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师生现状沟通研究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课堂教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在课程改革下的现状仍存在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不相符的地方,我们要及时认清。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师生现状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减负”的目的。因此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才能更好推进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虽然高效课堂成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观点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所认可,但当前绝大多数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高效课堂的要求相差甚远。
  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主动的学。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一切具体表现问题是由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学生往往无权在课堂主动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形式往往表现为教师向全班学生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课堂,即使教师偶尔提问,也是教师与单个或少数学生之间的单一交往,不是教师学生间的多向发展,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教学活动的道具,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二、以传授知识为本位
  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其一般模式不外乎为“复习旧知——传授新知——课堂总结——巩固新知”,该模式反映了大多学校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其他方面的教授。在数学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师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结论,轻视整个运算过程的推导。认为只要能运用结论去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许多教师都觉得没必要给学生讲,怕把学生弄糊涂。
  三、以完成教案为目的
  根据传统教学的观点,课堂教学必须按照进度有计划地进行。为此教师撰写教案就显得尤其重要。在传统教案中往往是关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安排,至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习能力,教学过程需要哪些方法能实现目标,怎样才能突破教学难点并没有加以分析。这就使得教师凭个人经验或通过模仿别人的经验撰写教案或抄写教案,至于怎样从学生的角度衡量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等情况自己心中無数。由于教师在备课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备教材和教案的编写上,导致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就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缺乏课后反思的习惯
  名师的成长离不开课堂教学的不断反思。就目前教学效果来讲,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对教学反思这一行为给予高度重视,导致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师如果对课堂教学事件不能够进行反思,教学工作便不能加以改进。由此可见,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十分重要。当然教学反思不单单指教学回顾,而是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有一句名言:“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教师应利用好反思这把助推器,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抑制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大计。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一、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激活思维;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三、努力精心设计课堂,促进迁移。
  一、问题设计不合理,抑制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主动性
  “新课程提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形式的表现无实质性教学交往的表现是‘假教学’。”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更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然而有些教师误认为课堂上多提问学生就是在进行师生互动,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过于形式化,常常问一些简单、意义不大的问题,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很高。这样的互动,从表面上看似乎学生和教师配合得很默契,师生之间似乎做到了真正的互动,调动了课堂气氛。但是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筛选,提的一些问题质量低劣,不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有效的刺激和冲击,甚至学生会被老师频繁的提问搞得晕头转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反而会降低。
  二、学生发挥空间狭小,主动性被抑制
  在课堂上,老师为了保证教学过程不离开自己设计的轨道,给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往往非常具体,学生的发挥空间太小。这样导致学生很被动,只能一味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得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学生的主动性被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被限制。形成习惯后,学生思考问题就会变得机械化,创新能力被遏制,这违背了师生互动的本质要求,不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
  三、过分注重互动形式,课堂秩序陷于混乱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很多教师意识到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了解到学生是互动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互动的形式也尽量呈现多样化,给学生多一些自主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重视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这样确实能促进师生互动。学生对这样轻松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有些教师就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误认为是师生对话,把师生互动理解成在课堂上和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教学中多组织学生讨论,多插入一些游戏环节等等。如果教师不能做好课堂监管,放任自流,则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文婷(1995-),女,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族:汉族,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数学)。
  参考文献:
  [1]谭月秋.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误区.基础教育研究,2013.
  [2]陈凌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
  [3]刘晓云.新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初探.长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
其他文献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是备受关注的课题。拓展阅读就是殳足于文本,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从课内阅读引向课外阅读。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深入探究并实践拓展阅读的有效策略,提升阅读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拓展阅读活动中变得乐读、善读、会读,读有所思,读有所获,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的教学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语言习得,二是文学欣赏。总的来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侧重于汉语知识技能的基本习得,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引领学生感悟文学之美。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语言技能应用检验、拓宽知识视野以及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以读带教”,将课外阅读引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伴随着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材“单元”元素渐趋明朗的认知,加之“双线组元”教材编排理念的落实,“单元群文阅读教学”理念日趋成熟。此外,作为学科教育核心旨归的核心素养也为单元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就“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展开论述,认为要依据单元导语及核心素养设立单元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并依据教学目标,在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旅游成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旅游产业的发展。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分析了乡村旅游经济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提升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并立足于学生生活环境、爱好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为学生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有温度,并以自身的阅读带动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农业优先发展的基本原则,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乡村文明等建设工作,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手段,也是建设新农村经济体系的重要措施。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冲击,其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希望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材课程增加了人文知识内容,其教学理念和模式也实现了创新。语文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做好语文课程知识调整优化工作,提升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可以为语文教学奠定基础。从教材视角出发,研究高中语文课程知识,提出科学的方案,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与现阶段农村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探索新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推动农村经济有序、高效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在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人才培养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部分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结合工作经验,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深度阅读指导策略,首先要让学生能读,其次要让学生愿读,进而才有梳理细读、扩展群读、探究写读、活动展读等具体策略的实施,也才有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能。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游戏在我们身边非常流行,成为当前许多人,不管是青少年还是小学生放松的一种方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方式等行为。一些学者们在思考如何把游戏引入教学中,让这些元素在教育中发挥作用,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便产生了教育游戏这种观念,这种游戏和传统的教育结合起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教育游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