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具有科学启蒙意义的区角环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科学启蒙是通过教育和其他活动使幼儿获得有关科学的初步知识,启发幼儿对科学进行认识和感兴趣的过程。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就是在幼儿早期使其接触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科学常识,给予他们科学的引导,通过幼儿主动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周围世界,启发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兴趣、进行探索的动机。应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创设区角环境,发挥区角的教育功能,利用区角环境设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我对我班科学区角的环境创设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我们班的科学区角是有两个车厢式的橱柜组成,里边放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探索材料,在这里孩子可以享受如乘坐火车那样的悠然自得,因为这里具有自主选择、多样操作、尽情玩耍的功能。
  
   一、材料——让幼儿与之对话
  
   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了提高材料的趣味性,我们广泛地选择色彩鲜艳、能响会动,便于操作的玩具材料,让幼儿在这里演绎智慧、体验成功。我们投放的材料有:
   材料一:推拉针筒(材料为针筒、颜料水、毛绒玩具、脸盆等)。目的在于让孩子初步感受空气压力的作用,以获得推拉的感性经验。
   材料二:插吸管(薯片罐头一侧开许多个小孔,收集牛奶吸管)。目的在于能选一根吸管插到一个小洞里,感知一对一的概念。
   材料三:小猫钓大鱼(铁片塑料鱼、磁铁钓鱼杆、鱼池等)目的学会手眼一致配合,感受磁吸铁的乐趣,创造性地想出多钓的办法。
   材料四:漂亮的门帘(一条一条的纸制的范样,塑料几何图形片、花片、小图形卡片等)目的在于训练孩子的多种排序方法,根据特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寻找规律,创造玩法。在投放中我们注重材料的特性,有时在排序背面作一排可以验证的范例,让幼儿学习对照,验证自己的正确与错误,充分发挥材料的多用性,让创造的机会暗含其中,让幼儿在操作中产生智慧,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乐于创造与探究。
  
   二、规则——让幼儿学会学习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孩子的科学启蒙教育更是如此,我们的区域都有界定的人数,在进入区域后请看清橱柜里陈列的材料,然后俯下身子双手扶出所需的材料,摆放在桌位上,每个步骤都像蒙台梭尔的操作手法一样的规范,当材料取出后,必记从哪里取出,然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摆放的次序从左到右,从上而下,从重到轻,轻拿轻放,手法有推、提、撑、抓等等,工具和材料的学会正确使用和操作,收拾时摆放后则按相反的方向进行摆放,还要进行一次的全面检查,当操作一样游戏完毕后才能接着进行第二种材料的操作。操作中要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意识的操作,有问题可以与同伴交流和讨论,交流时应轻声,强调探究过程的安全性与合作性,遇到困难先自己尝试或反复尝试,也可模仿同伴经验的学习,尝试着不同的玩法,达到尝试成功。
  
   三、发现——让幼儿收获快乐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关注孩子的自由发现,倾听他们的表达,尽管有时他们的经验是笨拙的,推论是错误的,但他们需要以这些最初的推论来开始理解世界是如何构成的。在这过程中,我们与孩子一起进行这些推论,以便了解他们的水平和程度,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如在钓鱼的过程中立人小朋友发现两块磁铁叠加在一起可以钓到三条鱼,比起一块磁铁钓起的数量多,他是用手势直接“示范”表达的方式告诉同伴的,然后拿起油画棒在图表中画出磁铁与鱼的数量,当钓起的时候十分愉快,他把自己的发现信息向同伴传递,让同伴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总是与孩子回顾重温他们的发现,让刚才不在场的孩子也同时获得一种经验,然后师生一起用鼓掌表示祝贺“发现”带来的快乐。当他们尝试自由发现能与大家分享时,感到他们无比的欣慰,个人的尝试价值得到体现,喜悦自然写在脸上,当他们失败时,我们允许他们具有出错权,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到成功。
   幼儿正是在与环境、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在反复地操作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操作的技能,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主动探索、发现中学习。
  
   四、讨论——让幼儿积累有益经验
  
   科学活动最终的落脚点便是验证自己不确定的经验,我们激发幼儿讲述孩子自己的发现,与幼儿一起重读以前的信息,提出:你觉得这样对吗?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当磁铁穿透各种材料吸起东西时,孩子马上对照自己以前的猜想结果,对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了验证,为了让孩子把有意的经验得以传承和利用,我仔细地重复幼儿每一个观点和发现,强调他们参与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感到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需要和每一个人分享。幼儿真正感到他们都属于一个大的发现团体和集体,边看实验结果边把获得的相关经验说出来,可以加深他们的记忆,同时也调整自己的认识,孩子在这个互动的小探究团队中也在不断地得到发展。
   总之,科学区角是主体个性发展的学习活动场所,在这里,孩子在探索中交流,在自主中发展,在操作中发现,为他们的智慧启迪成长搭建了一个个活动的平台。
   【作者单位:苏州市碧波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识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数学应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懂得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挖掘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并进行总结反思,获益颇多,现把它写出来与同仁商榷。  一、提高教师教的有效行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课时【教材简介】: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讲了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父子,使人民又过上安定生活的故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受千百年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在课堂教学中从形式回归到不以学生为中心,凡事从自己出发,或者独霸课堂,自己说了算;或者质疑问难后,仍然回
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而我觉得,作文即做人。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品可以写出什么样的诗品,什么样的人品就可以写出什么样的文品。作文,做人,二者看似无什么必然联系,但如果有意识的将这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作文教学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所起的重大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倡导“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指出了“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下面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也教学生做人,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数控技术即计算机数控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回顾起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意义重大。
AP1000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相对于传统压水堆有所简化,完整性比传统设计更加可靠,但由于采用了先漏后破技术,屏蔽电机主泵、无引漏压力边界隔离阀、无泄漏爆破阀等设备,以
作为煤矿的井下生产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矿通风系统不仅具有有效保障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还能够对煤矿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必须要保证煤
科学文化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因为作文训练在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同时,能把各科目的学习成果、与校内外活动融为一体,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所以说作文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文教学是指导学生正确运
独立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质。也是幼儿日后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就被父母“保护”起来了。造成了孩子娇气过重,依赖性强
习作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在低谷徘徊,原因在于一直处于一个自我封闭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精批细改,学生草草一翻,或干脆不看。教学模式僵化呆板,训练效果差。久而久之,学生不能把作文视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活动,视为一种能够显示自己创造力的过程。于是,一写作文就紧张,就有一种压抑感,就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那么如何消除学生这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走上快乐作文的康庄大道呢?  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