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43-02
  【摘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智障学生认知能力差,因此我们从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要素入手做到生活化,尝试让智障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陶冶情操,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关键词】智障学生;语文教学;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智障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此,从智障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让智障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悟生活。
  智障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特点,对信息的接收、反馈及运用能力都相对较弱。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生学知识就是为了用知识的目的,真正培养智障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我根据智障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从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要素入手,采取生活化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
  1 整合生活化的语文素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智障学生普遍存在多种缺陷,适应社会存在困难,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表现在两方面: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决定教学。
  由于现有的培智语文教材是针对轻度智障学生编写的,内容陈旧,与生活脱节,因此许多培智学校都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我们在前几年整合、借鉴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校本教材。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对象障碍程度一年比一年严重,校本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从前几年开始,我们以54个“主题单元”为纲领,以“实用性、生活化”为原则,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居家生活等领域,从本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出发,编写适合本班学生的“班本教材”,已初见成效。估计几年后,一套套适合各个层次、多种残疾智障学生的主题单元读本将给从事培智教育的教师们提供很好的参考。
  由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且符合其认知特点,智障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课堂不再是一言堂、一问三不知,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开始思考了,孩子的眼睛有神了,孩子脸上有了自信和欢快了,孩子的学习更有效了。
  2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语言,促进智障学生思维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语文教育首先是一种语言的生活方式。”智障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问题,有些还伴有多种身体残疾甚至语言缺陷,这些客观因素构成智障学生在接受和理解过程中的障碍。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存在一种误区:因为学生听不懂,就一再简化自己的语言,结果导致教师的课堂语言简单、不生动、无情感。以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为目标,有一种联系生活的意识,到生活中去寻找自己话语的源头活水,注重语言的口语化和通俗性,同时伴有幽默、明快的话语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智障学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首先,用精彩的导入,把他们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我们应该多运用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生活语言,加以一定的组织整理,运用到导入语中,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他们自然而然地被吸引,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其次,课堂提问语言生活化。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问话上,要特别注意所提问题必须明白简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语言为源泉,使语言通俗易懂,使学生听懂教师提问的内容。而且提问语言要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我们教师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学生,以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为起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这种介于教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的生活化教学语言提问,似乎更受学生的欢迎。最后,小结语的生活化。课堂小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在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导向,更为主要的是,恰如其分、亲切熟悉的课堂小结语言,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和交流欲望,从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参与。
  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来实现的,以生活化为原则,清晰、有创造性的语言能取得较好的语文学习成效;简洁、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节省教学时间;富有魅力、学生爱听的语言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 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智障学生主动参与
  我们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得到启示: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教学方法更应该灵活多样。教学方式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采取多种方法,注重走进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玩中学、学中玩,引导智障学生主动参与,可以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3.1 生活环境利用法。培智学校语文课堂生活化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营造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知识密切相关的学习环境,尽可能使智障儿童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活动性学习。如:我在黑板的一角布置了日期、星期和天气预报,让学生自己去更换;我在教室的墙面上布置了生活语文板块,其中有例行词语、常用词语和语文主题单元内容,例行词语包括每天或每周必做的事情,如起床、睡觉、吃饭、上课、升旗等等;常用词语就是按季节、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应知应会的词语:如春夏秋冬、奥运会、世博会等等;语文主题单元就是目前生活语文正在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布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巩固、记忆,更利于教师根据契机适时教育。
  3.2 生活场景体验法。这是生活化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就是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中去学习。对智障孩子来说,生活中可以直接感知的知识往往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内容,让智障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可以促进其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种场景体验,应该先创设模拟场景学习、体验,再去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中巩固、应用。例如:我在教学《做客》这课时,采取的是创设模拟场景,让学生分清了主人、客人以及主人和客人应有的礼仪,学生学会了怎样招待客人、怎样去做客,效果非常好。后来,我去城区一名学生家家访,我想正好带着我的学生一起去做客,检验一下教学的效果。在真实的场景中,又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环节:如主人问好后自己回房间玩去了,客人变换了地方,不知如何落座等等一系列因情况的突发变化而引起的不知所措,所学的知识和礼仪不会灵活运用。通过几次这样的模拟、再真实的情景体验,我发现,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应用能力更强。
  3.3 生活游戏活动法。游戏活动法寓教育于活动中,能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促进学生智力和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如角色游戏“打电话”、“问侯”、“过生日”等可以把学生引入生活情境中,在玩中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在玩中学习与人交往,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3.4 主题单元综合教学法。结合学校开展主题单元活动,我力求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将语文知识溶于活动中,不但巩固了语文知识,也巩固了其他学科知识,提高了综合运用的能力。如在我的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带学生学完了《如何购物》这个主题单元后,让学生把看商品说明书、选择商品、比较质量和价格等知识融为一体,按派对任务的方法带领学生去商场实际操作。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情境中积极而兴奋地思索着,乐此不疲地参与者,而教师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变化,并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技能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了综合,让学生在亲自经历中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原理和方法,它将语文问题还原为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智障学生的语文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引导智障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将使我们的语文从封闭走向开放,不但激发了智障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智障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成为可能,更将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独特的灵气与活力!实践证明,智障学生需要生活化的语文教学!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也有一些思考:如按单元主题活动的形式组织生活语文教学内容,有时会出现生活语文与生活技能课程内容的重复;带学生去实际情境中教学,起初会引起社会人的不理解,导致学生自尊心受挫;生活语文需要在生活中反复实践、巩固,才能使生活语文由知识变成技能。
  参考文献
  [1] 孔维祥:《构建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的实践思考》,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3月,27-29页。
  [2] 康小英:《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4月,21-22页。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31-01  中医学理论认为,心理活动是五脏身心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一种能动反映,是人的一种机能。心理因素是情志活动的基础。情志是由身心活动所派生,同时又反过来对身心活动以重要的影响。因此,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发挥能力、考出实际水平、高考获得成功意义重大。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考试心理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33-02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如何在教育中,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精神,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最困难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8-03  【摘要】科学探究作为现代教学的一条良好途径,无疑会为数学教学带来蓬勃朝气,极大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数学实践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述了数学教学中如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30-01  【摘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教师是关键,首先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其次备课中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关键词】捕捉;闪光点;调动思维;启发思维  发展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智慧,其关键性的一环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必须通过思考,才能把前人的知识接受过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2011)02-0038-01  【关键词】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不断激励;提高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培养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但能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43-01  过去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魏书生老师的话说,固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他说:“天天都不是最好,甚至天天都有遗憾,但天天都这样反思,琢磨,甚至把这一天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回想一下,坚持不懈,我便能不断地接近'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40-02  作者简介:陈敏(1979.9.15—)女,1999年六月毕业于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当年7月任教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第二小学至今。爱好文学,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是区级语文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  【摘要】相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绘本阅读无疑是他们阅读领域的一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39-01  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章千百年的流传其实是一个人为选择的过程,污泥沉底不见天日,砂石俱下渐被埋没,只有文质兼美的金玉之作才得天下人青睐,代代相传。就如词中皇帝李煜、南北朝文坛宗师庾信这样的大腕也逃不过这个道理,其前期作品文辞不可谓不佳,广为人知者有几?但等他俩一成囚徒,一为游子后,一切就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37-01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曾说过:由于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还大的技术革命”。 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图象、视听处理技术都集成在一起,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教师们知道,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19-01  1 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