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进行开放性教学浅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367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中妥善处理好教学的“放”与“收”之间的关系是进行开放性教学的关键。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享受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开放题 开放题教学 开放性 开放性教学 案例 剖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30
  数学教学应体现开放性,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开放性教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很多的一线数学教师在处理教学的“放”与“收”之间的关系上还存有困惑。下面,摘录一个开放性教学的片断来加以说明。
  案例:
  课件出示:茉织华集团要加工2400套西服,由甲分厂单独加工需要8天完成,由乙分厂单独加工需要12天完成。现在两个分厂共同加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个分厂共同加工2400套西服,大概需要多少天完成?
  生1:我认为需要6天。
  生2:我认为需要10天。
  生3:我认为需要14天。
  师: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请大家列式并计算验证。(师巡视,指名学生板演)
  生4:2400÷(2400÷8 2400÷12)=4.8(天)。
  生5:1÷(1 / 8 1 / 12)=4.8(天)。
  生6:2400÷(8 12)=120(天)。
  生7:2400÷(1 / 8 1 / 12)=11520(天)。
  生8:2400÷(2400×1 / 8 2400×1 / 12)=4.8(天)。
  师:这几种方法都正确吗?(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通过反馈交流,认为生4、生5、生8的解法是正确的)
  师:为什么生4与生5的解法都是对的呢?
  生9:因为他们依据“合作的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这一关系式列式。
  师: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生10:生4的解法是把“2400套西服”看作工作总量,而生5的解法是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师:因此,生4的解法属于“工作问题”的解题思路,生5的解法属于“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由此可知“工作问题”与“工程问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生11:“工作问题”中的工作总量是一个具体量,而“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则是单位“1”。
  师:你觉得这道题用哪一种思路解题比较简捷?
  生12:用“工程问题”的思路解题比较简捷。
  师:想不想深入研究“工程问题”的诸多奥妙?
  生(异口同声):想。
  ……
  评析:
  上述教学中,教师出示题目后不是马上让学生动笔计算,而是先让学生猜一猜两个分厂共同加工西服需要多少时间,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然后教师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思考,使学生的不同算式纷纷“登板亮相”,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通过交流反馈,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解法。最后,在激发学生认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既深刻体会到“工程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又体验到了“工程问题”解题思路的优越性。这里,教师准确地把握住了开放题与开放性教学之间的结合点,正确处理好教学“放”与“收”之间的关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实践证明,在课堂中适当进行开放性教学,能给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开放性教学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开放,需要教师处理好教学“放”与“收”之间的关系,并在充分开放的过程中作适时的点拨和引导,及时组织学生交流,引导他们把个体的经验进行比较、论证,最后在知识的关键点、方法的最佳点上达成共识。(2)由于打破了常规教学的模式,具有开放性,给教师教学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厚的教学功底,课前要充分设计好教学,作多种准备和估计,以便能自如地应付课堂中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3)开放题只是实施开放性教学的一种工具,是进行开放性教学的一种载体,其目的是有利于教师开展开放性教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创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享受成功的机会,让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总之,开放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教学挑战和教学压力。因此,开放性教学需要教师智慧的教和学生智慧的学,这是智慧教和教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一线数学教师对操作活动越来越重视,他们秉承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教学观念。但是,在热闹非凡的课堂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操作活动中的虚假现象,使操作活动失去了对数学知识本质探究的科研味,导致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其中,不排除学生个体间能力存在差异的问题,但是否也要反思教师自身在操作活动中存在的肤浅认识呢?下面,结合有关三角形知识的
[摘 要]由于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所以学科整合迫在眉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建温馨课堂,愉悦学生身心”“创造成功机会,点燃学习自信”“分层设计练习,磨炼顽强毅力”“搭建交流平台,培养交往能力”“优化课堂评价,促进健康成长”等策略,把握时机,抓准素材,恰当、合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使学生成为意志品质健全的人,达到双赢的效果
[摘 要]在解读教材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效挖掘、把握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关键词]文本解读 有效设计 发展 改进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9-028  近来听了一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求加法中的未知数”的公开课,其中一个教学片断引起了我对
[摘 要]问题驱动式教学是指,教师精心规划数学教学任务,设计以学科内容本质和儿童认知特质为两翼的课程核心问题,以启发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必要的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优质化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问题 驱动 问题驱动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教师将学习的目标问题化,让新知学习成为一个项目研究,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以问题聚焦学习内容,凸显学习目标;着力问题解决,培养探究能力;围绕问题展示,促进良性互动;强化反思梳理,发展元认知能力。  [关键词]问题 问题解决 探究能力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打磨课堂,在看似熟悉而又与众不同的细节上,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学生的数学理解,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使课堂上数学的理趣更多一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连加 理趣 数学味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39  做菜讲究口味,京剧追求京味,舞蹈注重韵味,那么一节好的数学课则需要拥有浓浓的理趣,即让数学的本
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翟玉康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感受颇深。现将这节课的精彩教学片断整理出来,并作一点抛砖引玉式的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片断一:用直尺画圆  师:以前学过哪些图形?  生1:平行四边形。  生2:三角形。  生3:长方形。  师:你能用直尺画出几个漂亮的图形吗?我们比一比,看谁画的最漂亮!  (学生积极动手,有的画长方形,有的画正方形,有的画三角形……)  师(展示学生
[摘 要]运算定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要提高运算定律的教学质量,教师既应寻根源找对策,注重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多元表征理解运算定律,又要重视归纳应用与说理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法和算理。  [关键词]数学教学 运算定律 多元表征 乘法分配律 算理 算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30  运算定律的作用不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数学故事,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有一只蚂蚁住在A
关注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也是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就必须有扎实的数学阅读基本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方法,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手脑并用,理解阅读  读写结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