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三个维度

来源 :宁夏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cheung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关键在于确保农地的公有制性质、保障农民的自主选择权、保证农地农用,加强顶层设计、破除发展的“中梗阻”、严惩腐败行为,处理好农地股份合作社与村“两委”、基层政府、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制;农地股份合作社;市场经济主体
  现阶段,“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就离不开改革配套措施的及时跟进。农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改革,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对涉及面广泛的改革,要同時推进配套改革,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甚至相互抵触,全面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打折扣。”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发展时期,农村土地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针对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农地股份合作制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农地股份合作制虽然只是农村土地流转进而实现规模经营的一种形式,但是其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却涉及多个方面的配套改革。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使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套。农地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民以农地经营权人股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而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它的发展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改革与跟进。通过立治有体、合力共振、系统治理的三个维度,可以更好地实现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优化。
  一、立治有体:关键、原则与红线
  在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需要明确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习近平明确地指出要将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进而获得一个整体结果。为改革谋划一个整体结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的各方力量协作分工,从而实现改革红利的最大化。為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可以确保为配套改革而制定的相关举措具有较高的针对性,进而促使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立治有体,是指为改革所确定的愿景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应该是人为地划定一系列与实现改革目标相配套的领域。这就要求改革者们在确定改革目标时,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而确定与改革相配套的具体措施。要真正做到习近平所强调的立治有体,需要对影响改革对象的各方面要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这对于每一个改革者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因此,动态的立治有体伴随着改革的全过程,改革的配套领域也会随着动态的立治有体而有所变化。但是,对于一些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领域,则有相关的配套改革目标需要持续而长久地加以坚持。而对于一些具体的配套改革目标,则可以根据相关情况的变化而加以动态调整。
  推动和实现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立治有体,需要明确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握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进程需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切不可人为地加以强行推进。现阶段,实现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立治有体,应明确坚持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不动摇。
  一是确保农村土地的公有制性质不改变。发展农地股份合作制不是农地的私有化,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的改革应该坚持确保农村土地公有制的性质不改变。在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而无论是城市土地还是农村土地都是公有。发展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前提就是要确保农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动摇,这是一条不容置疑的发展原则。随着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一些主张农地私有化的个人开始不停地鼓吹所谓的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方向是农地私有化,这是一个极端错误而偏激的认知逻辑。只要认真梳理我国农地制度发展的历史就可以非常清晰地发现,我国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是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制度选择,农地股份合作制及其配套制度的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农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动摇。
  二是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的改革必须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选择权,是否实行农地股份合作制必须由农民们自主决定,不能以农村相关社会福利的获得与否作为要挟农民们人股农地股份合作社的砝码。有个别地区的基层干部将发展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作为自己的政绩而加以标榜,这种短期的投机行为必须加以严厉地制止,任何违背农民们的发展意愿而强行推行的政绩工程最终都会演变为一场劳民伤财的闹剧,而闹剧的收场往往是伴随着农民们切身利益的再一次受损。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而加以推广,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无益于制度创新的真正实现。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的设计需要充分听取农民们的意见,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必须得到真正地维护,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是保证农地农用。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的改革必须保证农地农用,坚决不允许擅自改变基本农田的用途。有工商资本通过增持农地股份合作社的股份,实现了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实际控制,而一旦农地股份合作社整体经营不善,就会出现“毁约弃耕”的现象。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的改革,必须坚决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毁约弃耕”现象的发生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我国农业发展的耕地资源本就非常有限,如果再任由不良工商资本以各种编织的谎言来骗取政府及农民们的信任,进而将资本的丑陋本性不加遏制地尽情施展,那么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有效维护都将变为一句空话。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的设计,应进一步加强对工商资本注资农地股份合作社的限制,从而在制度层面上更好地实现农地农用。   二、合力共振:要义、方案与落实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形成改革合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形成改革合力,最终要体现在各项改革举措协调共振上。政策不配套,实践当中必然疙疙瘩瘩,也就谈不上形成合力。”实现各项改革举措的合力共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有效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会出现改革过程中的疙疙瘩瘩,就是因为改革政策的不配套,甚至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相互掣肘。在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多个部门,如果每个部门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那么实现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举措的合力共振就成为一句空话。更有甚者,涉及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领域的相关部门将公共权力部门化,并进而将部门权力寻租化,由此,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举措也就无法实现合力共振。在现实的改革实践中要真正实现配套改革举措的合力共振这一目标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改革必然会触及某些领域的既得利益集团,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铲除寄生于某些领域的既得利益集团。有很多改革政策配套跟不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暗中阻挠。很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其病根就在于部分既得利益集团并不想失去自己的垄断利益。实现习近平所强调的改革政策合力共振,就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气魄,勇于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在改革难以推进的领域和部门,往往都是腐败行为的多发之地。在实现改革政策合力共振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反腐败工作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
  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改革的合力共振,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在农地股份合作制各项配套制度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应时刻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來观察和思考问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充分维护和增进农民们的切身利益。政府不应该将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数量,作为衡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效果好坏的标志。具体说来,实现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改革的合力共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着手。
  一是农地股份合作制各项配套制度应加强顶层设计。农地股份合作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与其相关的配套制度已经可以非常明晰地罗列出来,下一步就应该尽快地对农地股份合作制各项配套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顶层设计。农地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一种有效形式,它的发展同家庭农场、农地托管、土地银行等农地流转发展模式相比,存在着显著的不同点就是它将股份的概念引入农地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中。农民将农地的经营权人股到农地股份合作社中,在此过程中农民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农民成为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股东,农民除了获得一定的保底收益以外,还可以获得股份的分红。对于农地股份合作制各项配套制度的顶层设计,应将城市化的发展与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改革统筹起来进行谋划,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
