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度豆瓣好评图书榜
《回归故里》
作者:[法]迪迪埃·埃里蓬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一部引发强烈共鸣的自我剖析之作,一部探讨底层民众成长困境的社会批判之作。著名知识分子如何与原生阶层 和解?不再将问题归咎于家人与心理创伤,而在教育制度、阶级差异中反思社会对人的塑造。这是“一场自己改变自己的劳作”,却在为更多贫困者寻找反抗的可能。
《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作者:[英] 米莉·玛洛塔
出版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来自世界八大栖息地的43 种野生濒危动物,讲述了它们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以及面临的威胁和困境。书中还列举了保护濒危动物的具体措施,提供了详尽的动物分布地图。米莉·玛洛塔用清新雅致的彩色插图和趣味横生的文字,将身怀绝技、各具魅力,却极少进入公众视野的珍稀动物展现在读者眼前,意在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爱与记忆,让公众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碎片》
作者:[意] 埃莱娜·费兰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碎片》(2016)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20 余年来的书信、访谈和散文集。作家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对写作风格和主题的探索历程,并回顾了自己经历的自我怀疑和突破。这些对话睿智地诠释了女性和家庭、神话和文化、城市和记忆,以及作家和读者的复杂关系。作家要利用这种旋涡般的力量,直面失控的风险,抵达令自己、令读者陌生的真实经验。
《秋园》
作者:杨本芬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作者说:“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质数的孤独》
作者:(意)保罗·乔尔达诺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马蒂亚是一个年轻的数学天才,他相信自己是质数中的一个,而中学同学爱丽丝正是他的孪生质数。他们都有痛苦的过往,同样孤独,同样无法拉近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从少年到成年,他们的生命不断交叉,努力消除存在于彼此间障碍,相互影响又彼此分离,就像孪生质数,彼此相近却永远无法靠近。
《把自己作为方法》
作者: 项飙 / 吴琦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3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夜晚的潜水艇》
作者:陈春成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9个故事,笔锋游走于旧山河与未知宇宙间,以瑰奇飘扬的想象、温厚清幽的笔法,在现实与幻境间辟开若干条秘密的通道:海底漫游的少年、深山遗落的古碑、弥散入万物的字句、云彩修剪站、铸剑与酿酒、铁幕下的萨克斯、蓝鲸内的演奏厅……陈春成的小说世界,是可供藏身的洞窟,悬浮于纸上的宫殿,航向往昔的潜艇,呈现汉语小说的一种风度与新的可能性。
《流金岁月》
导演:沈严
编剧: 秦雯 / 亦舒
主演: 刘诗诗 / 倪妮 / 董子健 / 田雨
《回归故里》
作者:[法]迪迪埃·埃里蓬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一部引发强烈共鸣的自我剖析之作,一部探讨底层民众成长困境的社会批判之作。著名知识分子如何与原生阶层 和解?不再将问题归咎于家人与心理创伤,而在教育制度、阶级差异中反思社会对人的塑造。这是“一场自己改变自己的劳作”,却在为更多贫困者寻找反抗的可能。
《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
作者:[英] 米莉·玛洛塔
出版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来自世界八大栖息地的43 种野生濒危动物,讲述了它们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以及面临的威胁和困境。书中还列举了保护濒危动物的具体措施,提供了详尽的动物分布地图。米莉·玛洛塔用清新雅致的彩色插图和趣味横生的文字,将身怀绝技、各具魅力,却极少进入公众视野的珍稀动物展现在读者眼前,意在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爱与记忆,让公众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碎片》
作者:[意] 埃莱娜·费兰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碎片》(2016)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20 余年来的书信、访谈和散文集。作家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对写作风格和主题的探索历程,并回顾了自己经历的自我怀疑和突破。这些对话睿智地诠释了女性和家庭、神话和文化、城市和记忆,以及作家和读者的复杂关系。作家要利用这种旋涡般的力量,直面失控的风险,抵达令自己、令读者陌生的真实经验。
《秋园》
作者:杨本芬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作者说:“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质数的孤独》
作者:(意)保罗·乔尔达诺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马蒂亚是一个年轻的数学天才,他相信自己是质数中的一个,而中学同学爱丽丝正是他的孪生质数。他们都有痛苦的过往,同样孤独,同样无法拉近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从少年到成年,他们的生命不断交叉,努力消除存在于彼此间障碍,相互影响又彼此分离,就像孪生质数,彼此相近却永远无法靠近。
《把自己作为方法》
作者: 项飙 / 吴琦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3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夜晚的潜水艇》
作者:陈春成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9个故事,笔锋游走于旧山河与未知宇宙间,以瑰奇飘扬的想象、温厚清幽的笔法,在现实与幻境间辟开若干条秘密的通道:海底漫游的少年、深山遗落的古碑、弥散入万物的字句、云彩修剪站、铸剑与酿酒、铁幕下的萨克斯、蓝鲸内的演奏厅……陈春成的小说世界,是可供藏身的洞窟,悬浮于纸上的宫殿,航向往昔的潜艇,呈现汉语小说的一种风度与新的可能性。
《流金岁月》
导演:沈严
编剧: 秦雯 / 亦舒
主演: 刘诗诗 / 倪妮 / 董子健 / 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