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h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中的人本派教学法为理论基础,论述了沉默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根据沉默时机的不同,具体分述了沉默控制课堂进度,降低学生焦虑感,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语言点记忆、整合的数量和质量等,并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沉默方法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对外汉语课堂 教学法 沉默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反复多次地操练,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讲究精讲多练,要求学生开口率高,往往给人一种错误印象——热热闹闹的课堂就是一堂成功的对外汉语课。可是,真的是这样么?在一次次激烈辩论、一次次争先恐后的抢答之后,下课后学生归于平静,他们还能记得多少曾经出自自己口中的句子,还能记得课上老师对他们错误句子的更正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鉴于此,我们主张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应张持有度,有激烈的讨论抢答时段,更有沉默时段。
  课堂需要沉默在很多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中都有提到,突出表现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人本派教学法中,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自然法等。人本派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因此,它们多从心理学角度、从如何为成功地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等方面探讨教学方式、方法。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方法就是——沉默。各个教学法流派都有自己对沉默的理解和运用。
  团体语言学习法利用教师的沉默、倾听而不予评价降低学习者的焦虑,增加学习安全感。该法还要求课堂上有足够的静默时间,让学生对集体学习活动中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即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吸收和记忆。
  默教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的沉默。该教学法认为沉默是最好的学习工具,沉默可以激发人的意识,保持人的记忆,使精力更集中。
  暗示法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是教师的沉默,教师以暗示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降低焦虑以有效学习。
  自然法三阶段中的“表达前”阶段是一种沉默学习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集中发展听力能力,而不开口表达,这是学习者的沉默。
  由上可见,沉默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结合以上国外教学法流派关于课堂沉默的论述,本文具体讨论一下沉默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沉默,但沉默时机不尽相同,只有适时、适当、适度地沉默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沉默时机为分类标准,分述沉默的目的、作用及沉默时的任务。
  一、上课前教师的沉默
  上课铃刚响之后,学生可能有的还在说话,有的急忙复习上节课内容,甚至有的还没有回到教室,这时教师沉默地扫视教室。这样的沉默有很多好处:
  1.组织课堂。当教师一再对学生喊:“上课了,别说话了。”往往效果不理想,而以沉默的方式,常常可以达到使教室安静的目的。
  2.营造课堂气氛。学生经过下课后的休息、聊天,甚至赶作业,刚刚上课往往不能马上投入到新课中。这时教师的沉默给学生一个过渡期,让他们转换思维以适应新的课堂进度。
  3.给予学生安全感,降低焦虑。对外汉语课堂学生焦虑最高的时期就是刚上课时,他们感到恐惧,不知道这节未知的课是什么样的,自己会有什么“遭遇”。因此,课前教师微笑着沉默,能给学生一些安慰,降低焦虑感,以便学生更好、更高效地学习。
  4.回忆整理课堂内容。学生上课焦虑,教师上课也会紧张。课前沉默可以让教师整理课堂教学思路,给学生回忆前一节课内容的时间,以便更好地推动之后的复习。
  二、讲解后教师及学生的沉默
  教师对生词、语法或者课文进行讲解后,应该有必要的沉默阶段:
  1.进行语码处理,保持记忆。沉默可以激发人的意识,传授知识点以后,不马上进行重复练习,而是先沉默一小段时间,这样可以使学生更专注于对先前重点内容的消化、吸收。在此期间,反应慢的学生可以继续思考教师的例子,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并进行记忆。反应快的学生可以加快记忆,对今天及以往所学内容进行融合、归整、辨析,使之系统化、深入化。
  2.增加信心,进入提问、练习阶段。讲解之后的沉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理解、深化知识的机会。通过这一阶段后,学生对新的语言内容或多或少会有新认识、理解,这样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下一步课堂提问、课后操练提供较好的心理基础。
  3.查漏补缺,完善教学安排。教师沉默时,学生要完成很多任务,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小憩一下。讲解后,教师对于讲解效果、学生反应等在此时都有最直接、最感性的感受,这时初步回忆刚才课程,查漏补缺,记下问题所在,是十分有价值的。在此时机,还可以根据先前课堂讲解情况、学生理解程度,适当删改教案,完善教学安排。
  三、提问后教师的沉默
  在操练语言点时,我们多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沉默几秒,主要意义在于:
  1.整理思维,准备答案。提问后,短暂的沉默可以给学生思考时间,沉默能使学生集中精力于所要回答的问题及回答问题所需的方法。这种精力高度集中使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整合,有利于加深记忆,把语言运用于实践。
  2.预测答案,给予相关提示,降低学生回答时的焦虑感。在此沉默阶段,教师应当观察学生,观察他们的表情、状态。如果学生多数表情较轻松自在,则说明问题容易,教师可以再考虑一些难一点儿的问题以便下次提问时运用;如果学生表情不一,则说明问题适中,这时教师可以预测他们的答案,思考应对方法;如果学生多数面有难色,则说明问题难了,这时教师可以做一些动作进行提示,降低学生回答时的焦虑感,推动课堂有序进行。
  3.制造紧张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后教师不马上点出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名字,而是沉默,可以适当营造课堂的紧张气氛,由于学生不知道老师会提问谁,因此大家都会积极准备答案。这时的沉默提高了课堂思考率,相当于提高了课堂开口率。   四、学生回答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沉默
  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或其他学生可以沉默几秒,其目的是:
  1.给回答问题的学生再思考或补充、改正的机会。对外汉语学习者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时都会进行监控。因此,回答完问题的学生会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此时,给他一点时间加以补充或改正,可以降低学生答错的几率,提高学生的信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另外,在再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又一次复习了语言点,更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2.给其他学生辨别对错的时间。此时教师的沉默——不评论对错可以使其他学生进行思考,辨别对错,使一对一的师生问答变成课堂的一项活动,人人思考答案,人人辨别真伪,这样既提高了课堂参与率,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理解与辨别。
  3.给教师讲评提供思考时间。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学生的答案往往稀奇古怪,让老师防不胜防。另外,学生说出来的很多句子常常难以辨别对错。因此,在这个宝贵的沉默时间内,教师可以开动脑筋,充分思考如何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判断、讲评及纠正等。
  五、下课前教师和学生的沉默
