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民生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媒体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也逐渐吸收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提升民生新闻内容,以适应新媒体的竞争环境。新媒体传播平台丰富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改变了其传播形态,拓宽了其传播平台;新民生内容扩展了民生新闻选题范围,提升了民生新闻报道角度和理性把握舆论引导方向。“新”媒体传播,“新”民生内容,成为新媒介竞争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有力的媒介融合策略。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 媒介融合 新媒体 新民生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电视媒体受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冲击,传统电视收视率下滑、受众流失,也不再掌握突发新闻的第一时间报道权。近年来,国内电视媒体同样面临新媒体的挑战,被称为第三次电视革命的电视民生新闻由于其内容的民生性和广泛的民众基础,应对新媒体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媒介融合策略从渠道和内容上为电视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新媒体的界定也不断变化,从互联网到数字电视再到手机媒体。《连线》杂志将“新媒体”的定义为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新旧媒体的根本区别在于传者和受众突破了技术的壁垒,不再泾渭分明。新媒体最重要的发展特征即“自由与共享”。
  新媒体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首先,新媒体逐渐瓜分了传统电视的受众市场。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7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3.88亿,是世界上最大的网民区域。[1]由于新媒体强调了受众的主动性与参与性,網络和手机视频的点击率以级数递增,电视的收视率整体被新媒体分流。其次,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相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更快更自由更具个性。在信息资讯和娱乐等传统优势领域,电视对受众的吸引力已开始转向了新媒体。而新世纪新媒体的发展,也迅速瓜分和占有了传统电视的广告和付费的市场份额。有数据显示,2003到2006年,电视广告收入从全国广告总收入的10%上升到11%,而移动媒体却从全国广告总收入的7%剧增到21%。
  面对新媒体来势凶猛的冲击与挑战,传统电视纷纷制定应对策略,譬如CNN(美国有线新闻网)在1995年8月就创立了CNN.com网站,利用新媒体全面改革新闻生产流程,开展了博客、播客、RSS订阅服务,与微博Twitter、社交网站Facebook、视频网站YouTube合作,实行媒介融合的竞争策略,在新媒体竞争中立于了不败之地。国内的各大电视媒体、节目也纷纷开设官网、官方微博,与新媒体合作,实行媒介融合的竞争策略。
  借助媒介融合的大背景环境,吸收网络的新媒体特征,从单一传播方发展成良好的互动平台;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反馈并将之体现在新闻生产活动中,积极搭建市民社会的公共话语空间,这些举措,正是眼下的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变。通过一系列传播方式的改进,电视民生新闻在中国媒体传播的主流地带里持续发力。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电视民生新闻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视民生新闻由此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出现了新转向,“新”媒体和“新”民生应运而生。
  一、“新”媒体——电视民生新闻之渠道整合
  媒介融合(Convergenc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克拉斯·尼葛洛庞帝在1978年提出,从此人们开始从融合的角度关注媒介形态的发展。尼克拉斯·尼葛洛庞帝认为,在各种媒介中,媒介的交汇处会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进入21世纪以后,媒介融合形态逐渐成熟,并初步显现出了融合的特征和内在规律。“新”媒体实际上也是媒介融合这一潮流在电视民生新闻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新”媒体是单一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交汇融合的化合物,改变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制作、传播流程。“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前所未有的联通性、交互性、互通性和广泛性。
  2009年5月1日起,被称为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开山鼻祖的栏目《南京零距离》实现了升级改版,提出了“民生新闻3.0”的概念。即“网络化传播时代电视新闻的新发展”。他们认为,“民生新闻走过了三大阶段:1.0时代,是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群,关注其生老病死、柴米油盐,是一种平度的视角;2.0时代,注意提升自己的节目品味,增加正面报道和主题宣传的比重,体现舆论导向;3.0时代,实现电视与电视观众的全方位交流、互动,特别是把电视和网络进行有效结合,使电视栏目成为多元意见的表达平台。”[2]
