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无知的人,越喜欢收藏干货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f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不摆脱对干货的迷恋、对知识大咖的盲从,就只会让思维不断被简化,而逐渐丧失质疑的能力。
  在互联网的语境中,“干货”指的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方法论,基本修养是语言要深入浅出,让受众快速获取某一领域的知识,最好还能立即应用,立即成功。其背后的逻辑,是想把一切知识都变成高度浓缩、顺手拈来的“懒人包”。
  从表面上看,干货与心灵鸡汤对立,因为鸡汤强行乐观、逃避现实,而干货提供五花八门的方法论,看上去靠谱又实诚。然而,以干货为旗号的文章,贩卖的也并非有价值的知识,而是营销的产物。当良莠不齐的干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便取代了鸡汤,成为新的毒品。
  贩卖二手知识的“干货”试图把原著内容浓缩给你看,你能学到的东西注定是武断的、粗浅的、不全面的。2016年年初,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推出“得到”应用,将经典著作的内容进行提炼,集结成“干货版图书”后出售。对深奥的社科书籍,他们断章取义地把一些精彩的观点和结论拿出来,甚至只是抽出一些为人生实践提供指导的内容。而书中详尽的论述,读者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不会提及。
  现代人对知识的焦虑有目共睹。一方面,社会竞争激烈,学习的需求剧增;一方面,高强度的工作时长却让人们止步于系统学习,停留在拾掇信息碎片的阶段。
  然而,无论是“精华”图书,还是经过二次加工的干货文章,都不是解决知识焦虑症的绝世良方,反而纵容了我们对碎片化阅读的依赖,对实用主义的盲从。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一方面,我们渴求用深度知识充实自己。一方面,又排斥艰难晦涩的东西,希望深度知识能被通俗输出。商家选择迎合大众,继续挖掘知识被简化、被提炼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不摆脱对干货的迷恋、对知识大咖的盲从,就只会让思维不断被简化,逐渐丧失质疑的能力。
  知识总有晦涩难懂的一面,这是每個人都需要直面的困难。你可以为了荷包更饱满而学习,但不能因为求快,就失去对知识的尊重。真正的无知,不是知识的匮乏,而是用阅读干货代替深入学习。
  (小宝摘自《新周刊》)
其他文献
適用主题:公共治理;及时回应;扼杀谣言……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被一段小视频“刷屏”,某收藏家现场切开了放置400天以上却没有腐烂的西瓜,并提出“能否对食品安全放心”的质疑。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转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的文章称,西瓜表皮可以呼吸导致水分流失,瓜的风干和其他果蔬风干并无本质差异,跟食品安全没有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西瓜400天不烂”的视频,取自2014年该收藏
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用到传记中有时会出现散文化的趋势。所谓散文化,就是语言形式上没有了明显的逻辑推理或归纳的痕迹。观点与材料之间直接链接在一起,其中逻辑关系完全依靠意念
患者男性,27岁,未婚,职工,因阴茎水肿弯曲伴排尿困难4小时急诊入院.4小时前阴茎勃起时自己用手顶龟头,觉阴茎有响声,随即阴茎松软,尔后阴茎逐渐肿胀,皮下瘀血伴疼痛,排尿困
在服务行业工作的人,每天都会遇到无礼的客人,但是这位咖啡师遇到的却不一样。Debbie在一个早晨来到咖啡厅喝咖啡.因为外带杯托用完了,烦躁的她给了咖啡师不少脸色。
1.用二氧化碳制取别的物质(1)生产甲醇。日本大阪科学技术中心提议用回收的二氧化碳和太阳能生产甲醇。采取的方法是,在澳大利亚等国广阔沙漠地区用太阳光发电,再用电进行水的电
患者,男,36岁。因慢性肾炎、尿毒症,经腹膜透析过渡于1989年8月在外院行同种肾移植术,供受者血型均为B型。术后恢复顺利。术后8个月出现发热,移植肾肿大,局部胀痛,诊断为急
根据对前列腺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的认识,采用改良术式,经前列腺无血管区入路摘除腺体,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40例,术中止血效果好,术后无明显的并发症。文中还就改良术式的
5月14日,贴在湖北省监利县人才交流中心门口一则醒目的招聘启示:“年薪5万诚聘一名善管理、会经营、懂技术”的助手。这则招聘启示,惹得众多的求职者驻足观看。 May 14, po
要重视语文新教材中的"提示"袁茂华(新建县教研室)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凡单元都编有单元提示,凡讲读课文都编有预习提示,凡自读课文都编有自读提示。这些"提示"提纲性很强,吸收了
1905年被历史学家称为“奇迹年”,因为在这短短三百多天里,爱因斯坦就相继发表了五篇足以引起全球物理学界地震的论文。虽然这些论文惊世骇俗,也使得他名声大噪,但那些高深的理论除了少数顶尖物理高手外无人能懂,绝大多数人都在以仰望的姿势盲目地崇拜着这位奇才。  同年,身在维也纳,当时还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青年医生的精神分析学说开山祖师弗洛伊德出版了一本名叫《梦的解析》的怪书,却招来评论界一致同仇敌忾、唾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