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溯源与早期易学考论》简介

来源 :周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四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全书274页,计17.7万字,为“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之一种。作者认为,“国内的易学研究,……实始于出土易学,始于所谓数字卦问题”,大量易学材料的发现,丰富了易学知识,提出了新的易学问题。本书分三编,共九章,由作者发表过的九篇论文略加编辑、润色而成。第一编分两章。
其他文献
朱震是两宋之际著名的易学家。其易学的主要特征,是以象数学为易学之正统和基础,着重阐发象数易的理论,但同时兼顾义理,主张象数为基础和以义理为归宿二者并行不悖。其易学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以体用论阐明太极,乃是易学的最高范畴。二是注重变易及其原理。从象数学的体例看,则表现出以"变"为主体内容,以卦变为基础统率易学相关体例的特点。三是以义理为归宿,表达了作为宋代易学家的人文情怀。朱震试图从理论上将象数易确定为易学之正统,这对于恢复两汉象数易学、推动宋以后易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元相台岳本校刻精审而传本极罕,洵为善本。学界对岳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台本的刊刻者、刊刻时间及其传本存世情况等,对相台本的抄写、翻刻以及再翻情况则缺乏研究。以《周易》一种为例,《四库全书》本《周易注》确以元相台岳氏本为底本,但多有讹误脱漏。武英殿翻刻岳本虽称"仿写刊刻",然亦多改动,犹以释文为甚,已非岳本原貌。道光、光绪间江南书局等再翻武英殿翻岳本较之武英殿翻岳本亦有不同。
陈东成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全书292页,31.2万字。该书援易入译,以易冶译,力图构建大易翻译学话语体系。全书共十三章,主要从哲学上探讨翻译本质、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翻译审美、翻译伦理、翻译风格、翻译距离、翻译批评、翻译生态环境等问题。
2017年12月16-17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主办的"问题与出路:当代易学研究国际论坛"暨"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召开三十周年纪念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杨效雷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全书468页,计35万字。该书并经压缩修改后纳入“跨学科视野下的易学丛书”,更名为《诠释学视野下的易学》,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于同年8月出版。该书是在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清代易学研究》和天津市社科规划课题结项书稿《中国古代〈周易〉诠释史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
长期以来,学界较多注意到了来知德的易学贡献,却少有人关注和阐发来知德的儒学思想,遑论来氏学术的整体逻辑。事实上,来知德首先是一个儒学理论上颇有自得之处的大儒,其次才是卓有建树的易学大家,而贯穿其儒学和易学的理论基础则是太极之学。来氏太极之学以理、气、数三概念为基础展开哲学建构,简言之,理为本体,理不离气,有气则有数,理气数结构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方式。太极之学进入来氏儒学论域,既以理、气、数解释宇宙、社会和人生,又以理气存在论为基础展开理欲之辨,进一步提出格物克己、躬行明德的修养方法,并指出天理流行境界为修养
"精白"一词罕见于先秦传世典籍,但在帛书《二三子问》中却集中出现,并作为一个政治话语上的用词被明确提出来。在单字词"精""白"的内涵里,均有德性修养的一面,且上升到君主和大臣治国的高度,此与复合词"精白"的两重内涵是一致的。孔子对此内涵进行了提升,"精白"即是在性与天道相贯通的基础之上,进行内心道德的修养,此即内圣的工夫。内圣必然兼含外王,圣人行王者之道,以治国平天下,此即外王的工夫。事实上,这是一种儒家工夫论。
在帛书《衷》篇中,孔子以"禅让"思想解说《乾》卦用九之辞,表现出对"禅让"肯定、赞成的态度。根据宣扬禅让的《唐虞之道》《子羔》和《容成氏》等文献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及公元前316年发生的燕王哙"禅让"悲剧,可以推断儒家赞成"禅让"的思想在战国中期盛行,至公元前316年左右陷入沉寂。《衷》篇既然记载孔子以"禅让"说解《易》,其当成书于儒家盛行、宣扬"禅让"说之时,而不会是质疑、反对的沉寂之时,由此可推断《衷》篇当成书于战国中期,其下限当在公元前316年左右。从《衷》篇另一部分材料的来源--《系辞》和《说卦》成
四库全书总目》的易学观,学界一般认为是尊崇汉《易》,贬抑宋《易》,与朴学《易》比较接近。实际上,《四库全书总目》强调"推天道以明人事",兼采象数与义理,对汉《易》中保存的"太卜之遗法",宋《易》中的理学《易》、史学《易》,都是基本肯定的。而对汉《易》中的禨祥之学、《易纬》之学,宋《易》中的图书之学、心性之学,则持批判的态度。而清代盛行的朴学《易》,以辨伪、辑佚、训诂之学治《易》,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对《易》学史史料的钩稽、辨析与考证,在易学思想上不出象数、义理两派的藩篱,较少有突破前人的学术见解。整体而言,《
《易传》与道家哲学有共同的文化母体,其易本体曾经也是混沌,也可以从象与精两方面去认识,但二者旨趣迥异,道家讲复返,《易传》讲解析。《易传》在建构其哲学的过程中,确曾运用了道家的一些概念,如大恒、得一,但最终这些概念都被放弃,原因在于这些概念不能满足易哲学重解析的内在需求,容易与道家哲学混淆。《易传》的学派属性仍当以传统儒家说为优,只是其成立有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