  民生新闻3.0时代,实现电视与电视观众的全方位交流、互动的平台,正是把电视和网络进行有效结合的“新”媒体平台,也是复杂的媒体环境中,电视民生新闻媒介融合策略的必然选择。
  (一)“新”媒体丰富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
  传统电视媒体的民生新闻信息来源主要依托于几个方面:一、线索爆料。由职业线索人或普通群众向媒体提供的新闻线索,搜罗广泛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多由市井琐事、新鲜轶闻、突发事故、八卦娱乐等闲散话题组成;二、市民投诉。遇到困难的群众向媒体寻求援助,或热心市民对城市建设、人际往来过程中的打抱不平;三、市政新闻发布会。由官方公布的与民生利益具有切实关系的新闻线索;四、记者挖掘。由于民生新闻并不具有明确的界限划分,很多时候一条线索受重视与否往往仅取决于记者自身的判断和选择,因此记者的敏锐观察、感知和甄别能力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
  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势力崛起后,作为传播媒介的二者却被“好事之徒”加以利用充当起电视民生新闻信息源的功用。随着手机摄像功能与家庭DV的普及,我们往往能够在新闻现场看到这样一幕,在记者架起的长枪短炮身后,各种型号规模大小的手机、DV已见缝插针地一字排开,或许还在记者往回赶的途中,这些耐不住寂寞的“游击队员”便将一手影像资料上传至网络。每一个身处新闻现场的信息纪录者在完成媒介传播后,都可以被视为新闻记者,由他们任意组成的流动信息源无时无刻不在纪录我们身边的新闻现场。手机、DV、网络与电视媒介结合的“新”媒体丰富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信息来源,报道角度和新闻素材。比如在节目中设置彩信自拍、市民DV创作等环节,在滚动字幕中播发观众的短信,在新闻中使用一些手机视频的内容等等。陕西青春都市频道还在组织架构中设置了手机记者。   2011年特别突出的是微博对新闻的影响。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增长到 1.95亿,半年增幅达208.9%,2011的每次重大新闻事件,温州动车追尾、上海地铁追尾,微博都成为在场者的最强传声筒,直播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一些民生新闻节目也开通了官方微博,获取新闻线索,听取受众声音。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小强热线》2011年7月开通了官方微博,三个月微博粉丝已经超过两万,不仅如此,每天微博都会有热心的粉丝用图片和文字提供自己的新闻线索,形成了互动性强、效果好、影响大的新媒体特点,收视率一直稳居浙江省级频道节目的第一。
  (二)“新”媒体改变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
  电视民生新闻之所以被称为第三次电视革命,正是由于它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的传播形态的变革。民生新闻不像之前高高在上的新闻,用民生的视角报道民生,用平民化的语言报道新闻。而新媒体的冲击给电视新民新闻的传播形态带来了又一次改变,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大胆运用新媒体的技术和形式,在民生新闻节目中体现了“新”媒体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首先改变了电视民生新闻的话语形态。电视民生新闻之前的民生视角民生叙述,报道者还是专业记者,只不过放低了姿态,报道不再高高在上了。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报道的门槛降低,市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改变了民生新闻的话语形态。河南电视台8频道的《DV观察》栏目,全部采用老百姓自己拍摄的DV,关注百姓身边的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和感人事;没有外采记者,没有摄像机、采访车,只配备了少量的编辑、把关人员,收集、审查、包装DV稿件。播出的DV新聞几乎完全是原生态呈现,没有记者采访和解说,只有对事实的忠实记录,改变了以往新闻的话语形态,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老百姓报道民生新闻的话语。而《南京零距离》升级为《零距离》之后,也将网络QQ的形式运用到节目当中,使得新闻更快更原汁原味。
  其次,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也影响改变了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形态。譬如杭州的民生新闻节目《新闻60分》在栏目设置就突出体现了互联网的特色,在形式上通过运用首页、搜索、视频、留言板等形式来实现栏目的网络化表达,使得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呈现了新媒体的传播形态;而浙江教科频道的《小强热线》就设置了“小强留言板 ”的节目板块,模拟网络BBS留言板的形式,以 “寻人、寻物、找工作,征婚、鉴宝、讨说法,出租、转让、评个理,你想说的,想做的,小强留言板帮您说,帮您做 ”为口号在繁华商街现场录制,用电视媒体,网络形式为观众现场留言寻求帮助。
  (三)“新”媒体拓宽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平台
