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飞不过沧海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sushi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谁都看不明白为什么精明张扬的林蓓,会在某一天从乖乖如邻家男孩的齐皓房间走出,在同一套房子居住的室友,兼同在一个律师所工作的我们,都不禁为之大跌眼镜、目瞪口呆。
  整个律师所都知道林蓓有个因经济原因而延期结婚,但也偶尔会在这套屋子里留宿的男友,谁也知道齐皓是个规规矩矩、重情重义的大男孩。据说女追男,隔层纱,日久生情,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从没过感情经历,纯得像是张白纸的大男孩,面对如此直白胆大、热情奔放的林蓓,也就毫无悬念地在劫难逃了。
  反对得最厉害的是对齐皓如兄长般的老板。其实不单是他,几乎所有局外人都看出了林蓓的居心叵测,都为齐皓捏把汗。且不说林蓓的世俗和颇功心计,因为大家都明白林蓓根本不是那种能安分为人妻为人母的居家女人。其次是齐皓的父母,直担心比齐皓大几岁的林蓓会欺负他们善良宽厚的儿子,但传统负责的老人还是很快地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就这样被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我的心情是坚固/我的决定是糊涂/就这样被你征服/紧牵着你的手/就像紧握幸福在手中/给你快乐/不让你寂寞/别管太多跟我一起走……齐皓说他曾以为自己就是那只根本飞不过沧海的蝴蝶,但只因为与她刻骨铭心地爱着,因为深信她的誓言与承诺,那么再苦再难,就算输掉全世界,就算众叛亲离,就算没有任何退路,孤注一掷也要飞过沧海和她在一起……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2
  随着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水涨船高,齐皓也几乎成了老板的左右手。年薪二十多万的他却过着缩手缩脚的日子,从不舍得为自己购置一件名牌衣饰,更不会和律师所里的年轻人下班后一起去花天酒地。因为他把所有的积蓄都节省下来给林蓓办出国留学了,不仅每个月要负担林蓓高额的生活费,还要定期出国去探望、浪漫……
  一年多后,林蓓学成所归,回到了厦门。在齐皓的宽厚纵容下,留学回来不急着找工作的林蓓,观念越来越超前,对齐皓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不着家的她不满和失重也越来越多。林蓓是那种随时随刻都希望齐皓对她目不转睛,左右不离,受不了他片刻忽视的女人。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不是赶紧准备早餐,而是希望听到齐皓深情款款地对她说:I love you;不管齐皓每天如何心急火燎地要赶着去上班,也不能忽略她深意绵绵的吻别;大小节日要收到玫瑰花和不同的礼物;出车同行的时候能很绅士为她及时打开副驾座的门;做得不到位时别忘记虔诚地说一句:I am sorry……
  在很多的夫妻中,总是很难达到同步,要不是男人不珍惜,要不就是女人不知足。林蓓或许永远都不会明白,我们很难信口开河的承诺而对于受西方教育的人说:I love you……I am sorry……就好象口头禅一样,有时没有任何意义也可以不负任何的责任。尽管齐皓每天如同踏着雷池般小心翼翼,有时矫情得自己都觉得别扭,但他还是觉得夫妻间更需要求同存异,尽量天天边陪着林蓓吃着难以下咽的生菜沙拉,边想着馋了很久终没有到口的红烧肉;边哈欠连天地勒紧裤腰带,边小心陪着穿梭各大名牌专卖店……毕竟男人嘛,在一个家庭里,扮演得更多的是宽容大度,顾全大局的角色。
  3
  毕竟东西方文化教育有很大差异;毕竟是脚踩着大地居家过日子,而不是在真空中作秀;毕竟老实家孩子的爱情终究满足不了她想买的醉。齐皓越爱越辛苦,林蓓越看越失望。很快她便和一个小她几岁的外国男孩混得如胶似漆,并迅速地签好离婚协议书,在一次争执中义无反顾地搬离了家。
  怎么忍心怪你犯了错/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让你更寂寞/才会陷入感情漩涡/怎么忍心让你受折磨/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如果你想飞/伤痛我背……张信哲的《过火》在每个深夜一遍又一遍的如诉如泣地在耳旁盘旋,握着这已签完的离婚协议书,望着空落落的家,又一次止不住的泪流满面,齐皓终于明白蝴蝶为什么飞不过沧海,原来并不是蝴蝶没能力飞过沧海,而是因为沧海的那边早已没有等待……
  看到这个结局,大家都为齐皓重重地舒了一口气,毕竟长痛不如短痛,毕竟他们还没有孩子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毕竟年轻阳光的齐皓可以去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毕竟是林蓓先负了齐皓。
  可谁也想不到什么也都不能阻止齐皓的不死心,迟迟不肯去办离婚证。他坚信林蓓是一时糊涂被“爱”冲昏头脑,那个外国男孩肯定不会给林蓓一个家一个未来,他怕林蓓最后会孤苦伶仃一无所有。固执的齐皓仍整天弥思苦想地去挽回这份感情,打电话、发短信、依旧重复着恋爱时做的事,想用一封封信件来唤回绝情的林蓓,因为他坚信只有他才能给她幸福,林蓓一定会回到他的身边。
  林蓓的藕断丝连、反复无常,让齐皓更加跃跃欲试、信心百倍。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或者有些上辈子欠下的债你这辈子一定得还,或者根本林蓓就是吃定了齐皓。看到齐皓如此窝囊地由着林蓓掌控和操纵,此时,再苦口婆心也是多余,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是无语。
  问世间情为何物,也叫人生不如死……
其他文献