  二是破除影响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中梗阻”。对于阻碍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中梗阻”,应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动因,辩证施治地加以破除。深入分析影响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各项条件可以发现,人的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变量。我国农村地区的空心化现象在个别地方有不断加重的趋势,要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改革的合力共振,需要我们更多地采用譬如农村第一书记等制度创新的实践范例。同时,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和任用也需要敢于向他们压担子、派任务,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农村的自身潜力,用他们的所学为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改革的推进出谋划策。更为重要的是,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也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极佳的锻炼平台,农地股份合作社的经营运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与挑战恰是磨炼大学生的试金石。
  三是严惩发生在农民们身边的腐败行为。对于那些损害农民们的切身利益且为了获得虚假的政绩并通过权力寻租的方式而与不良工商资本联合,进而强制农民以农地经营权人股农地股份合作社的行为,应给予严惩。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改革的合力共振,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部分不法的基层干部对群众吃拿卡要,严重损害了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如果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异化为部分不法基层干部巧取豪夺的一个工具,那么这对于农民们切身利益的维护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农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农民被迫将农地经营权人股到农地股份合作社,而农地股份合作社实际上是由不法的基层干部和不良工商资本所控制,那么人股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农民就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窘境。对于上述现象,农地股份合作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应进一步加以完善从而有效地杜絕此类事件的发生。
  三、系统治理:核心、自主与规范
  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系统治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项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多项改革举措相配套。系统治理强调将社会系统看成一个有机体,重视发挥社会各方参与治理的力量,进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举措的联动和集成。治理相较于管理所体现出的最大不同点就是,治理强调发挥社会各方的力量并进而将其整合为一股合力,而管理则是通过一定的外力来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系统治理更是强调发挥治理的全面性、联动性和集成性,进而实现社会治理总体效果的提升。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系统治理目标,需要加快政府改革与制度创新,进而做到从善政到善治的转变。每一项改革举措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充分评估其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特别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每个公民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如何利用这一条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是亟待要破解的难题。“互联网+”的推进为系统治理提供了极佳的技术实现条件,改革配套措施既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征求民意,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促进其实施。与此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及时制定和出台也变得极为必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做保障,要实现系统治理的目标就应该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改革的系统治理,需要我们进一步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农地股份合作社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村“两委”的帮助,但是如果始终都是“政社不分”的状态将不利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实现“政社分开”,将可以有效增强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发展的自主性。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制度改革的系统治理,需要以围绕赋予农地股份合作社充分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为中心,村“两委”并不是凌驾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上一级管理机构。农地股份合作社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需要村“两委”干部的指导和帮助,但这绝不能替代农地股份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们对于合作社发展的话语权。农地股份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们应该向合作社的全体社员负责,农民们以农地的经营权人股农地股份合作社,因此,全体社员大会就是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
  二是农地股份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范引导。近年来政府制定了多项帮扶农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但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要进一步提升政府对于农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帮扶的精准度,需要更多地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加速普及与应用是当今时代的一個显著标志,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在政府的帮扶下可以通过“互联网+”战略的推进,进而实现自身发展的网络虚拟商务化。依托于“互联网+”的商务平台,农地股份合作社可以实现自身所生产农产品销售的全球化,同时在农产品的种植和深加工阶段,“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也有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的广阔空间。而在“互联网+”与农地股份合作社结合的过程中,政府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以促进它们实现加速融合。
  三是农地股份合作社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农地股份合作社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其应有的法律地位依然不明晰,这将极大地限制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针对农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法律法规应及时制定出台,从而更好地为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有序规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在现实的法律适用性上存在着不统一的现象,因为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中,农地股份合作社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认定,因此在具体的实际操作层面上各地方对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性质认定就存在着差异。而对于农地股份合作社法律地位认定的模糊性,在很大程度上非常不利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因为农地股份合作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它的发展必然要与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产生经济往来,這就需要尽快实现对农地股份合作社法律地位的明确认定。
  责任编辑:文会
其他文献
中国农民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探索者、参与者、实践者,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受益者、评判者、拥护者。尊重与发展农民话语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写作是学生表达内心、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有效形式。写作过程不仅是提高语文认知水平的过程,也应该是广大中学生形成良好自我意识、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是一种调动学
山西醋很有名,老陈醋是山西醋中的珍品。2000多年前,山西就开始了醋的生产。春秋战国时代,古晋阳就有一些作坊开始酿造老陈醋。第一个正式推出“山西老陈醋”名牌的,是制作人王来
期刊
肺性脑病是由于严重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脑组织pH下降等一系列内环境障碍所引起的脑组织代谢障碍综合征。临床突出表现为脑机能不全的神经精神症
新课标倡导语文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而现代媒质的兴起,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语文课堂上,多媒体交互白板的有效运用,更是语文活力最好的催化剂。其不仅能够实现信息与人文的多元碰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语文韵味,真正感受到主动学习语文的乐趣。故而,“高效课堂”“真学课堂”的打造与夯实,新媒介的有效运用,势必增添新力。  创设情境,诱发激情  正如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
摘要:在城市社区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工作,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3-0051-03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胡锦涛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
食用明胶 天然营养高蛋白 明胶是胶原的水解产物,一种无脂肪的高蛋白,且不含胆固醇,是一种天然营养型的食品增稠剂。其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在食品工业中
党的十六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是我们向全世界提出的一个庄严的宣告.它意味着十几亿中国人民在经历了20多年让世界震惊的高速发展之后,还要在今后的20年中继续
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不仅有利于统筹安排社区化条件下的农民生产和生活,推进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也有利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
随着社会、经济、法制、科技的不断发展,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对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开立、撤销等环节存在许多不足,对相关账户进行有效地监管也成为基层人民银行现阶段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