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这就把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上了议程。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研究以党中央有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献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这一课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找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实现途径。目前,全国各大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专兼职人数已达到13万左右,辅导员及辅导员队伍己经成为高等教育稳定与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现状
  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在许多高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和影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每年学校均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从事新进辅导员招聘、培训并需在具体工作中指导这部分辅导员走上正规,无法系统地长期地对辅导员队伍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由于“非职业化”,在岗的辅导员更多的考虑自身的发展和前途问题,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在部分高校中,许多辅导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做完学校规定年限以后,便通过考研考博离开学校或者转聘到其他岗位上去发展。渐渐的就形成了一种这样的观念,辅导员是一种“临时职业”、一个进入高校的“跳板”。这种短期化的现象,加大了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使学校和个人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性工作,一个人干上几年,刚取得一点经验,一有机会就“改行”。往往刚刚熟悉工作成为辅导员队伍中的骨干,很可能也就意味着其将要离开辅导员岗位。
  辅导员工作是一个连续而系统的工作,思想理论教育、学风培养、以及党支部建设、团支部建设和班级建设等这些工作都是循序渐进的。辅导员应有对其了解、深入的过程,如果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会使这些工作面临着重新开始的困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职业化标准之一就是需要一支稳定的辅导员队伍,这是辅导员工作能够真正实现职业化的基础。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大家认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①工作中没有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②工作中上下级、同事之间没有一致的工作目标;③工作中只有无尽的责任,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④工作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工作,不能自主支配工作方式;⑤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绩效考核與评价激励机制;⑥工作中岗位薪酬不理想;⑦工作中人际关系太复杂,耗费精力;⑧工作中上下级不关心辅导员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归属感;⑨工作中缺少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发展无望;⑩工作中个人的才华与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工作中办公环境不好,无法安心工作;?工作中职责不清,压力太大。
  除此之外,一些高校中层干部对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①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②高校对辅导员角色的认知不准确,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③政策上的原因政策的流动导向性不能保障队伍的稳定性,管理上的原因当前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我国现实国情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必须结合开放的社会环境、市场机制及高校现实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为指针,用对立统一、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联系实际,在教育部和高校党委的领导下,稳步、有序地进行。
  (一)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
  教育部《规定》指出“高等学校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高等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高校党委是辅导员队伍的主要领导者,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管理主体,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切实承担起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责任,把这支队伍既作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队伍来培养使用,又作为未来党政领导干部和教学、科研、管理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加以培养,明确责任、健全制度,真正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优化职业发展的环境,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
  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是科学管理的前提。辅导员的科学定位是,他们是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辅导员的工作涵盖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及服务工作,其工作重心应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不只是做事务性的工作。为此,必须理顺辅导员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工作关系,实现辅导员的科学定位。
  (三)拓宽辅导员发展空间
  发展是硬道理,对于特定的职业而言,也是如此。有无发展的空间,发展的前景如何,这是职业吸引力的重要表征。过去,辅导员队伍的分流大多只有两条路径,转为学术业务教师或者转向党政。辅导员队伍作为一个年轻人居多的群体,他们对事业成功的诉求较为强烈,高校要充分理解辅导员们内心的需求,为辅导员创造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总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既取决于高等学校的制度设计,更取决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要始终被置于国家社会及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中,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和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全面推进,随着国家建设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也将不断提高。我们要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共同为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辅导员队伍而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是教师的主要培养目标。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笔者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来阐述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初中语文  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日积月累的积累,不是单单凭借几本书就可以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在日常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渗透教育,让学生在不断的印象加深和思
时值21世纪的今天,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借着学校大力倡导推行“四人互动”小组模式的东风,我们高中语文老师们也在用心动脑,以《课标》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为目标,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积极地尝试。  依据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我们探索出了三种课堂“小组互动”教学模式,分别为小组创意互动式、小组分享互动式、小组协作互动式。现将三种模式作简单介绍,不妥之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涯,而且也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教师要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教改的实践者,尽快对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而目前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却是如下。  1.教育理论知识贫乏,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大多数教师仍然信奉传统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将自己视为具有无上地位和绝对权威的知识传授者。  2.教育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呆板沉闷。大多数教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执行教学设计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的过程,课程将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真正成为师生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关键词:课堂课优化;发现能力;注重指导  随着数学课程的改革,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流共同探究的合作学习过程。这意味着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居高
丁光训主教是中国基督教著名的领袖和神学家,他对基督教的中国化和社会化做出了自己独到的神学反思.他的社会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教会在社会中的自我理解,具体涉及到建
期刊
摘 要:党校是培养党员和机关干部的重要教育机关,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党校的主要职责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对党员和机关干部的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党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使其能够在日后工作中发挥良好的带头模范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培育出党员机关干部,党校在教育工作中就要提高其自身管理水平,遵守一定的党校行政管理原则。  关键词:党校;思想文化教育;解决问
摘 要:高校校园集中了大量的学生和教师以及一些职工家属,因此高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问题必须引起校方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保障应该是校方关注重点,因为学生和教师的生活与高校内部餐饮安全息息相关,一旦发生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HACCP体系对高校餐饮服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HACCP体系  引言:高校生活中
摘 要: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益的教育。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锻炼也越来越重视,这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终身体育和体育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提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一、终身体育在高校实施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
摘 要:作为肩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社会和政治责任的公安机关,在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公安机关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出发,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安机关;网络虚拟社会;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