  目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常常缺少课后总结的教学步骤,教师往往讲解、操练之后就下课了,给人虎头蛇尾之感,教学效果不会有所巩固。下课前、操练后,教师和学生沉默一段时间,完成一些任务,诸如:
  1.回忆整合所学内容,加深记忆。每一次沉默都是回忆整合知识点的机会。下课前的沉默更是学生总结课堂收获、整理记忆的好时机。此时,课堂的所有步骤、语言点都已经进行完毕,而学生记忆又最深刻,此时系统整合所学内容会事半功倍。
  2.通过回忆,增加学习信心。学生通过回忆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等,都会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的审视会让每一位对外汉语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进程,感觉到自身的进步与提高,有利于增强成就感,提高学习自信心。
  3.查漏补缺,积累经验。此时的沉默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完善自我、增强教学效果的时机。刚刚结束一堂课,教师对于自己的课堂表现、课堂反应、学生状况等都会有最深的体会,此时加以整理、记录下来,可以发扬课堂经典之处;可以及时思考课堂不理解地方的解决办法及处理技巧;还可以对学生的错句、疑问等加以记录。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是十分重要且宝贵的资源,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将引导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
  综上所述,沉默的运用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使课堂进程节奏化,教学气氛张持有度;使学生降低焦虑感,提高记忆、整合数量和质量。对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得到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资助,项目编号YETP1249。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师实施案例式教学,需要紧扣数学案例的内在特性,设计和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感悟,简要论述新课改要求下如何利用数学案例特点,开展小学数学案例教学策略活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案例式教学 策略运用  数学案例是数学教材知识体系的有效“承载体”,同时是数学知识结构复杂内涵的“展示台”,更是教师展示教育教学意图的“表现物”。数学案例
摘 要: 本文探讨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证明该教育方式适用于本课程,值得推广到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  关键词: CDIO工程教育理念 《电路》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1.引言  《电路》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多,课时多(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路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好学,师事谯周,在蜀汉曾任观阁令史。公元268年,入晋为官,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天下归一,开始撰写《三国志》,297年,陈寿病卒,时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说:“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①于是晋惠帝令人到陈寿家中抄写其
摘 要: 物理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不但会看、会做,还要在看与做中进行自主探究。探究性始终是物理学科最显著的学科特点,探究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之一,而如何让学生在看、做、思中进行探究性的实验学习,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探究性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获得了很多教育者的重视,虽然看似需要付出的精力与时间更多,尤其是得出的结论没有直接讲授出的结论明确和简洁,但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帮助他们
摘 要: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更新,商务英语的作用愈发重要。由于商务英语中介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与本国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含义复杂,对保证商务英语合同的文本的严谨性、措辞的准确性及合同条款在实际执行时避免产生歧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介词短语的正确理解和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贸易活动中翻译和合同文本的质量,从而必然影响商务洽谈业务的最终成果。本文试图通过介词 “in
摘 要: 校情分析是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前提。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进行校情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本文尝试从指标体系建设和一般步骤两个层面,对SWOT分析方法在校情分析中的应用加以阐述,并指出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应该特别关照的一些基本要素。  关键词: SWOT分析方法 校情分析 学校发展规划  一、SWOT分析方法对于校情分析的借鉴意义  SWOT分析方法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校积极探索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与研究,实施“分学段课外阅读层级目标”。即根据学段学生的特点,分设低年级“趣读”、中年级“细读”、高年级“品读”的层级目标,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质与量。  一、兴趣入手,激发课外阅读的原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低年级学生
摘 要: 生活是语文应用的实战现场,同时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学习素材,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语文,才能提升语文学习质量。本文从营造生活化氛围、挖掘生活化素材、设计生活化作业、组织生活化实践方面探讨了感悟生活艺术理念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方案。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活化 教学策略  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承载着智慧,传递着情感,记录着人类的发展,同时语言又是一门工具,语文是学习语言的学科,它重在引导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学业困难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强化高等教育过程管理及学业预警机制成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业困难原因,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新常态下学业预警机制实施的必要性、实施过程、实施成效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业预警 学习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扩大招生,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出现部分大学生学
摘 要: 本文以汽车专业为例,阐述中职本科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结现有中职本科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并逐一进行剖析,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对于形成能够提供具有普适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本科教育 汽车服务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整体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