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甘薯高产栽培及病害防治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d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本文首先简述了甘薯的用途、生长及生理情况,并结合福建省古田县大甲乡的气候状况提出了该地区加强甘薯高产栽培及病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之后,文章经过分析,提出了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措施,包括:精细整地是种植基础;细致做垄是高产保障;科学施用基肥与适当追肥;科学调控营养生长,适时收获。最后文章对甘薯几种常见病害,包括:甘薯黑斑病、软腐病、薯瘟病的发生及防治也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甘薯 高产栽培 病害防治
  
   一、引言
   甘薯,又名红薯,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甘薯营养价值较高,其含淀粉约 20%、糖分 3%、脂肪 0.2%,此外,还富含VC和胡萝卜素,与大米、面粉、玉米相比,营养成分较高。因此,掌握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甘薯产量、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1,2]。福建省古田县大甲乡位于蕉、古、罗三县交界处,全乡总人口19674人,耕地总面积16500亩,其中水田面积12210亩,山地面积4390亩,再加上这几年公路和工业区的开发,人均还不足0.5亩的水田,所以,甘薯高产栽培尤为重要。大甲乡平均海拨高度在400~650m之间,年平均气温16.8℃,降雨量1670mm,带有海洋性气候,非常适于甘薯的种植。但甘薯的生产也与气候条件,尤其是温度的变化对甘薯增产影响比较大,而且温度、湿度的变化还会促进病害的发生,为充分发挥甘薯的增产潜力,达到优质高产,本文对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综述,旨在推进古田县大甲乡甘薯产量的提高。
   二、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措施
   1.精细整地是种植基础
   甘薯是一种典型的块根作物,对土壤质地及相关的物理结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讲,甘薯喜耕层深度大,通风条件良好、盐碱轻的沙质土壤。一般甘薯要求的土壤耕层深度需在20~30cm左右,因此种植甘薯的土壤最好是年年深松,而且要仔细旋耕,有条件的可隔年深翻一次,做到表层土壤细致,没有大块土壤[2]。为防治地下害虫,犁地前,每亩可选用辛硫磷200毫升,拌细土15公斤均匀施入田内,主要防治甘薯畦内的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等。
   2.细致做垄是高产保障
   相对于平地种植来讲,起垄种植更加适合甘薯种植,因为起垄种植可有效提高土壤受光面积,并有利于存储水分,数据统计显示,起垄栽培比平作增产两成左右。由于起垄种植对增产作用明显,因此起垄要讲究技术,一般来讲起垄时要做到垄形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垄土塌实,无硬心。甘薯垄作可等垄距种植,一般垄距0.7m左右,夏薯稍窄,春薯稍宽,垄高20~30 cm左右;甘薯也可采用大小行交错的双行交错栽插方式,整距60厘米,覆盖面50厘米,小行40厘米,株间交错,株距33厘米,亩留4000株左右,垄高适中。单垄种植,亩植3000株左右。夏薯起垄可稍低,为增加排水功能,春薯起垄可稍高为增大受光面积,坡地的垄向要与斜坡方向垂直。甘薯的垄向以南北为好,垄沟、腰沟、田头沟配套,以便于排水。
   3.科学施用基肥与适当追肥
  甘薯根系深而广,茎蔓能着地生根,吸肥能力很强。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得到一定产量,这往往使人误认为甘薯不需要施肥。实践证明,甘薯是需肥性很强的作物,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51:1.57。而又因为是块根植物,起垄种植,因此施肥应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来讲,基肥施农家肥 2~3t/亩、草木灰150~200kg/亩,另外还要施用硫酸钾 15~20 kg/亩、磷酸二铵 10~20 kg/亩、尿素 8~10 kg/亩,做到控氮稳磷补钾[3]。总的来讲,甘薯施肥的原则是追肥宜少量多次,递次增多;水源充足,水分条件良好的条件下,应控制氮肥用量,以免引起茎叶徒长,影响薯块生长,否则将会减产,肥效不高。
   4.科学调控营养生长,适时收获
   一般,甘薯的蔓长超过60cm时要开始用生长调控剂预防徒长,可选择多效唑或缩节胺,助壮素也可配合施用;甘薯收获的时间应该根据温度确定,收获过早降低产量,根据古田县大甲乡的气候特点,甘薯一般可选择在霜降前后收获即可,一般不要超过 10 月底[2,4]。收获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薯块外伤,以便于贮藏。
   三、甘薯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简述
   1.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的重要病害之一,是由甘薯长喙壳菌侵染引起,此病发生危害期很长,从育苗期、大田生长期到收获贮藏期,都会发生。另外,患有黑斑病的甘薯还会含有大量毒素,食用感病甘薯会发生中毒现象。防控甘薯黑斑病的主要原则有两条,一是切断初侵染源,而是尽量避免甘薯在储藏室出现伤口。具体防治甘薯黑斑病的需要注意的环节包括:苗床的选择、培育无病苗、种植无病壮苗、适时收获、安全储藏等。除此之外,防治甘薯黑斑病还可以结合采用两次高剪移栽、合理轮作的方式。
