孩子们把“阳屯宝”贴在了小二班负责的户外活动材料区、班级作品栏等区域。“阳屯宝”成了小二班的一员,与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让幼儿园的每一处变化都有意义、有价值,将幼儿园环境作为课程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幼儿主动的学习与探索。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我们的祖国风雨兼程七十载,在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三里屯幼儿园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承载着朝阳区的变迁,承载着一代代普通幼教人的不普通期望。
其他文献
现在,很多幼儿园乐于举办大型活动和集体外出活动,包括节日庆典、运动会、游园会、艺术节、升旗仪式、早操、集体出游、看演出、远足、采摘等。大型活动和集体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难在活动人数众多,活动环境较为开放,活动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幼兒园及教师关注的“安全点”太多,稍有疏忽便容易出现安全纰漏。特别是在有幼儿家长参与的活动中,家长和教师往往会认为对方更多关注孩子安全,不经意地降低自身的安全“敏感度”,导致
《指南》中指出,要珍视儿童游戏的独特价值。那么,游戏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哪里呢?我认为,其中一点就是让孩子通过游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在玩中学会交往,习得规则。  案例中,3个孩子的表现都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冬冬和林林的行为是出于对图书角规则的遵守,他们认为要有序地摆放、拿取图书。而小明的行为,则反映出他具有迁移生活经验的能力,他可能曾看過快递员送货或大人收快递的情景,所以想出了送快递游戏。那么,当
玩沙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同时,它作为一种低结构化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动作技能和社会性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保证充足的玩沙游戏时间,抓住幼儿玩沙的时间线索,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玩沙游戏水平,获得有益的游戏经验。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毕晓芬对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为基础(给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幼儿63分钟的自由游戏时间,观察在此过程中,随着游戏时间的推移,幼儿玩沙游戏行为的变化),对大
【摘 要】学校教育目标需要靠课程实现。为培养新时代好少年,学校近几年开始实施以“初 心课程” “润心课程” “慧心课程”“强心课程”四大课程为支撑的“育心”德育课程体系,系统的 校本教材,创意的主题活动,让抽象的说教变成一节节入情入心德育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在榜样 的感召下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在科学的指导下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积累 涵养,在实践中追求真正的行知合一。  【關键词】德
剧情一 两个人的基地游戏  3月8日 计划时间  康康:“老师,我今天和乔乔去积木区搭基地。”乔乔:“是的,我們一起去搭基地。”教师:“我很好奇,你们的基地是什么样子的?”康康:“基地有很多人,有吃饭和训练的地方,就像我爸爸住的基地一样。”乔乔:“基地里还有睡觉的地方。”教师:“你们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康康:“单元积木、圆柱积木、长条积木。”乔乔:“还有汽车、小人儿。”教师:“你们有分工吗?”康康
六一幼儿院的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日常活动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孩子们谈论:“在大树下好凉快呀!”“我吃过柿子,我们在中班还打过柿子哩!”大班的秋天,我预设了主题活动“我和大树做游戏”。虽然是教师预设的活动,但在主题活动开展的初期,我深入孩子们中间,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兴趣点,认真倾听他们最想和大树玩什么。  孩子们说出了制作木筏、制作拐杖、树叶拼图、树叶粘贴画、树枝拼画、和大树合影、制作树叶面具和拔
在我刚走上保教管理岗位不久,有一天上午我走进了大班,打算观察幼儿美工区游戏和师幼互动情况。在观察的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老师在美工区投放了一整本简笔画,这本简笔画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活动区小结之后,我询问了两位老师在美工区投放本简笔画的意图。听完老师讲述,我便像往常一样,建议可多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自然事物,帮助孩子在充分体验基础上逐步建构经验,在日常教学活动与区域游戏中尽量减少让孩子临摹简笔画,也
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化的办学追求,是学校物化环境和精神风貌的显性呈现与隐形积淀。校园文化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一系列范畴,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教育专家成尚荣认为:“文化就是人化,以文化人,以文化影响人、塑造人、教化人。”所以文化具有教育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促进人的发展,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教育性更多的是潜移默化。  本校基于校情,以学校科技特色
假期中读柴静的《看见》,最让我震撼的是她对卢安克的专访记录。在广西偏远的坂烈村里,有一位具有“无能力量”的外国人,在为自己的信仰努力著。这种无能渗透是无目的的,而这在于自身的完善。有一次,柴静去一名当地孩子家中取景,当柴静向孩子提出想去看看菜地时,被孩子很没礼貌地拒绝了。原来,当采访开始的时候,家中的两个孩子正准备烧火做饭。弟弟听到柴静说自己很冷,便很认真,一定要把烧火用的木柴劈开来,给她取暖。但
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于1976年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中提出了“学习层次”这个概念,将学习层次分为深层学习和浅层学习,深层学习又叫做深度学习。  中国幼教工作者更为熟悉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6个层次。浅层学习对应的是“记忆、理解”两个层次,相应的认知水平保持在对认知客体的识记、背诵、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