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来源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30-01
  【摘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教师是关键,首先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其次备课中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关键词】捕捉;闪光点;调动思维;启发思维
  发展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智慧,其关键性的一环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必须通过思考,才能把前人的知识接受过来,就自己的东西。不付出艰巨的脑力劳动,就不可能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更不用说融会贯通了。因此,古今中外的学者无不提倡“学以思不贵”。所以,教师不仅仅应该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而且应该是学生聪明才智的培养者。传播知识时,不仅仅要依靠教师“讲懂”,主要还在引导学生“想懂”。讲懂时,学生是被动的,付出的脑力劳动较少;想懂时,学生是主动的,思维从事积极的活动,接受的知识便成为能够灵活应用的本领。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但对他们领会目前所学的内容是极为重要的,而且将终生受益无穷。因为一切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越好,认识事物的能力就越强,自学的能力就越高,将来工作也就越有成效。
  例:老师拿一个鸡蛋问学生:“鸡蛋里面是什么?”生1答:“老师,我什么也看不见。”师说:“这位学生回答直观,用眼看的方式解答了问题。”生2答:“老师,鸡蛋的外壳是硬的。”师说:“好,这位学生用动手的方式从外部解答了问题。”生3答:“老师,我曾经打烂过一个鸡蛋,里面是蛋清和蛋黄!”师说:“很好,这位学生大胆动手尝试,通过实验的方式从内部解答了问题。”生4答:“老师,鸡蛋里面是小鸡!!”师应答:“太好了,这位学生能认真地动脑,用深层次的思维,从联系的角度解答了问题。”…老师一个很弄统的问题,没想到学生会有这么多的回答,可见你只要正确引导,积极培养,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因人因事,把握好具体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就一定会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走向创造性的路子。在教学中善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首先要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积极性,常常导源于对一门课程的兴趣;也只有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学生才会积极地进行思考。学生常这样说:“听课听到有意思的时候,思维特别活跃。”因此,教师应力求提出有趣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引导学生在合适的梯度上发展。
  实验课上我十分重视了发挥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作启发式地讲解后,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有一次我对一个习题,只准备了两种解法。但启发学生思考后,又提出两种解法。课后学生在出学习墙报时又补充了两种,结果有了六种解法。这件事使我深有感慨:让学生多想想,就改变了教学的面貌,改变了上课我讲你听,课后我布置你作业的现象。习题到手,大家都有法可想,有路可走,打破了过去死记类型、硬套公式的教学法。
  其次在备课中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首先体现在对于教材的处理上,而不是首先体现在课堂的教学方法上。应该首先通过对于教材的安排,激起学生装渴求知识的欲望。课本上的知识是人类实践的结晶,每一项内容都有自己发展的过程,都有其内在联系。教师是橱窗式地陈列知识呢,还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探究知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切实体会教材的目的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并结合学生实际组织教材和考虑教材。通过对于教材的妥善处理和运用巧妙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积极思维领会知识。所以备课时就不能单纯因袭教材上的顺序,而是要考虑怎样妥善安排教材,才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我在上好实验课的同时,在备课上下了很多功夫,以此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每次备课时,都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调查得来的情况,仔细分析学生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会遇到什么困难,问题的关键在哪;然后力求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选择一条使他比较容易理解的思维线索;最后再把问题的关键和为易领会之处,化成几个有启发性的小问题。在课堂上,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与老师一起思考。在每一个转折点上,都问“怎么办”,给他们必要的思考时间。当他们思维闪光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再把关键处一点,学生就会感到“豁然开朗”。这样,课堂上的气氛就比较活跃,学生们的兴趣也比较浓厚。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所学的知识不是教师强塞给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到的,所以积极性很高。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1)02-0008-01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学年段的教育。我今年教的是二年级,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今后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4-01  1 背景  如何在科技教育中扎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从小处着眼,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生活的点滴中挖掘“亮点”,同样能起到触类旁通,潜移默化的效果。下面就结合笔者在实践中一些做法粗浅谈的一些体会。  2 教师的策略  2.1 思想发动。营造浓厚的科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2-01  素质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但更新思维方式,活教活学方可使教学成绩日新月异。怎样激活创新思维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进行教学尝试。  1 树立求同存异的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只局限于抓纲务本,一本教参往往是教师们传授知识的蓝本,从字词、文学常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5-0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梅贻琦也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于承担着基础教育任务的中小学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所谓名校的宣传中,占地多少亩建筑面积多少平米实际上是最不具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7-02  【摘要】所谓“一岁看小,三岁看老。” 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在幼教工作中我们始终将文明礼貌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通过与同伴交往的亲身体验,使幼儿感受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会让人受到欢迎,并能发自内心的去使用礼貌用语。教师、父母等与幼儿经常接触的人应起到表率作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36-01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强广大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搞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成为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小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特别所在城市内的学校,对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教育,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02-04  【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任何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忽视的。二战后美国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中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失败的教训留给我们借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师  美国历来重视教育,二战后,美国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关于美国的教育改革,前辈学者从不同的方面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31-01  中医学理论认为,心理活动是五脏身心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一种能动反映,是人的一种机能。心理因素是情志活动的基础。情志是由身心活动所派生,同时又反过来对身心活动以重要的影响。因此,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发挥能力、考出实际水平、高考获得成功意义重大。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考试心理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33-02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如何在教育中,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精神,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最困难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28-03  【摘要】科学探究作为现代教学的一条良好途径,无疑会为数学教学带来蓬勃朝气,极大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数学实践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述了数学教学中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