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电影的《过往》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最早听说的伊朗导演,一定是阿巴斯·基阿斯达米。阿巴斯在西方几乎象征着伊朗电影,说到他,就意味着你在谈伊朗电影,以至于他儿子到美国学电影,连我们NYU的教授都会说:昨天那个小伙子,是阿巴斯的儿子。
  阿巴斯是较早在国际上为伊朗电影赢得声誉的导演。他1987年制作的《哪里是朋友的家?》获得了洛迦诺电影节大奖。阿巴斯把伊朗宗教精神里的诚实、善良作为根本的元素日常化,然后通过视觉的手段表达出来。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山村小学生,放学以后发现拿错了同桌的作业本,由于老师要求回家作业一定要完成在作业本上,所以为了不让同桌受惩罚,他翻山越岭,到邻村去寻找小伙伴的家,试图归还作业本。阿巴斯纪实的拍摄,让当地的孩子出演了整部影片。四年以后(1991年),被拍摄过的村子发生了地震,阿巴斯惦记着主演片子的小学生,于是他驾车返回震后的山区,去寻找那些孩子,同时将整个过程拍成了一部纪实风格的故事片,名为《生活在继续》。该片荣获1992年戛纳影展罗西里尼奖(Rossellini Prize)。1994年,阿巴斯再次返回那个村子,拍摄了《橄榄树下的情人》,与前两部影片合在一起,列为阿巴斯的“村庄三部曲”。1996年,阿巴斯拍摄了探寻自杀主题的《樱桃的味道》,获次年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1999年阿巴斯拍摄了故事片《风带我们走》。2000年,阿巴斯制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型DV(数码录像)记录片《ABC在非洲》。
  在中国的百度上,关于阿巴斯的报导和材料到2000年戛然而止。阿巴斯被伊朗政府封杀,判他违背了政府确认的伊朗风俗——因为在1997年获得戛纳大奖的时候,在公开场合,他亲吻了自己的妻子。遭封杀以后,阿巴斯依然留在伊朗,为了可以观察、感受、表达自己的文化,他没有间断拍摄。
  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轻一代的伊朗电影人出现了,马基德·马基迪1997年拍摄完成的《小鞋子》,在1998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是一部明显的低成本影片,依然延续着伊朗电影人的纪实风格,出演影片的都是当地的孩子以及成年的业余演员们。故事围绕着一双鞋子展开,表达了一个穷苦家庭的孩子,着墨于兄妹情深,在他们俩渴望得到一双鞋子的情况下,展现了动人的亲情。于是,为了获得一双球鞋的奖励,小哥哥参加了运动会比赛,他的努力,终于让他荣获了冠军。当最终宣布成绩的时候,小哥哥几乎要哭出来,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他的胜利——为了鼓励拿不到金牌的亚军,获得第二名的孩子可以获得一双球鞋。这正是孩子梦寐以求的愿望,球鞋却与他擦肩而过,他不需要那块金牌。影片,从头开始就非常生活化,你会看见贫困的伊朗人的普通生活,画面干净纯朴,镜头展现出的孩子不仅是单纯,而是在穷困的生活里,他们的坦然,他们的平静,在接受着苦难现实的同时,常常洋溢出孩子阳光般的笑容,兄妹在真情的交流中生存着。观看影片时,就像和这些孩子生活在一起,开始进入当下伊朗的生存环境。影片,在美国获得了近百万美金的票房,这在当时,创下了伊朗电影票房纪录。很快,马基德拍摄的《天堂的孩子》又在美国拿下了更为惊人的成绩,在30个左右的美国独立影片的小电影院里,创下了170万票房,成为观众信任的伊朗之光。
  那一个时期的伊朗导演,都侧重于儿童、妇女题材,这或许是因为伊朗,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清规教律很多,电影也不例外,都是要受到严格的宗教和政治上的审查,于是导演在弱势群体里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以他们为突破口。实际上,我们正是从电影里,通过孩子的角度和眼光,被带领着去认识伊朗和伊朗人。这些电影,都不是单纯的的儿童片,虽然拍摄的是儿童题材,但它让更多的成年人去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这或许是一个没有扭曲和变形的真实世界。导演的人文关怀,是在穷困生活里找到的真诚和感情,最终以一种充满童趣而温暖的方式阐释伊朗人民对生命的热爱。这些,他们都做得非常独特。
  每一部电影里都充满了诗意,从影像上开始,然后转向人物的表达。从而把伊朗特有的民族、宗教文化,通过电影完整地表达出来。
  没过多久,伊朗的导演更加年轻化,当女导演莎米拉·马克马巴夫出现在2000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她的影片《黑板》荣获了评委会大奖时,那一年,她才年仅19岁。真让世界大吃一惊。
