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烹调知识》(2011年合订本)体味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530125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并不是什么评论者(更不是“家”),也不是拍马奉承之人,因为与《烹調知识》杂志有着几十年的渊源,彼此互相信任、了解,可以说无话不谈,《烹调知识》杂志不仅我一个人看,常与友人交谈,推荐《烹调知识》,受到友人欢迎,也订上一份,来共享《烹调知识》的“美食林”。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谈《烹调知识》(2010年合订本)有感”的千字文(刊于该刊2011年7期),今重读之,2011年合订本的《烹调知识》不仅有“三大感悟”,又有新的感慨。
  恕我直言,尊重客观事实,对《烹调知识》(2011年合订本)又有新的感受,再度写这“千字文”,让广大读者、作者来评述,以享美食中的天伦之乐。此次新的感悟分为六点:
  一、立足山西、眼看世界:《烹调知识》是山西的地方性美食刊物,本以山西为主,但编辑者却“立地山西,普及全国,眼看世界”,因而使刊物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烹调知识》中可以观察到全国美食的动态和知识,更能了解到世界美食的趋势,还辟出了《异域风情》的专栏,如“解密来自地中海的美食——西班牙菜”、“奇特的德国饮食文化”之类的文章,使读者能了解到世界美食的动态。不仅如此,还连载了“世界各国的长寿食品”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到世界上一些长寿国家为何长寿,一句话,与美食有关。各界长寿的食品,各种不同,各具特色。
  二、从美食走向营养化:当今有句时尚话:“不但要吃饱吃好,而且要吃出营养来”。《烹调知识》编辑部顺应这一潮流,辟有“美食养身”专栏,不仅仅“为美食而美食”,而是在美食的基础上,“吃出营养”来,如“五行与中医养生”一文中,中医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及“肺、肝、肾、心、脾”的养生原理,深入浅出,颇有哲理,值得一提的是,这“五行”与“五脏”中最强时间,最弱时间,对养生与食疗的关联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三、随着形势的发展,从美食走向食疗。“食”不仅是果腹问题,吃的好不好,吃得适不适时,这对人体增强抗病能力,“吃出健康来”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烹调知识》(2011年7期)卷首语中所刊出的“新论饮食养生”一文中三点颇有说服力,一是什么时间吃比吃什么更重要,二是一日多餐比少餐更重要,三是食品比食补更重要,说得具体、颇有说服力,虽是“千字文”,却抓住“饮食养生”的要点。
  四、食医被破格提到议程上来。如何办好《烹调知识》杂志,不能因烹调而烹调,而是跳出“烹调圈子”,结合当前饮食与治病的关系,这在2011年中尤为突出。一些疾病的发生,当然有诸多原因,但饮食调理、饮食治病(即为“食医”)是重要的一项。辟出“食养寄语”一栏(笔者建议:是否为“食疗”或“饮食治病”更具体化),如“五谷杂粮”引领健康营养新时尚(刊于2011年8期),不但对“五谷杂粮”进行了考证,而且提出“如何吃五谷杂粮才有营养”,进而引伸到五谷杂粮称为美食的话题,这样有层次的、深化介绍,实为难得的好文章。
  五、敢于争论。关于美食,并不一言堂,敢于论据找点、提出新的观念。众所周知,国内风行的“舶来品”——比萨饼,这是意大利的美食,因此,一些洋餐馆,尤其是意大利式的,常以“比萨饼”为自荣,无可非议,意大利以吃比萨饼为习俗,但诚可知,比萨饼并非源于意大利,而是中国。时今中国的比萨饼应为“返销”而已。《烹调知识》(2011年12期)刊出“比萨饼的起源及流行,”一文,简介了比萨饼起源的三种传说,由于尚无史料可证,无法下结论,相信不久的将来,对比萨饼的原产地会有个结论。
  六、万变不离其宗。作为《烹调知识》,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仍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如我国传统的美食之一——饺子,历史源远流长,已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道秀丽的风景线,《烹调知识》(2011年1期)刊出“饺子文化寓吉祥”一文,对了解我国饺子的起源发展有很大帮助,通过“饺子文化”,又进一步了解我国饮食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由于篇幅短,不可能将《烹调知识》(2011年合订本)作系统介绍,希望广大读者,从《烹调知识》这个窗口了解国内美食发展的趋势,从中得益、增长知识,就此搁笔、望请见谅。
其他文献
