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学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中,老师们主要是通过应用题来考察学生的數学应用能力。但很多小学生由于年纪小,他们的思维发展较缓慢,对于数学应用题的理解还是稍显不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会运用数学规律解题、思维受到教材禁锢等。在本文中,我们就来谈一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如何进行培养的。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引文: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在现如今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前,许多国家已开始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育。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尽快发展,老师们必须加快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产生,使学生从小就能了解到数学。不仅如此,老师们还要革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建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应用方面的问题
  (一)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
  数学是一门难学的科目,它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们必须要投入极大的精力上才能学得好。大多小学生学习起数学来都较为吃力,尤其在回答应用类问题时,他们更是一头雾水。为了让学生能尽快理解应用题,老师们必须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去寻找现有的知识,并通过现有的知识构建联系。这一步是极为关键的,老师们必须要做好这一步,为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提升不断蓄力。
  (二)思维方向较为单一
  大多数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喜欢运用顺向逻辑思维。这种顺向逻辑思维的弊端尤为明显,它不仅目的不明确,还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影响。除了顺向思维外,还有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目标虽然很明确,但是关系量很难找到。根据这种情况的产生,学生们要学着培养双向思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不断进步与成长[1]。
  (三)不会灵活运用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不懂“举一反三”,他们通过老师的讲解掌握了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后,却不能将其运用到其他题目上,稍稍变动一下题干,学生就不知所措。这种情况是大多小学生的通病,老师们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四)缺乏总结
  学生在做题时难免会错题,这是很正常的。但在错题后,学生是否进行了总结与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小学生虽然能对错题进行思考并予以改正,但他们却不会总结错题。总结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学会总结,学生的数学成绩将会进步的非常快!
  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老师们要合理运用方法,促进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尽快形成[2]。数形结合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老师们必须要把其投入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在教学中,应当教导学生将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建立联系,通过数据来建立联系,再通过联系返回到数据。这种方式将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化,促使着学生能尽快找寻到问题的答案。数形结合的优势非常明显,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比如在教学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时,老师们可以将教室中有关于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图形全部指明,让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一个图形意识,这种意识会让学生在解题时受益匪浅。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数学阅读能力就是数学审题能力。在做题时,学生要学会审题,审题不仅仅就阅读下题目,它还需要推敲题目中的词句,理解到数学题目所要表达的思想。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读懂问题,如果连问题都读不懂,哪里谈得上解题呢!因此,老师们要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摆在关键位置,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到“圆柱”这一章时,老师们可以多给学生布置问题,让学生在读完一道题目后,能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三)鼓励学生积极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去面对困难,指导他们自己想出解决的方法。老师们还要对每个学生思考的时间进行管理,万一学生出现情绪不好的情况,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尽快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鼓励着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使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得到进一步发展[3]。
  (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往往在它们解决问题时得到显现。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要从小抓起,老师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类思维方法,比如:推理、判断、类比等。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来创设题目,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形成。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尤为必要的。老师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基点,制定出符合学生特性的发展方案,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新阶.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46-147.
  [2]金有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A].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
其他文献
摘要:对初中课堂来说,调动學生的思维敏捷性和新事物的好奇心,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因此,初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采取开放式教学手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行分析、讨论与探究过程中总结学习方法,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本文以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影响为研究主题,总结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影响  引言:  随着新课改在教育事业中
期刊
摘要: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过程之一,也是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开端。所以在幼儿园,必须要求幼儿教师能够带领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幼儿对于阅读很难产生兴趣,而电教媒体恰恰可以改变这一情况,本文即浅谈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中,电教媒体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阅读;电教媒体  读书是人们独立学习的最基本方式,每个人都需要拥有这个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就应该展开
期刊
摘要:现代中学物理的教学应当跳脱传统教学模式对单一物理知识的简单灌输,而应当注重交叉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物理与文学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文学作品既可以增加物理教学本身的艺术性,同时对学生汲取物理和文学知识亦有积极的影响。中学物理教学应用文学作品是新时代素质要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学物理;文学作品;教学交融渗透  一、物理与文学的交融与渗透  回望历史,若论“物理”一词的起源,
期刊
摘要:在对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很多学生在八年级时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样的现象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也是急需解决的重点教学问题。本文将关于当前八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展开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通过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化解这一教学难题,实现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这一目标。  关键词:八年级英语教学;两极分化;解决策略  引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对学
期刊
邓小平曾经说过:掌握新技术,要善于领悟,更要善于创新。可见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这些都是人类不停创新的成果。而这也让我们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新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了。  在三年前,教育部对于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标准,要求其课程模式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思想政治课程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老师和学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取得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应用于教学中,虽然,农村地区比较落后,但国家重视教育的发展,教育支出较多,农村地区的教育设备并不落后,大多数农村地区,是有完备的电子设备的,并且,这些高科技的信息产品也走进了农村学生的课堂,使农村学生也享受到了同等的教育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虽然,农村地区比较落后,但是教育上的投入并不是很欠缺,只是,
期刊
摘要: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随着推进的新课程标准实施,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热点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帮助小学生快速识字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既有传统也有创新,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文章对小学语文的一些有效识字法和创新实践法,根据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些介绍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核心素养  在所有语文能力当中识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这也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三的复习课程来说,化学知识的复习十分困难。因为初中的化学知识比较笼统,不能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导致初中化学知识点特别的繁多且琐碎。所以这个阶段的课堂对老师和同学们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教学必须严谨且思路清晰,学生们也要对化学知识点有一定的总结。所以在初三的复习课堂中运用“问题链”这一模式教学,可以更快速更有效的解决问题。本文就针对初三化学的复习课所运用的“问题链”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  关
期刊
摘要:基于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学科。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当前绝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与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存在必然的联系。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成功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法存在的不足,改善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不理想状态,这对于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应用分析  一
期刊
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微课应运而生。微课(Microlecture)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普遍适用于自主学习积极性高的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课堂教学成为大势所趋。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质量、如何将“互联网+”课堂教学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结合和如何充分利用云校平台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互联网+;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初中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