  几乎不能让你相信的是,在那么封闭的国家,突然冒出一个女导演,且那么年轻,年轻到几乎是一个小女孩,但她出手非同寻常。第一个镜头,是一群背着黑板在逃难的男人,这是一个长镜头,又用长焦镜头拍摄,于是空气在画面上浮动着,你看不清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远远看去,大大的黑板突出在每个人的身后,像一群长着翅膀的秃鹫,他们直逼着镜头恶狠狠地走来,似乎非常凶猛,又那么无趣。直到他们跟你脸贴脸对视在一起的时候,你已经被莎米拉震住了。她的电影语言,完全从现实主义的伊朗电影里走出来,影片带入了象征,带入了黑色幽默,又带入了不能理喻的荒谬。但这一切,又是她用非常真实的感觉表达出来,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修饰,弥漫着尘土的荒野上,就是这一群背着大黑板的流浪教师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行进。单就是这一个开场镜头,就像一幅经典油画,永远在你脑子里定格。
  教师中,有两个人特别迫切地要寻找愿意付学费的学生。一个是后悔没有听从父亲的忠告(当牧羊人),成为穷困潦倒的教书匠;另一个是自己只上了两年小学,却着急地想以教书攒钱,为自己幼小的孩子看病。他们俩首先脱离了大部队,然后又在一个岔路口上分道扬镳,各自踏上追寻学生的孤独旅程。这种结构,很像古典传统的伊朗童话故事——在大道上,兄弟俩分道扬镳,为寻找各自的前途和幸福,展开了不同的画卷和命运。
  果然,其中一个遇见了在两伊边境来回偷运走私物品的一群孩子,他问孩子,会读书写字吗?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不会! 他们对知识没有渴望,没有失落感,他们是高高兴兴地叫喊着“不会!”他们还说,他们不愿意学习!现实得一塌糊涂,没有一点浪漫的叙述。但是,教师却锲而不舍地跟着这群孩子,甚至贡献出一半黑板给一个孩子捆扎货物。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孩,他答应老师学习文化,不是因为对文化有兴趣了,仅仅为了给老师一点“面子”。老师兴致勃勃地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告诉孩子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旅行者”。孩子们偷偷混在羊群里溜出边境,在中途休息时,你不会想到,因为一种真诚的交流,孩子渐渐地喜欢上了学习,他在黑板上依样画葫芦似的写下自己的名字,突然,远处打来的冷枪,击中了孩子,他就这么倒下去了,默默无声地倒下了,永远倒在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点没有预感,也没有悲壮的场面,就像一个脆弱的小动物,一个生命就这么消失了。   另外那个只读了两年书的“教师”,遇见了一队迷途的伊拉克流浪者,其中一个老年人,三天无法小便使他痛苦不堪,教师愿意为他们带路,酬劳是付给他40个核桃。中途,他又为了得到5个核桃,贡献出黑板来抬病重的老人。这时候,他喜欢上了老人的女儿,莫名其妙地和老人的女儿结了婚,他试图用黑板挡住众人的视线和自己的女人亲热一下,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干扰而没有成功。而女人似乎并不在乎这个“丈夫”,只管拖着自己的儿子走路或者露宿,似乎是语言的问题,也从来不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却极为耐心地想教她学会简单的文字,如“我爱你”。女人丝毫不领教师的一番深情。有意思的是,教师唯一的财产,就是那块黑板,对于女人来说就是用来晾晒衣物的家伙。终于,教师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愤怒了,他和女人吵起来。谁都没有想到,女人一开口,就把教师的学问全部击败,她几乎成了一个女哲学家,她说:“我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不断有人上来又下去,唯一没有走的是我的儿子。”
  天呐,教师还能说什么?空袭来了,全家躲在黑板下面,逃过一劫。有一天,流浪者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土——伊拉克,伊朗教师还没有反应过来,女人已经表示,不愿意和教师一起回到她的祖国。结局是,两个人在合法的结婚仪式之后,举行了同样滑稽但合法的离婚仪式,最后教师的黑板作为这场婚姻的见证,大概算是他曾经给予的嫁妆,在离婚的时候,教师昏头昏脑地没有想到取回黑板。女人背着黑板走了,在她远远离去的时候,我们看不见她的脸,黑板挡住了她娇小的身影,只看见黑板上还写着三个大字“我爱你”,豁然地出现在画面上。
  这一次关于 “两兄弟”的童话,再也看不见飞毯,看不见幸福的结尾,我们看见的是赤裸裸的战争、战争中被扭曲的人性和鲜血凝成的残酷。你会一边看却一边大笑,导演用她的黑色幽默,把战争的荒谬展现出来,可是笑到最后,你又在自己的笑声里迷失了。