  电视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即指通过电视媒介完成传播的民生新闻形式。电视媒体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收看地点,明确的收视要求对目标受众形成极大的限制。手机和网络的出现不仅分流了一部分电视收视人群,影响了人们的信息汲取习惯。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客观条件上极度迎合时下年轻一代的收视理想状态。建设自己的网站,将电视民生新闻搬上网络舞台,实现节目视频与文字解说的同步传播,无疑是扩大新闻报道传播范围及影响力的最佳方式。从2008年开始,江苏城市频道网站上拥有了《南京零距离》的上传平台。并与知名门户网站协作,扩大知名度。及时更新的节目视频得到了“土豆”、“新浪”等网站纷纷转载,吸引了众多网友。这一举措,使一些并不关注电视的新新网络人群转过头来关注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网络新闻特有的选择性和参与性,也为节目与受众形成良性互动提供了条件。无地域限制的网络,使新闻节目跨地域的报道和传播成为可能,从而扩大了报道面,获得了更多的竞争力。节目“上网”,方便了受众参与,提供及时反馈,并扩大了报道影响。
  电视民生新闻不仅成功转身于网络平台,手机、微博播客、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都成为电视民生新闻无处不在的传播触角。譬如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都市快报》就利用新技术进行了“手机直播 ”的有利尝试。通过这些传播载体,电视民生新闻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低投入的资讯复制,并及时获取受众的最新反馈。
  电视民生新闻转移至手机、网络的全媒体传播平台,确能在此博取一块收视蛋糕。毋庸置疑,嫁接在新媒体上生发的电视民生新闻更能满足不同职业、阶层的人的普遍需求,从而按图索骥地吸引到更多受众。
  二、“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之内容提升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诸多问题也一一凸现。报道越来越综艺娱乐化,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力急剧衰减,因商业利益而失衡的公正标杆引发社会信任感骤降等种种危机成为电视民生新闻持续发展的障碍。“公共新闻”成为了电视民生新闻援引的一个生存出口。作为媒介转型时期的过渡产物,电视民生新闻所发挥的功用已远超出传统新闻的客观纪录,从初期的帮助困难群体解决诉求,关注普通民众的现实生存状态,到将目光切入那些习以为常的思维死角、视觉盲点,引发社会舆论关注,进而上升成为获得足够重视并取得合理解决的政府议事日程。这就是笔者所探索的“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不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它的存在旨在提供民众与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关注、讨论和交流甚至博弈的平台,虽然相对于“公共新闻”的理想,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还有一段距离,毕竟,“若以新闻成就民众的社会秩序,以新闻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作为新闻业的理想目标,‘民生新闻’只是一个开端……”[3]但以“公共新闻”为标杆的“新”民生,正在成为当今电视民生新闻的提升路径之一。
  (一)扩展民生新闻选题范围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理论于1900年左右在美国新闻界出现,并从选举报道领域开始引入实践,但后来它涉足的领域却迅速扩大到了与公共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4]相对于公共新闻的美国化,民生新闻实际上是植根于中国国情的新闻形式。电视民生新闻突出的是一种“民本取向”,它的真实面目是政治文明赋予民生新闻的“国计民生性”,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   但2003年,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的“公共新闻”旗号让新闻界看到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化的契机和曙光。民生新闻的公共性转向,不仅拓宽了民众的概念,由“民众”转化为“公众”,更使得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由“贴近性”向“重要性”转化,渗入公共领域的程度更深更广。在报道内容的选择上,民生新闻的选题标准、范围,新闻题材的地域性由地方新闻向全国范围扩展,突破了本地新闻的局限,开始着眼于具有广泛普遍意义的、同质同类型典型事例作为新闻选题。这种对于公共领域的深入探究,拓展了民生新闻的外延和内涵,加强了媒体的民主批判和民主监督功能,避免了公共领域批判功能的异化,更是为进入瓶颈的民生新闻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相比传统电视媒体,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显示出的最大独特性,即在媒介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进行着平等自由的互动。受众不仅可以在网络、手机媒体上获得信息服务的满足,还能即时发表自己的收视感受和观点,在与其他人的思想碰撞中得到精神提升;通过不断的讨论、补充,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而详尽的解构,甚而能直接推进新闻事实的袒露。最为珍贵的是,借助新媒体轻松愉悦畅快的交流形式,更多市民主动参与到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中,电视民生新闻的话语权悄然从党政官员、社会精英手中转移到了市民手中,市民拥有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力,从而让民众意见最终上升为政府意志成为可能。[5]
