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应走向生活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ee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的至理名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应该以生活为出发点,把英语知识从书本中走出来,走进生活的实际。在生活中与英语结合起来,从生活经素材中选择英语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并获得学习经验,发展英语能力。英语教材中的听、说、写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处处都弥漫着生活的气息,本来英语也是一门应用工具,是用来为生活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一种生活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感觉英语学习就是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从生活中挖掘英语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小学教材中的英语内容与知识点都很简单,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生活用语。为了让学生方便接受知识,在处理教材时,英语老师就要把生活实际与学习联系起来,最大程度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感觉自己 的生活与英语非常相近,有一种亲切感,从而喜欢英语。比如,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中有个“比较级”的内容,学习时我先让学生在课下把自己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写下来,并尽可能的用画表示,上课时,我让他们把各种交通工作进行比较,比如,飞机比汽车大,汽车比自行车大等等。同学们把自己收集到的作品一一展示起来,有的甚至做了模型。他们不仅对大小进行了比较,还对速度的快慢进行了比较。由此,引入了正题学习了英语的比较级“more”与名词的比较级,学生学习时都很专心。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英语教学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也是英语教学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参与来帮助老师的英语教学。每一节课英语教学中,都有很多的教学内容,如果只靠老师来教,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所以要发挥学生的力量。我鼓励学生帮老师在课余收集一些资料,再到上课时看图说话,学生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了,在课堂上就起到了提前预习的目的。带到班上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进行有目的的讨论。比如,在学习“A trip to Beijing”一课时,完成可以由老师自己收集资料,但是,老师在收集的时候,学生却在坐享其成,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收集浆,只要是与北京相关的资料都可以,视频、图片、英文、汉语都是在收集的范围之内。在课堂上,我看到了学生的成果,他们搜集了很多关于北京的图片、文字资料,比如:天安门、长城、天坛,有的还收集到了中关村、北京大学等资料。大家把这些资料共享,使同学们大开眼界。于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新的英语单词,而且这些单词都是取自于生活。他们讨论的兴趣盎然之时,又谈到了北京名吃,什么“驴打滚儿”,“豆汁儿”,“果脯”我都一一用英语标注出来 ,让大家了解。虽然有些单词已经超出了课程标准,但是了解这些单词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
  三、了解学生的兴趣事物在有趣的情景中学习英语
  学习英语也需要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扮演角色,在情境故事中学习英语,让他们在故事中运用英语语言进行表演,提高语言能力。为了与学习内容相一致我常常把教室做简单的布置,把教室当作一个故事的场景,如:super market,train station,hospital等,学生把这个场景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自己则是这个场景中的一员,自己当售货员,当列车长、当医生、病人等,有些语言在这种场景中就会不自觉的表达出来,而且是那么自然有趣,从而形成良好的运用英语的学习习惯。
  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而且说起来也是滔滔不绝,把握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上总是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交流,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比如,小学生对体育活动非常感兴趣,所以,在讲“sports”一课时,我提高让学生准备做一个有关奥运会的讨论,也可以做一个报道,话不在多,三句两句都可以,当然能力好的同学也可以更我。只要他们准备充分,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应该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周末,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到收集资料,有的到书店,有的到图书馆,也有的利用网络,因为大家对运动感兴趣,再加上做了积极主动的准备,在上课时,他们纷纷把自己所掌握的都展示出来。这次教学非常成功,完成与以往的老师讲解、提问,学生回答不同,学生表现活跃,学习效果好,直到下课,学生们的话题还没有讨论完。从而在节课中圆满的完成了“sports”一课的学习。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要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就是一种生活习惯。小学生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学习英语的宝贵资源,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如果不用就是一种浪费。生活经验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和重要资源,能促进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如果不把生活与学习英语联系起来,刚只能平平的学学习英语,学到的英语也不能应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也很难运用英语。老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生活经验促进英语学习,把英语与生活找准契合点,运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多思考,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薛怡.小学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9年02期
  [2]宗春芬.浅谈小学英语课堂的动态生成[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年01期
  [3]徐小春.浅谈小学英语生活化[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3期
  [4]孙媛.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0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化学是帮助学生解答生活疑惑、认知陌生世界的重要课程,而化学实验则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化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其求知欲,使其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化学实验的乐趣,从而在动手操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创新思维的拓展。实验课程也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方式,使学生明确化学知识的具体用途。  [关键词]
[摘 要] 目前我国在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科学理论体系方面还不够健全,尤其忽视对儿童心理动机的探讨和心理过程的分析。教师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旨在思辨力提升的儿童道德难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中,进行了有关“儿童道德难题思辨”“道德难题课程开发”文献研究,认为可将发生在儿童身边的道德难题作为思辨的主体,进行课程开发,运用多种教育实施策略,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最终让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
一个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优质教育呈现的关键,关注课堂教学的研究才能够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教师才能够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和
优化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理清教材与活动、教与学、过程与结果、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探究;在活动中发展认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笔者在开展《小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运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中从活动到体验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优化德育活动过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含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情感至关重要。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在思想政
[摘 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借助数学游戏能够有效地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游戏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视角,为学生设计充满趣味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展开自主的数学探究,激活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 初中数学;游戏教学;情境  数学具有比较典型的逻辑思维性。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