  两伊战争终于结束了,伊朗人进入了和平时期。导演们也渐渐把目光对准了当下的生活,当下的中产阶级,首先让我们认识的,就是导演阿斯哈·法哈蒂。这个70后,2011年拍摄了《一次离别》,2012年初,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讲述的还是一个单纯的离婚事件,到了《过往》(2013)依然重复着这个主题,可是难度却加大了。因为观众对他有着更高的期望值。真的很难,从一部生活片走向另一部生活片,还是“离婚”这样同一个主题,如何突破自己?这对法哈蒂是一个挑战,时间那么短。
  导演法哈蒂说:电影工作者的自我审查更加危险。导演工作面临的真正难题是内心的局限,包括个人面临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关系都会对创作构成影响。
  所以,他是在跟自己作斗争,他要从这个局限里面努力走出来。
  在影片《过往》中,法哈蒂试图讲述了一个说不清主线的离婚故事:两个想结婚的中年人都因为有着自己的家庭,孩子们又各自有着自己的想法,青春期的女儿想尽办法阻止母亲的再婚。没有想到,却引发出自杀事件,结果两个家庭三个孩子都被卷入了这场纠结的痛苦之中。如果说,这仅仅是一个“离婚事件”,但电影却表达了伊朗移民在巴黎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虽然他们在那里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经营的洗衣店,但是一个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的寻常家庭的伦理故事里,导演抽丝剥茧,用层层推进的手法,让你进入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难以表达的孤独,又因为互相的爱而造成的伤害。
  影片一开始,就是四年以后,阿曼德从伊朗回到巴黎,他是来和妻子玛丽办理离婚手续。在机场镜头的处理下,立刻让你感觉这两人之间似乎还是保留着什么:玛丽手上拿着一小束鲜花,阿曼德隔着玻璃,看见玛丽就笑了,这笑容里含有一份默契。但是,玛丽没有为阿曼德订酒店,让他回家居住,阿曼德有点不自在。玛丽生气地说,上一次就因为预约了旅馆,阿曼德却临时改变没来巴黎,给她添了不少麻烦。这时两人开始吵架,故事从那么简单的生活细节展开。当他们回到玛丽和两个女儿在巴黎郊区的家时,院子里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玩耍,小女孩是在很小的时候告别阿曼德的,所以是在玩耍了好一会儿以后,才把头埋在阿曼德的身上,刚刚认出了这个继父。可是小男孩对他充满敌意。这是玛丽新欢的孩子,一个开洗衣店的伊朗人萨米的儿子,他们已经搬入这个小院。这也是玛丽急着办离婚的原因。
  玛丽的大女儿露茜非常喜欢阿曼德,这个常常很晚回家的露茜,这天却早早回家迎接阿曼德。他们同样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玛丽希望阿曼德帮助她化解和青春期女儿的关系。露茜对母亲愤怒之极,因为她不喜欢母亲的新欢。可是,阿曼德发现萨米是个不错的男人,他向露茜解释。没有想到的是,露茜大叫起来:母亲爱上他,是因为他长得像阿曼德。就这么,一层一层地抽丝剥茧,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得越来越复杂。第二天早上,当阿曼德和玛丽到法院顺利地办好离婚手续后,玛丽告诉阿曼德她已怀孕,这是她和过去一刀两断,迎接新生活的见证。 原本要立刻离去的阿曼德,却在露茜的倾诉中得知,萨米的妻子因为自杀在医院里昏迷不醒已有一段时间。阿曼德无意卷入这场家庭纠纷,但是露茜离家出走,他去寻找时,最后在完全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中,又扯出了黑了身份的伊朗打工女,她把萨米妻子的邮件地址告诉了露茜,露茜把母亲和萨米的情书转发给她,导致了自杀。所有人都不能原谅露茜,但是萨米最不能原谅那个打工女孩,就此将她解雇。打工女终于倒出了原委:是萨米的妻子对她产生疑心,总觉得她和萨米有染,甚至想报警让她暴露出黑户的身份,驱赶出法国,这才让打工女想到给露茜邮箱地址,是对萨米妻子的报复。更让人惊讶的是,萨米的妻子,没有看邮件就自杀了。
  就这样,一部完全现实的家庭伦理剧,几乎变成了一部推理小说。观众就如阿曼德一样,面对着环环相扣的一连串疑问,一直追踪到电影的最后一分钟。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爱中消耗殆尽。就如阿曼德自己说的:古典悲剧往往侧重善与恶的战争,我们总希望善良胜利,邪恶挫败;但是现代社会的悲剧却是善与善的战争,不论哪一方胜利了,都是令人心碎的结果。
  这就是阿曼德的价值观,他深入人性的最深处,找到人的弱点,在人性的挣扎里寻找戏剧冲突,而不是为了冲突而冲突,这样我们看的不仅仅是故事,不仅仅是悬念,我们看见了复杂的人性,自己不能战胜自己的纠结,看见了平凡中的小人物的孤独和脆弱。即使他们有了安定的食宿,可是情感上无法找到的归属,依然困扰着所有人。