  (二)提升民生新闻报道角度
  民生新闻发展至今,其遭遇的困境和难以逾越的瓶颈有目共睹,寻求突破的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角度在不断向公共报道方向推进。公共新闻,又被称为“公民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其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6]
  電视民生新闻走向公共报道的讨论,严格而言早在《1860新闻眼》改版之前就已开始。主打民生新闻理念的《1860新闻眼》打出“公共新闻”旗号,并旋即进行栏目的全新改版。电视民生新闻开始架构起市民的参与空间,对社会事务展开广泛思考和深入探讨,这些积极变化无不与国外“公共新闻”的诠释相契合。然而,电视公共新闻对公共事务的强烈关注,对汇聚社会意义的公共话题的深度思考,也非电视民生新闻能一蹴而就。如何摆脱纠缠于日常琐碎的纷扰、跳脱低层次市井新闻的泥沼,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对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动,是当今电视民生新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理性把握舆论引导方向
  2004年,国内首次将“公共新闻”理论引入实践之时,电视民生新闻正陷入一场传播困境。题材琐碎冗杂,长期对同类型相似事件进行重复报道,浪费媒体资源更消耗观众收视热情;追逐高收视而对观众过分迎合,负面、媚俗、黄暴的窥私性题材充斥荧屏,舆论引导功能严重缺省;对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偏帮出现矫枉过正,轻视农村题材的新闻报道等。正因缺少引导社会探寻解决之道的富有理性的声音,制约了民生新闻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释疑解惑、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7]
  在电视民生新闻向电视公共新闻的转型尝试中,电视民生新闻在舆论导向上已初具“公共新闻”的雏形。在主导地位上,电视民生新闻由依赖专家观点为最具知识价值的信息来源,转为吸收引用普通公民的观点;传播目的由简单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转为强调公民在事件中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利益;传播态度由以“人们的观点”为点缀,转为以“人们的观点”代替权威。电视民生新闻媒介在表现真实故事的过程中,开始深化社会责任意识,直击事件背后的真相,敢于运用舆论监督的武器服务于公共利益,以真心与真实的并驾齐驱为公共新闻理念的进一步前行奠基。这些可喜的表现令我们看到,即便公共新闻无法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真正意义上的救命稻草,其也在民生新闻的发展道路上指明了方向,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孙旭培所概括的,成为“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的传播平台。[8]
  基金项目
  本文是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平台对策研究”(2010YBB1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research/bgxz/tjbg/201207/t20120719_32247.html, 2012-07-19/2012-10-19
  [2] 张婷.民生新闻3.0:网络化,跨区域——学界业界热议《南京零距离》升级为《零距离》[J].视听界,2009,(4).
  [3] 谭筱琳.电视民生新闻的文化研究.中国电视批评论坛[EB/OL]
  [4]王珊,李继荣. “公共新闻”—从平民化走向公众化的思考 [J] . 新闻传播.2007,(9).
  [5]朱虹.民生新闻兴起的社会效应分析——以南京媒体为例.[J].学海.2006,(6).
  [6]潘知常,邓天颖,彭海涛.公共新闻——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革命.[J]学说连线.2004.(11).
  [7]刘红明.和谐语境中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探析.天山网,http://www.tianshannet.com,2009年5月。
  [8]朱菁,江黎黎.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J].新闻实践,2005,(2):52-53.
  参考文献
  [1] (美)沃纳·赛福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 (美)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婷.民生新闻3.0:网络化,跨区域——学界业界热议《南京零距离》升级为《零距离》[J].视听界,2009,(4).
  [5] 朱菁,江黎黎.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J].新闻实践,2005,(2)
  [6]王珊,李继荣. “公共新闻”—从平民化走向公众化的思考 [J] . 新闻传播.2007,(9).
  [7]朱虹.民生新闻兴起的社会效应分析——以南京媒体为例.[J].学海.2006,(6).
  [8]潘知常,邓天颖,彭海涛.公共新闻——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革命.[J]学说连线.
