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照护服务机构成本测算研究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半失能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日益增强[1]。文章以江西为例,通过对部分养老机构抽样调查和个案访谈取得数据资料,运用经济学理论与统计方法探讨长期照护服务中养老机构服务成本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期照护服务机构服务成本主要由初始投资成本和日常运营成本构成,而且机构的地理位置、机构性质、规模、基础设施档次、场地是否自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成本的投入,继而影响长期照护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通过对养老服务机构成本测算的研究,提出了解决长期照护服务机构资金短缺、运营成本负担重的建议。
  【关键词】 养老机构; 长期照护; 服务成本
  【中图分类号】 C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1-0065-05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了两亿,占总人口的15.5%,这一比例明显高于联合国老龄化10%的标准。2014年全国老龄委估量,未来20年我国将步入老龄化高峰。面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高龄老人增多,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面临着疾病、贫困、失能、无助、服务、照顾、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如果不加快建立健全“健康老龄化”“养生老龄化”等制度和服务体系,人口结构层次“倒金字塔”将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同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有待加强,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尚未形成,我国目前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水平相对比较低,社会老龄化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如何有效缓解、解决老有所养问题是目前全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能有效解决养老问题,为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融经济供养、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照护政策已由原来的“补缺制”逐步走向“适度普惠制”,并将渐渐覆盖到所有需要照护的老年人群。做好长期照护服务的成本测算,可以通过分析长期照护服务的成本构成,按不同养老服务需求的优先次序合理配置资源,做出合理分配,有效改善服务工作效率,规范养老照护服务,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为将要进入或已经进入养老行业的个人或机构提供投资参考,并为政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经费预算及战略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三)研究方法
  1.个案访谈法: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为养老机构及机构服务人员。调查中选取了4位机构负责人、5位机构护理人员进行访谈,对养老机构及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发放问卷调查,从多层次、多角度了解长期照护服务的现状及成本的构成。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涉及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养老机构。通过多方面多层次随机抽样,在江西省不同的行政区县随机抽取6个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总共发放机构养老老年人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45份,有效问卷368份。
  3.统计分析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为工具,对收回的有效个人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二、江西省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现状
  江西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86.5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2.97%,比上年提高0.58个百分点,增幅为历年最高水平,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持续上升。
  江西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高龄化、空巢化趋势不断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提升。预计到2053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出现的,可以说是未富先老。因此,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养老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
  近五年来,江西新建和改建了1 500多所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到目前,全省共建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中心1 400多个,今后还将继续扩大覆盖面。同时,积极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在全省共有民办养老机构180家,共有床位1.6万多张。尽管如此,但目前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每千名老人只有2.8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满足更多老年人服务的需求,江西省制定了多项措施,完善福利性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一是加大市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床位供应,改进管理措施,提升服务能力[2]。二是积极建设好县区级福利机构,充分发挥其基层民政工作平台、社会养老服务功能。三是支持以公建民营、民营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发展社会养老事业[3]。四是大力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
  三、江西养老机构照护服务的供给现状及成本测算
  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来说,长期照护的服务主体是养老机构及机构护理人员,随机抽取了江西省不同行政区域的6家养老机构作为样本进行个案访谈和机构照护成本调查问卷。这6家机构中有1家公办的、2家公建民营、3家民办养老机构。
  (一)机构照护服务的供给现状
  以样本为例,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与服务供给状况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机构的入住率都很高,有的甚至床位不够,老人预定床位,根本排不下。机构基本上都配有一些简单的医疗康复设施,根据调查反映,目前对失能老人的机构长期照护服务大多为日常生活照护、简单康复性护理、临终关怀,也有的机构作些心理医疗,但比较少。
  (二)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成本测算
  开办一个养老机构需要投入的成本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初始投资成本和日常运营成本。
  1.初始投资成本
  (1)土地成本 建设成本(或场地租赁成本)见表2。
  样本中A、C、D、F筹建初期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场地租赁费、装修费和开办费等。   而样本B、E两机构均为自有场地,筹建初期主要投入成本包括开办费和装修费等,未将土地成本列入。