  法哈蒂就是这样展现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就是这样直视人性,即使这些移民巴黎的伊朗人,他们在奋斗之外,还需要一种精神、文化上的认同感。阿曼德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要离开巴黎,导演并没有解释得很清楚,只有在看望老朋友的时候,老朋友道出一句真理:你想两头跑,是不现实的。你总是要在一个地方确定下来。就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可当它渗入进生活时,几乎成了至理名言,阿曼德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来来回回地跑着,最后决定留在伊朗。他的离去,并不解决问题,现在是萨米也要离开玛丽,玛丽哭得泣不成声,她怀着萨米的孩子。但是萨米说:你说你对这段感情是认真的,可是你们藕断丝连,四年分手以后,还吵架,就是最明显的证据。萨米对妻子的自杀感到愧疚,他回到几乎是植物人的妻子身边,试图用她喜欢的香水,唤醒她的意识。他把自己常用的男式香水喷在脖子里,妻子没有任何反应,可是一滴泪水从眼角缓缓地滚落下来。这是最后一个镜头,很长很长,从萨米在走廊里掉头走回病房,镜头就没有切断过,直到萨米握住了妻子的手,镜头摇下来,推上去,推得很慢很慢,几乎没有运动的感觉,我们看见妻子无力的食指,拉住了萨米的手。不知道女演员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表演,就是这么不动声色地将一个失去意识的植物人,刻划得如此准确。
  阿曼德提着自己的行李走了,他还想跟玛丽解释自己当初的错误,玛丽完全心灰意懒不想听。露茜在二楼窗户上看着阿曼德的背影,没有告别没有拥抱,从露茜的视角,从高处,我们看见树叶遮挡下的阿曼德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她们家的小院。影片结束。实际上,它的戏剧线索,要比《一次别离》更加日常,但是人物的情感却毫无保留地渗入在日常生活里,当摄影机跟随他而去时,电影的发展就成为人性的发展。导演法哈蒂,一点一点往前走去。我们看见的伊朗电影,已经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多元景象。原来创新是在延续的基础上完成的。
其他文献
本标准对于具有特种结构和专项用途以及使用广泛的专用汽车规定术语及其定义。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公路、城市道路或非公路上行驶的专用汽车,不适用于工程机械及农用
众所周知,作曲家谭盾在创作歌剧《秦始皇》的十年之间,通过翻阅大量的史料文献等形式,寻找有关秦国国乐的蛛丝马迹,他勇于追随先秦时期的音乐律制,结合先秦时期的音乐元素与
巩固根石,防止走失,其方法很多,主要的有抛大块石、水上根石丁扣、笼护、柳箔搂护、铅丝网护等。封丘段于一九五二年采取网护办法在六、八两坝上进行试验,经三年的大水考验,
ВАЗ-2108发动机压缩比公差ε_(ce)的计算按标准方法(ГОСТ 16230—80和ГОСТ 19415-74)是无法完成的,这是由于链环一随机量为尺寸链的组成部分,而尺寸链的误差使ε_
通过变换工作温度、施加电压、氢气分压、氢气流速等参数,对致密材料SrCe0.95Y0.05O3-δ的电化学特性做了研究.同时,对该材料在高温下的电导稳定性做了初步探索.发现该种材料在高温氢气氛中有较好
本文指出了滚筒式试验台传动系统动态过程对测试精度的影响;建立了试验台的动态数学模型;分析了试验台的瞬态过程;计算了最大制动及制动力协调时间的测量误差;提出了消除误差
片名:别让我看见导演:王家宾编剧:苏霆、(?)放、陆寒凝、孟场主演:李幼斌、李歌、何明翰、储志博、施京明、刘鉴、陈一诺类型:悬疑、亲情集数37播出时间:3月9日播出电视台:央
1989年新春伊始,一个新型、实力雄厚、具有法人资格的从事汽车流通专业的经济实体——中国汽车贸易总公司诞生了。中国汽车贸易总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深化物资体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病,本研究测定新生儿脐血和新生儿静脉血,并动态观察其心肌酶及CK_(MB)、CK_(BB),评价其对新生儿心脑损害的早期诊断,严重度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研究了二甲亚砜 (DMSO)中La3+ 和Fe2 + 在Pt ,Cu和Ni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Fe2 + 在Pt电极上一步不可逆还原为Fe ,La3+ 在Pt电极上表现为准可逆电极过程。在 2 98K时 ,利用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