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探究·建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习物理必须具备的好品质,也是物理实验的基础,是提出问题的前提。培养学生具有观察能力,为学生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重视物理实验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途径。
  【关键词】物理教学 思维品质 学习效率
  物理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思维能力,因为学生具备了思维能力才可以探究和探索,形成学习能力。所以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学生具备了思维能力,才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体现。下面就把自己的思考和各位同行交流如下。
  一、正确认识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习物理必须具备的好品质,是学生实践的基础,也是物理实验的基础,是提出问题的前提。同时思维品质还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具有思维能力的学生,他们的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等能力都比一般学生要高,可以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可以进行具有探索性的科学实验。具有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对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具备思维能力的措施
  1.培养学生具有观察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学生学习物理,是在实验中获得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进行思维嫩能力培养的前提。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对物理观点的实践验证,都需要思维能力作支撑。物理现象是需要认真观察才能获得观点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从实验器材的认识和使用、从表格使用和试验方法等方面,都是培养学生具有观察能力的途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有观察的能力,观察后才能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探索。
  2.为学生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
  学习是需要情绪的,尤其是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品质形成。高中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应该是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的,以科学的问题和科学的现象入手,在浓郁的物理现象中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和品质。浓郁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物理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能主动探索建构新的知识图式,思维品质的形成就是水到渠成了。
  此类实验来结合实际,促进学生把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②研究测量方法的实验课题。例如:比如教学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内容,在新课前,我首先提出问题:“一个工人掌握一个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R0、未知电阻RX,除用伏安法测量RX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测出它的大小”?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和情绪一下子就给教师仅仅抓住了,学习气氛非常好。
  3.重视物理实验的开展
  物理的学习是对前人科学观点的一种验证,因此,很多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观点都需要试验去印证。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把实验教学作为关键的问题,而且要保证有高质量的实验过程和实验设备。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实验不成功是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新课前,应该有一个实验的教案,确保实验的成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在成功的实验中探索新知识,以自己亲身经历去寻求并发现新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师要善于进行设计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比如测量某一物理量。教师要进行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课前进行充分的实验准备,我为学生准备了如下的材料:斜面、小车(或小球)、刻度尺、手表(或停表)、金属片等,然后将这些器材交给学生进行安装和处理,亲自设计实验过程、拼装实验设置,找出实验原理并总结实验的注意事项,最后正确得出实验结论。这样进行试验后,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很多的途径,高中物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而新课改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如果能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那么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提高。是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的境界,才是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罗家游.浅谈物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新课程(初中版)
  [2]侯玉乐.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内江科技
  [3]佘艳芳.试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开办聋教育高中部的学校日益增多,由于没有相配套的聋校教学教材,势必会使用普通学校教学教材,而目前所使用的聋校小学到初中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都不能和普通高中教材相衔接随着社会发展对聋人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将会有更多聋哑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就读,现用聋校教材已不能适应这一社会发展变化。  【关键词】普小教材聋校语文教学  为了进一步推进聋校的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聋校语
【摘 要】基于生物学核心概念进行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为例,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基于探究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核心概念。  【关键词】核心概念;推理探究;中心法则  核心概念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并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知识。围绕生物学核心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每
算算日子,我教学的时间也有二十多年了,但对我来说,让我感触最深、最难忘怀的还是当班主任的那些日子;让我成长起来的也还是当班主任的那些日子。作为一名班主任,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要比其他任课老师多一些,自然也就更了解孩子们,了解孩子们的性格、习惯、家庭,甚至是他们的爱与恨。  而每带一届学生,感触都有所不同,难以忘怀的事件也都历历在目。记得有一位学生,就是我现在带的这一届,是一名维族男孩。父母离异,父
【摘 要】思想政治“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但是如何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难题;本文分别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现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上坚持生活化原则、创新活动载体等方面对如何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论述,既有理论依据又有鲜活案例,能很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摘 要】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发挥学科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以汇成一股持久的德育合力,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呢?  【关键词】德育渗透 联系实际 注重示范 利用教材 利用教学 课外活动 提供数学欣赏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上使用,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学习是抽象和枯燥乏味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还能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内容变得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2013年调研课题《高等教育机会放现象研究》(编号SKL—2013-2664)阶段性成果。  【摘要】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那就是教育机会的放弃问题。如何在高等教育机会利用和机会放弃之间寻找两者之间的契机,谋求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已经成为时代赋予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等教育 机会选择 机会放弃  一项上万人参与的关于高等教育机会的调查显示
【摘 要】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跳”出语文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网络资源相辅相成的教学作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如何利用网络促进多向协作交流,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积累。  【关键词】网络资源 培养自学 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是在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是授人以鱼。而在信息时代,倡导终身教育的今天,我们学校教育要培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
【摘 要】:“合作探究”是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所大力倡导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几乎全国各地的高中政治教学都在探索和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本文就结合全国优质课比赛比赛的课例,从探究的本质、意义、问题设计、形式创新四个方面,对两次比赛的“合作探究”教学进行对比,从中寻找我们的进步及存在的差距,以期能对今后我市的政治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政治教学 合作探究 全国优质课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案例教学法也被不断优化,“一案到底”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为什么要采用“一案到底”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又该如何“一案到底”?一堂公开课的尝试可以解开这些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一案到底 德育课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德育课堂的许多可喜的新变化,给德育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德育教师们不断致力于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其中,案例教学法就是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