  (2)硬件设施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医疗设施、办公设施、生活设施、康复设施等的构建与安装费用。见表3。
  (3)护理人员状况及先期培训成本投入情况。先期人员培训成本:主要是护理人员(即护工)的培训费、差旅费、办证费等。可通过询价并依据有关政策调整得出或选择若干个养老机构的培训成本数据采用因素调整法得出。培训成本的调整因素较硬件设施投入成本调整因素要简单一些,主要是时间因素、政策因素等。
  从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养老机构医务人员以大专文化水平为主,护理人员以中学或中专学历为主。由此可见,养老机构服务供给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虽然大部分机构会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但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生活照料常识,几乎不需要投入培训成本。详见表4。
  (4)其他成本,主要是指注册登记证照费、购建办公用品费用等开办费。抽样调研中这部分成本已经包含在筹建初期投入成本中。
  (5)经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样本的初始投资成本汇总如表5所示。
  2.运营成本
  (1)工作人员薪酬成本,是指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工、后勤人员等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五险一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等支出。见表6。
  (2)日常用品的消耗成本,是指机构运营所需的办公用品、照护过程耗用的经常性日用品以及其他低值易耗品成本、硬件设施日常维护成本等。见表7。
  (3)硬件设施等折旧成本。这里的硬件设施既包括房屋、水塔、亭子等不动产,也包括医疗、办公、生活、康复等设施。其中不动产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年限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数量,如果机构是租赁不动产,则不动产折旧主要是装修费用的摊销,通常按平均年限法10年内摊销;其他固定资产按10年以直线法计算折旧成本。见表8。
  (4)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成本。这部分成本包括护工、后勤、管理人员等培训成本,主要是护工的培训成本。
  从表9中可以看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后期几乎不再投入任何培训成本。
  (5)风险成本。因为入住的老人大部分高龄且失能,所以机构在照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照护风险,比如,对生活失去信心,老人有轻生的想法;犯有慢性疾病的老人随时面临猝死的可能等。这些事件的发生无疑会给机构造成一定的成本付出,称之为风险成本。
  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随机访谈了个别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他们表示每年都会碰到多起老人意外死亡,因为家属闹事、不讲道理而赔偿的事件。多则十多万元赔偿,少则几千元的赔偿,如此则无形中增加养老机构的经营成本。
  (6)经过调查分析,得出抽样调查样本的年日常运营成本汇总如表10所示。
  3.机构照护服务成本分析(见表11)
  通过抽样调查,可以得出基本的床位与成本配比,从而推估出机构长期照护服务成本状况。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地理位置、机构性质、规模、基础设施档次,场地是否自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养老机构服务成本的投入。
  (2)在江西筹建一个中高档的养老服务机构,需要的日常运营成本为1.5万元/年·床位左右;建立一个中档的养老服务机构,需要投入的日常运营成本为1万元/年·床位左右;建立一个中低档的养老服务机构,需要投入的日常运营成本为0.5万元/年·床位左右。
  (3)在同一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床位数)与运营成本成反比例关系,即规模越大日常运营成本投入就越少。
  (4)越晚成立的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成本越高,因为取得土地成本相对要高些。
  (5)规模小又处于城市中心的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成本最高,因为不论是自有的土地、房屋,还是租赁经营,取得或租赁成本相对比郊区要高,护理人员工资成本也要高些。
  (二)相关建议
  通过个案访谈及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养老服务机构认为在照护服务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困难、护理人员不足、缺乏政策支持、设备落后等,特别是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普遍认为政府扶持的力度不够,兴办一个养老服务机构不但没钱赚还要自己倒贴钱,所以大部分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简陋,护理人员文化程度低,只能进行简单的生活照料及最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档次较低。为了保障和发展老龄化事业,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解决长期照护服务机构资金短缺、运营成本负担重的现象。
  1.拓宽长期照护服务机构的筹资渠道
  资金是保障各项制度运行的经济基础,拓宽各种筹资渠道是解决养老服务机构资金短缺的有效举措。一方面,政府应对老龄化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将老龄化服务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项目内,保障财政对老龄化服务的投入与支出形成合理的比例[2]。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力度宣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提升社会公众对老年群体的关心度,形成人人“爱老、尊老、孝老”的良好氛围,完善社会与个人的捐赠税收优惠制度,促进社会与个人对养老公益事业捐赠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投资于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事业中,对投资单位在税收方面实施减免政策或给予无息贷款、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有利于广泛吸纳社会资本。
  2.根据服务机构等级不同采取差异化的财税优惠政策
  政府应该建立长期照护服务机构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对长期照护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服务状况进行评估考核,从机构、老年人、寄养家庭不同角度考核机构的服务水平,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核,最后根据考核的结果评定一等、二等、三等等不同级别,对参加评定的养老机构颁发等级证书,并且对于不同等级的养老机构采取不同的财税优惠政策,比如床位补贴、税收优惠、政府资助均按不同等级差异化对待,以鼓励服务机构之间竞争,使各养老服务机构朝好的方向发展。
  3.增设老年护理商业性的风险保障机制,降低长期照护服务机构风险成本
  国家应建立专门老年护理保险制度,针对养老服务机构设立长期照护风险保障条例,设立专门的养老机构经营风险险种,对养老服务机构在照护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老年人突发事件,可得到国家、商业保险公司的部分风险保障,从而促进养老服务机构的长远发展,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护理商业性的保险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开设老年护理相关的险种,不仅降低了养老机构的经营风险,而且为商业保险机构多个创收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潘奎琼,姜继红.四川养老服务需求及其长期护理服务对策[J].西部医学,2013(1):148-150.
