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与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就各类英语测试来说,通过短文语篇来考查英语能力的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语法部分也并不是单纯地考语法,而是通过语篇与语境来考查。因此,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素养与能力,就要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英语的精髓,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对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深有体会,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动机,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学习是一个主体认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态度的影响与支配。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积极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强大的内部学习动机。学生只有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内部认可,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将自己的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认知的需求等。这是一切正常的学习与思维行为的向导,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习动机,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导入,以巧妙而新颖的导入来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激情。如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效果来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将枯燥静止的英文字母转换成逼真的画面、生动的图片、动听的音乐,这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在文章本身上来,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进入短文的阅读中来,有了学生阅读的激情与动力,就会产生一系列积极的阅读行为,从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扩大词汇量,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正如威尔金斯所说:“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会寥寥无几, 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这指出了词汇在整个英语学习中的基础性地位。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为基础,提高阅读能力从何谈起?词汇量的增加能提高阅读速度,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词汇的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量。
  (一)运用构词法
  庞大的词汇体系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的。因此在学习词汇时我们要突破某个单词的局限,通过单词间的内在规律,从一个单词的学习延伸扩展出去,让学生由一个新单词掌握更多的单词。如派生词,通过加前缀或后缀使单词的词性、词义发生变化而掌握一类新的单词。如前缀anti-表反对、反抗;dis-表示颠倒、相反;后缀-able,-ible,-ble等置于动词、名词后构成形容词;-ance,-ence,-ity等置于动词、形容词后构成名词。
  (二)结合语境
  吕叔湘先生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在英语学习中如果只是机械而枯燥地进行单词的识记,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词汇的真正理解、掌握与运用。只有将词汇的学习与语篇、语境结合起来,才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而高效地学习词汇;同时也利于学生阅读速度与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时,教师不要让学生停下阅读的步伐或求助于工具书,而是要将单词与句子、与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进行大胆的猜测。
  三、增大阅读量,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并不是有了兴趣、扩大了词汇量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学生将学与练结合起来,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来提升。只有具有了足够的输入,才能拥有高效的输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精讲多练,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来提高阅读能力。
  (一)立足课内阅读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英语教材,指导学生就教材展开充分而认真的阅读。现行英语教材所选入的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是高中生学习英语的最好例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读为主线,以读来贯穿教学,在读中增强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理解。对于一些精彩段落,要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
  (二)延伸课外阅读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材内容也是有限的,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向课外阅读延伸,为学生开辟全新的阅读平台。当然课外阅读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坚持“兼顾基础,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原则,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阅读的内容更为广泛、题材更为多样。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量,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见闻,让学生了解更多与英语相关的文化背景与知识,更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英语思维习惯,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核心
  英语是一门语言,对于母语非英语的高中生来说,英语学习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母语的干扰,这是困扰广大教师,制约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全英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摒弃以母语为中介的翻译式教学,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语的干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核心环节。
  (一)教师用英语教学
  我们要尽量用英语来进行教学,即使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语法、词汇等内容,也尽量用英语来解释,可以辅之以一系列肢体语言,采用多媒体等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结合具体的情景来理解,这样更利于学生抛开母语的干扰,用英语来思维。
  (二)鼓励学生用英语
  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开口说英语、用英语。这样学生可以将具体的语境、语意结合起来,更加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变以往的分析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以扩大词汇量为基础,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切实推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正】一、GPS技术使用概况随着技术的发展,GPS的作业模式已从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后处理高精度动态测量,发展到动态初始化(OTF)厘米级实时RTK测量作业。GPS可以高精度
在非饱和土坡稳定性分析尚未成熟之前,对于传统的暴雨条件下的土坡稳定性分析,不少研究人员采用孔隙水压力系数近似代替暴雨条件下水分对边坡稳定性的消极影响。著名的边坡稳
为整治库尾河段内危害大型船队安全航行的礁石碍航河段,以外梁为例,分析河段碍航特性,并研究河段整治方案的数学模型,对比不同方案实施后的整治效果,推荐最优方案,以期为该河
【正】一、概念规划的发展在国外,概念规划较为常见,各个层次都能够进行概念规划。概念规划不同于做出详细规划设计,而是偏重于让发展方向及各学科达到综合平衡。因此,概念规
【正】我国电力工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所需GIS数量逐年递增。GIS设备具有占地省、安装维护工作量少、检修周期长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中心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从情境创设开始。创设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又是沟通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的桥梁。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课堂充满灵动的气息,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 
摘要:我县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仍有存在不少问题。如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效果却不佳,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了。本文中笔者谈谈如何取得语文课堂的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上课
目前,在软土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日益增多,公路的修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困扰公路建设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路基的沉降特别是工后沉降的控制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笔者
【正】钢结构作为一种建筑结构形式,以其灵活、自重轻、抗拉强度大、抗震性和变形性好、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在当代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钢结构的耐火极限只有0.2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