   2.甘薯软腐病
   软腐病为甘薯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由黑根霉菌引起。该菌存在于空气中或附着在被害薯块上或在贮藏窖越冬,由伤口侵入。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薯块有伤口或受冻易发病。甘薯软腐病防治的主要方法有:适时收获、入窖前精选健薯、科学管理。其中科学管理应重点对窖贮甘薯的管理,注意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对于防治甘薯软腐病的发生十分重要。
   3.甘薯薯瘟病
   薯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又名细菌性枯萎病、青枯病,由青枯假单胞菌引起,在甘薯苗和生长期都会发生,各时期的薯瘟病症状不一,但一般都会使甘薯叶片枯萎,或引起薯块腐烂,造成减产。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苗、病薯、病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灌溉水、粪肥也可传病。生产上湿度高易发病,低洼地、酸性土壤、连作地发病重。薯瘟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包括预防及时清除病残体、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浸苗、建立无病留种基地等。
   四、结语
   长期以来,甘薯一直都被作为古田县大甲乡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且全乡甘薯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虽然甘薯的种植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等特点,而且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春薯亩产可达2000~3000公斤,但因为甘薯的用途越来越广,因此我们对于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仍需要深入发掘,为甘薯产业在古田县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付民. 甘薯高產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 (12).
  [2]任慧芳,任志国,杨静.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
  [3]红薯栽培技术要点[EB].
  [4]李云,黄团 ,宋吉轩.贵州鲜食甘薯栽培关键技术[J].北方园艺 ,2010(19).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首批具有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 2012年再次获得首批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和建筑行业甲级设计资质.企业注册
期刊
我国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但由于过去过分强调单一功能的发挥,各产业间的机联系被割断,致使目前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整体效益不佳
【摘 要】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GIS技术,运用模糊函数和层次分析方法对鹿邑县的中低产耕地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在鹿邑县现有83346.24hm2耕地中,三等地以下的中低产耕地35027.3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2.03%,其中瘠薄培肥型、障碍层次型两类中低产耕地分别占总耕地的31.79%、10.23%。根据中低产耕地的限制因素及其空间分布,划分为轻型质地区、砂身
糯玉米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果蔬型食品,玉米穗主要用作鲜食,也可加工,种植前景广阔。毕节地区糯玉米的种植历史悠久,但多以不规范的散种为主,且以地方品为主,产量很低,经济效益不高。为了加快毕节市城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拉动农业经济增长,丰富城区的“菜蓝子”。近几年来,笔者对毕节市城郊糯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积极与糯玉米销售商签定了种植订单,组织农民进行订单生产,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
READ MASTER OF FATErn阅读改变命运rn我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读书.我是大专毕业,学的会计专业.但我却喜欢广告,我看到很多电视上的广告,我觉得我可以做的比他们更好.但想进入
建设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是省部的质量战略部署,八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会议宣传贯彻治理治理两年行动精神,多次组织质量管理活动及对工程实体质量的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