  [2] 孙建娥,王慧.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6):69-75.
  [3] 蒋雯雯.长沙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其他文献
摘要:政府扶持产业集聚区发展,可以运用税收政策强化产业集聚效应,促进集聚区建设。增强产业集聚区吸引力。这些税收政策涵盖税收优惠政策、税收返还政策、税收援助政策等三个方面,能够在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提供纳税帮助、提供企业决策信息等诸多方面发挥重大效用。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税收政策;集聚效应    地方政府要利用税收政策扶持产业集聚区发展,除了要利用好现行税法的优惠政策外,还要在地方税种税收优惠、税
【摘 要】 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内部控制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应借鉴美国COSO发布的《较小型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中的做法,采取提升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控制、管理层利用日常经营活动弥补岗位分工的局限性、利用现成的模板或商业化软件进行信息管理、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实施监督等措施,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风险控制; 不相容职务  2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运用信息技术防范经济风险,建设与市场经济安全对接、与国民经济协调配套,纵向互通、横向互连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系统。加强风险预测、控制及管理,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客观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通过研究风险管理理念下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关键环节和实现途径,力求从管理和控制角度提高财务部门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提高对有限资源的配置与管
【摘 要】 文章结合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修订精神,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分别简称《规则》、《准则》、《制度》)进行梳理总结,剖析了事业单位收支科目结转及分配的相关内容,清晰地总结出“资金三条线”(财政资金一条线、专项资金一条线、其他资金一条线)的账务处理规律。“资金三条线”中的收入、支出、结转结余自成体系,利于期(年)末结转及分配,这是事业单位收支科目结转及分配的
每天你一进办公室,总有员工跑过来说:“你昨天授权我负责的工作,遇到了问题,我想请示怎么办?”  你认真地听着,看着他,想听他继续讲讲他的设想或替代方案。  结果,你发现,他只是把问题汇报了一番,接着就用迫切的眼光看著你,希望你告诉他该怎么办。  尽管你有要事在身,可是你不得不停下来,帮他想办法。  但那以后,他几乎每件事都向你请示,不想独自作决定。  就这样,在你无意中将下属的难题包揽下来的同时,
【摘 要】 文章以浙江舟山新区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为实例,分析了目前拆迁方案中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者补偿方式,提出集体土地房屋征收拆迁方案应以经济利润为基础,考虑土地机会成本,以达到拆迁方案中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的均衡,真正让群众受益。  【关键词】 经济利润理论; 机会成本; 征收补偿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3-0023-02  2011
【摘 要】 我国证券市场上有强制性中报审计的公司,还有一些自愿进行中报审计的公司。但在沪市A股市场上自愿审计的公司数量却由2001年的147家下降到2010年的30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文章以沪市A股市场上2001年、2005年、2007年、2009年为样本,分析这些公司在报表公布后的市场反应,发现证券市场对中报审计公司的反应并不明显。这可能是许多公司不愿进行中报审计的原因之一。  【关键
【摘要】 作为公司治理的两大基石,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财务丑闻的不断爆发,如何发挥审计作用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两者协作的有效途径,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实现公司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协作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评价和鉴证,公司治理与审
上李家坡村民小组的村民,只要走出家门,朝前望去,眼光就要被蜿蜒的长江大堤折了回来。这大堤像趴在大地上的一条长龙,有多长?村里人都说不清楚。  村里的孩子出生后眼睛能看见事物时,就看见这大堤,懂事后,大人告诉他们,这是他们所住的江汉平原千百万人的命根子。大堤外是长江,是大堤挡住了长江的水,江汉平原十几个县市六千多万亩土地,都在长江大堤的保护下。如果长江一倒口,江汉平原就是一片汪洋,还要殃及大城市武汉
【导 读】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内成立时间长、最具声望、最具规模的综合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也是唯一一家与国际知名会计公司有着长达七年合资经历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始终将“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国际竞争”作为长远发展战略,不断提炼与升华所承袭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质量体系与管理体系,跻身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领军行列。从成立伊始,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兼并联合:2000年信永联合中和会计师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