  2004.(11)
  作者简介
  柳溪,男,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电视新闻传播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每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都会牵动亿万观众的心。中央电视台品牌塑造意识在整台晚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看似不经意的许多细节都可以发觉品牌经营者的苦心。本文以小见大,试从这些细节中研究央视对于品牌形象塑造,给品牌经营者以借鉴。  【关键词】央视春节晚会品牌细节    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落下帷幕,但人们对晚会的讨论颇多。好坏各有说辞。抛开节目质量等不谈,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品
[摘要]佛教所谓的“真如”或“道”是不可言说的。佛学实际上是在“说不可说”,因此其对于语言的态度常常是否定性的或解构性的。为了摆脱概念拜物教、摆脱逻辑、摆脱知性思维的束缚,中国佛学常常割裂概念与“道”或“真如”等的对应关系,对语言进行后现代性的解构工作,采用否定性的言说方式即遮诠、示意、“绕路说禅”和“默照”等方式。  [关键词]中国佛学 语言 解构 绕路说禅“一指头禅”默照禅    佛教的真如像
【摘要】所谓“庄重”,就是郑重肃穆,严肃稳重。在艺术嗓音的运用中,庄重美不仅仅是一种整体而宏观的感受,它涉及到语言运用的各个层面:明确的心理依据,准确的语言定位以及切实可行的用声技巧的参与。  【关键词】大国风范和气度 国家形象 民族共同语 胸腔共鸣    中华大地地大物博,人与自然和谐、安宁。土地富饶、山川壮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中华文化表达着人类不可替代的顽强的生命力。我们
甘国平摄  雨珠立树梢荡起笑的漩涡,彩舟撑出夹岸的绿波。细雨中,徜徉于官洲湿地公园,草长莺飞,圆柳如烟,紫荆花爆串出一束束温柔的火焰,一树树的红叶石楠染上少女的红晕,老成的香樟集体举起嫩芽的小手,一片片一簇簇的新绿翠绿氤氲弥漫。在橡胶坝蓄起的一排近200米的瀑布快活喧响中,缓步拾阶而上清雅古朴、气势恢宏的风雨廊桥,欣赏河两岸春意盎然的美景,便油然而生初恋般的诗情。  崇仁河岸,四季风景如画。县城五
摘要 人类生存的两大主题:性爱与死亡在影片《色·戒》与《午夜守门人》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影片探讨了性爱与死亡的关系,即爱情背后总是隐藏着死亡阴影,同时性爱的升华可以超越时间、种族,在精神意义上战胜死亡。  关键词 《色·戒》《午夜守门人》性爱死亡    初读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时,对我触动不是很大,因为张爱玲小说相对电影《色·戒》来说写得还是比较含蓄,我触动最深的倒是张爱玲小说中的一句话“到女
一、 品牌的内涵  “20世纪,消费者研究领域最核心的发现可能就是品牌概念的诞生了。在上个世纪中,这个乍一看有点虚无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不但相信品牌所传达的信息,而且还乐意将它与自身联系在一起,并愿意为此支付大笔费用。”[1]品牌狭义上是商品的标志,代表商品的总体形象,从上个世纪60年代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创立开始,人们就从符号、关系、资产
摘要 歌曲是红色经典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新中国建国以来电影音乐创作的伟大成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光辉典范。通过讨论中国红色经典电影歌曲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由此回顾历史、探索未来。  关键词 红色经典 电影歌曲 意识形态 美学风格    红色是共产主义革命的象征。在中国共产党17大召开之际,我们再一次感受革命与传统的震撼,红色的鲜艳与骄傲不可避免地再一次冲击着我们的视线。  党领导中国人民保
继2008新版《画皮》后,2012年由乌尔善导演的电影《画皮Ⅱ》再次突破亿元大关,接连创造了华语片零点点映票房600万元、首日票房7000万元、单日票房9000万元、11天票房5亿元等多项纪录,称霸华语片。  为什么这样一个一再被改编的已落入俗套的鬼故事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浓重的女性主义色彩可以说是《画皮Ⅱ》的显著特点,《画皮Ⅱ》所展现的女性世界带给观众丰富的现代性启示。法国著名电影费朗索瓦·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观众的日益挑剔,无论是在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中,还是在形式主义、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中,色彩变成了无可取代的电影艺术语言,既传递情感,又表现思想,既烘托气氛,又体现风格。色彩成就了中外电影人的梦想,提升了观众的审美层次。色彩是影象时代和历史进程中的催化剂,有了它,电影世界及世界的电影才有了看不尽的主题。  【关键词】视觉语言 情感主题 色彩基调表现    1927年,电
《飞鸟侠》(Birdman)是墨西哥导演伊纳里图执导的一部喜剧片,该片于2014年在美国首映;2015年2月,《飞鸟侠》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  说起来,本部影片的故事情节算得上是似曾相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过去我们有很多部影片都借助戏台讲述人生,比如《霸王别姬》。《飞鸟侠》同样讲述的是老演员里根执着追求舞台艺术的故事。全片的故事线索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