备课过程中,语文教师若没有对触摸文本、咀嚼文字,没有对写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基于文本教学。那么,教师该如何读文并准确定位教学核心价值,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落
牛蒡,别称“恶实”、“牛菜”、“蒡翁菜”、“蝙蝠刺”、“东洋萝卜”、“东洋参”、“牛鞭菜”等,是一种以肥大肉质根供食用的蔬菜,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属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从东北到西南各地都有分布,亦有栽培。日本、欧洲亦产。种子入药,称“牛蒡子”或“大力子”,性平,味辛,能散风热、宣肺气、消肿毒。  牛蒡不但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而且具有极高的保健功能。经常食用有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肠胃垃圾
水果:30min~1h。瓜类水果(如西瓜)所需要的消化时间最短,而香蕉所耗费的时间最长。两餐中觉得饿,想吃个水果抵挡一阵,香蕉就是很好的选择。西瓜会迅速提供能量,升高血糖,但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蔬菜:45min~2h。瓜类蔬菜(如冬瓜)所耗时间最短,其次为茄果类蔬菜(如番茄、茄子),之后是叶类蔬菜(如菠菜、小白菜)和十字花科类蔬菜(如西兰花),消化时间最长的是根茎类蔬菜(如红薯、芋头)。因此,根
认识素食   素食≠ 植物性食物  老百姓认为“吃素”,就是只吃植物性食物,其实这不完全正确。“吃素”,在医学上称为“素食”,主要分为三种:①全素素食;②奶素食;③奶蛋素食。还有部分素食者不拒绝鱼类等白肉食物,但不吃红肉,被称为“半素食主义者”。从营养需求上考虑,不主张采取全素素食。  素食≠ 健康长寿   素食一定健康、长寿吗?答案是否定的。素食者,易发生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缺乏症,同样也会患
1. 野菜要注意烹饪方法。野菜的烹饪注重保持其“野味”,可炒食、凉拌、做馅,亦可熘、烩、烧、煮,还可做汤或生食,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  2. 野菜取材要新鲜。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  3. 野菜不可多吃。野菜一般较少受到污染,也确实别有风味,可谓天然食物,但凡事讲究适度。过量进食野菜,因多数野菜性凉致寒,易造成脾寒胃虚等病。像鱼腥
妙招一:高酸性食物有助铁吸收  富含铁的高酸性食物也有助于身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如做菠菜沙拉时,放入几片芒果可增加菠菜铁元素的释放;豆类与番茄酱、谷类与草莓搭配也能增加铁元素。  妙招二:合理切水果,有助摄取维生素C  当你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切成小块时,会使水果中更多的部分暴露在空气和阳光当中,加剧其营养成分的流失,但大块水果和蔬菜则会减少这种损失。因此,注意将胡萝卜、马铃薯、西红柿切横、纵形而不是
安溪县第六小学前身为安溪县凤城镇上山小学,创办于1957年,2009年9月升格为安溪县直属小学。学校现有教职T85人,学生2397人,其中90%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几年来,“办独具特色
前些日子,一家杂志社约我写一篇自叙体文章,并用在了《人物样本:汲取榜样的力量》栏目中。文章发出来之后,我再次细读,有了些许感悟。样本,在常见的语境中有两种解读:一是它本
《课程·教材·教法》,李学书,2013年第7期中小学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认识论的影响下,作业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导致学生负担过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养生是中国人长期以来苦苦追求的,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融入了我们的饮食,自古以来就备受历代养生家的重视。养生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饮食之一。养生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绝佳的养生功效。以下为大家介绍六款简单实用的养生粥:  一、荞麦粥  原料:荞麦米100g、鸡腿50g、土豆100 g、白扁豆20 g、胡萝卜20 g、盐2g、酱油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