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小姑娘给我提意见,说我不看完各班的体操比赛就中途离场。这虽然让我内疚,但同时也让我有一点点开心,因为孩子能够如此直截了当地给校长提意见,说明她没把我当校长,而是当成她的一个同学甚至一个朋友——只有对同学和朋友才会如此直言;或者说,她依然还是把我当校长,但她不怕我,因为她觉得我这个校长不可怕,所以她能够坦率地批评我这个“不可怕”的校长。
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这是我给自己提的要求。可以说,当校长四年多来,这已经是我生活的常态了——早晨来到办公室,我常常会在门缝下面发现一些信,这是孩子们向我倾诉烦恼或提出各种疑问希望我解答;中午,有时会有几个学生来办公室找我“玩儿”——其实就是随便聊聊天;平常还有同学来办公室向我借书看;在校园里,还总会有我叫不出名字的孩子笑眯眯地向我问好。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有时候,有的孩子因为遇到困难而找我。一次,我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封信,是一个女生写的,她说最近生活困难,无法交伙食费,想找我借 200 元钱。这可不是个小数,我打算先找她聊聊,了解一下情况。没想到我还没来得及找她,第二天她又在我办公桌上放了一张纸条:“李校长,我中午来拿钱,好吗?”呵呵,我乐了!这孩子这么不客气,还真把我当朋友了!后来我当然还是借给她了。也有个别学生借了钱不还我,但我不后悔借钱给学生,因为我不能因为个别学生没还钱给我(何况可能还有特殊原因呢)而辜负大多数孩子对我的信任。这份朋友般的信任,是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
上面说的这些孩子,都不是我直接教的学生。在我当班主任和任课的班上,学生对我更加亲热,我和学生的交往也更加亲密。一个女生说:“我没有把李老师当成老师,更没当成校长,他就是我的朋友!”
有的校长认为,校长应该直接面对教师,然后通过教师去影响学生。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面。我认为,校长既要关注教师,又要深入学生之中。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既然是“心心相印”,教育者就必须随时和学生保持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校长,不应仅仅是一个杰出的学校管理者,也应是一个出色的学生教育者。我常常请青年教师听我的课,或观摩我的班会课,就是想以此促进教师的成长。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校长本人的身体力行和学生的交往行为,胜过许多居高临下的苍白“号召”。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把校长称作“主要教育者”,他说,“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教别人怎样教育而不直接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一个教育者了。”
做一个孩子不怕的校长,这是我给自己提的要求。可以说,当校长四年多来,这已经是我生活的常态了——早晨来到办公室,我常常会在门缝下面发现一些信,这是孩子们向我倾诉烦恼或提出各种疑问希望我解答;中午,有时会有几个学生来办公室找我“玩儿”——其实就是随便聊聊天;平常还有同学来办公室向我借书看;在校园里,还总会有我叫不出名字的孩子笑眯眯地向我问好。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有时候,有的孩子因为遇到困难而找我。一次,我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封信,是一个女生写的,她说最近生活困难,无法交伙食费,想找我借 200 元钱。这可不是个小数,我打算先找她聊聊,了解一下情况。没想到我还没来得及找她,第二天她又在我办公桌上放了一张纸条:“李校长,我中午来拿钱,好吗?”呵呵,我乐了!这孩子这么不客气,还真把我当朋友了!后来我当然还是借给她了。也有个别学生借了钱不还我,但我不后悔借钱给学生,因为我不能因为个别学生没还钱给我(何况可能还有特殊原因呢)而辜负大多数孩子对我的信任。这份朋友般的信任,是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
上面说的这些孩子,都不是我直接教的学生。在我当班主任和任课的班上,学生对我更加亲热,我和学生的交往也更加亲密。一个女生说:“我没有把李老师当成老师,更没当成校长,他就是我的朋友!”
有的校长认为,校长应该直接面对教师,然后通过教师去影响学生。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面。我认为,校长既要关注教师,又要深入学生之中。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既然是“心心相印”,教育者就必须随时和学生保持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校长,不应仅仅是一个杰出的学校管理者,也应是一个出色的学生教育者。我常常请青年教师听我的课,或观摩我的班会课,就是想以此促进教师的成长。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校长本人的身体力行和学生的交往行为,胜过许多居高临下的苍白“号召”。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把校长称作“主要教育者”,他说,“如果主要教育者只是教别人怎样教育而不直接接触孩子,他就不再是一个教育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