弗朗西斯科·帕维亚出生在意大利都灵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开有一间面积不大的制作箱包的小作坊。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帕维亚对箱包制作的过程了然于胸。大学毕业后,帕维亚放弃了去一家上市公司工作的机会,开始子承父业,将那个小作坊的工作全盘接了过来。  由于市场上制作箱包的工厂很多,各种名牌箱包层出不穷,帕维亚的小作坊只能夹缝中求生存。  一天,帕维亚去米兰参加一个箱包订货会。在机场等待登机的时候,他无意中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从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看,长期以来,油田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了团的突击队作用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在推进油田振兴发展、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方兴油田属于大庆油田外围采油单位,地处偏远、远离市区,部分青年员工,特别是新毕业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可能会出现担心自身发展、婚恋、子女教育、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树树紫荆花。那无数朵玲珑可爱的花儿,一团团,一簇簇,缀满枝头;粉白与淡紫相间,像一群面目乖巧而活泼的孩子。它们冲破一个漫长的冬天的封锁,成功站上时间的高处:那么亲密无间地,挤着挨着,凑在一起;像在叽叽喳喳地说着开心的话儿,更像在和我俏皮地打着招呼。  我在紫荆花树下静静伫立。  想起紫荆花的寓意:比拟亲情,和睦,家业兴盛。这源于一个典故。传说南朝时,京兆尹田真与兄弟田庆、田广三
从玩昆虫到追彩云  1987年出身的计云是北京人,小时候特别喜欢昆虫。  他的家位于南三环外,当时那里还是大野地,各种各样的昆虫就成了计云童年最好的“玩具”。  父母亲对他的兴趣从小就十分支持。每到周末,妈妈带着他几乎把所有北京城里的书店都转遍,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市面上能有的昆虫科普书都给他买了来。  因为爱好,计云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因为那里有他喜欢的昆虫学专业。毕业后,他把爱好发展成职业,走
青蓮场位于四川江油县城西南30华里,乘公共汽车只需半个小时。这天,晴空万里,天朗气清。时令虽已入秋,但炎夏暑气未消,仍使人闷热难受。金色的青莲坝,一望平畴,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忙碌景象。  青莲场,古称清廉坝,亦名漫波渡、蛮婆渡。过去曾是彰明县治所在。因李白号青莲居士,后来为了纪念他,始将清廉坝改为青莲乡,亦称太白场。场扼当地涪江、盘江合流处,渡口路旁原有“太白故里”碑一座,后因盘江大桥建成,公路改道
冬天的草原小镇,犹如一个喝醉酒的汉子,眯眼微醺着,从东家串到西家,步态里都是欢快恣意的曲调。从外面看上去,镇上似乎人烟稀少,除了路上冻成石头一样坚硬的牛粪,还有在无风的半空缓慢飘着的炊烟,或者几只奔跑的大狗,起起落落的麻雀,几乎再也看不到其他有生命的东西。夏天里风驰电掣的摩托,在厚厚的积雪上,早就熄了火。篱笆的影子,落在从未有人踏过的雪地上,清晰而又干净,再好的画家都画不出那样别致的影子。但是这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厄内斯特·海明威志愿赴意大利当了一名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后,结识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从此走上了专职写作道路。  当时,海明威租住在巴黎勒姆瓦红衣主街74号三楼小公寓,因没有工作,稿子又屡屡被退回,导致他在经济上十分窘迫,饥饿竟成为威胁他的头号敌人,他因此时常骗
在眉山喧哗的人群里,我与老人吴青相遇。   老人吴青已经80多岁了,眉眼里却始终是孩子一样的清澈和透明,似乎那里有一汪泉水,任谁站在她的面前,心底隐匿的哪怕游丝般的虚浮,都会清晰倒映出来。而且人还逃不掉那视线的审视,即便躲藏在一堆腐烂的树叶里,她也会瞬间将那个小小的人儿,从肮脏里挑出,挂到烈日下暴晒。   作为冰心的女儿,她有着特殊的身份。但她一直很认真地向人强调:“我娘是我娘,我是我。”因为
我在园子里走,想看看其它的树怎样。  我看到白玉兰正打着苞,毛茸茸的花苞在严寒中闪着光。樱花树、红叶李、丁香花、金叶榆、白杨树都打着苞,或扁或圆。我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北方的冬天是不容易发现这些小苞芽的,除非你走近一棵树,静静地凝视它。我被自己的发现震惊了。  原来,那些落了叶子的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生长,从它们落叶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新的生长,一个轮回接着一个轮回,生生不息。  从打苞到开
2020年度豆瓣好评图书榜  《回归故里》  作者:[法]迪迪埃·埃里蓬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一部引发强烈共鸣的自我剖析之作,一部探讨底层民众成长困境的社会批判之作。著名知识分子如何与原生阶层 和解?不再将问题归咎于家人与心理创伤,而在教育制度、阶级差异中反思社会对人的塑造。这是“一场自己改变自己的劳作”,却在为更多贫困者寻找反抗的可能。  《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作者:[英] 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