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金:好的作家应该不断挑战自己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man_w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洪金,1972年生于云南永胜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个人文集《灵魂的地址》、《乡村:忧伤的河流与屋檐》、《母土》等。
  
  ■你从什么时候对文学产生兴趣的?
  伯父酷爱文学,在他的青年时代曾经读过大量的文学经典。受伯父的影响,父亲也喜欢读书,我自记事起就开始翻看父亲从伯父家里拿来的中外文学经典,阅读成为我饥馑的童年时期最为愉悦的事件。中学时代,我开始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严重偏科,数理化学得一塌糊涂。但是在那个时候起,我的文学创作正式开始,并发表了一些作品,促使我后来走上了文学道路。
  ■第一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发表的?
  1993年,我读高中三年级,热衷于写散文诗。当时县广播电台开设了一个“七彩中学生”栏目,每期播出一篇县内中学生写的稿件。县城里有一个高音喇叭,每天晚饭后就开始广播。听了广播以后,我给电台寄了一篇短短的散文诗去,两天以后就在喇叭里广播出来了。一星期以后,我收到两元钱的稿费。用这笔稿费,我买了小说《牛虻》,感觉很好。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段生活经历?
  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一所少数民族山村中学里教书。学校在深山里,除了学校里的几位老师,全都是彝族支系水田人,浓烈的异族氛围,让我感觉到了强烈的文学创作冲动。最基层群众的生活环境,让我对底层生活有了切肤的了解。这段生活奠定了我对文学和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认识。
  ■你如何寻找写作素材?
  在此之前,我主要是以写散文为主,在写作中,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忆是我的创作中最主要的源泉。与此同时,我会不停地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在那些过往的记忆中拣拾值得回忆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会特别地注意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尽量多地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里去,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往往会在多年以后的某个时候,成为我的创作素材。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写作风格?
  写作风格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一个作家往往会在某一个时期写出具有某种风格的作品来,几个不同的阶段,则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来。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特色来,那就说明他的创作停滞不前了。所以,好的作家,应该不断在挑战自己,挑战过去,抛开既有的成绩,不断向新的境界、新的领域探索,以新的风格、新的题材充实自己的文学创作。
  ■写作对你意味着什么?
  即使是一个普通人,总得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寄托。对于我来说,写作就是职业工作以外的业余爱好。它让我很充实,写作的时候生活是宁静的,发表了作品以后感觉是很惬意的。如果自己的作品能够对人们有所启发和鼓励,那就是对社会的微薄贡献了,何乐而不为呢?
  ■你最喜欢的作家、作品是?
  屠格涅夫、艾青是我中学时期最喜欢的作家,《猎人笔记》、《艾青诗选》陪伴我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余华、莫言是我最喜欢的当代作家,余华的《活着》是我成年以后连夜看完的唯一一部作品,莫言的小说引导我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价值观。
  ■你对《润》读者的寄语?
  多读好作品,感受经典著作的思想魅力;多读同龄人的作品,感受时代在这一代人内心的律动;多尝试自己动手写作,用自己的内心感受去体验写作的乐趣。
其他文献
张晓风,笔名晓风,桑科,可叵,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她曾主编
期刊
朋友老张是一名人口普查员。他已经参加了四次人口普查,每次参加人口普查,他都用专门的本子,详细地记载下自己的工作经过——  1982年5月18日。吃过晚饭,按照计划,我上一个居委会的12号楼摸底。这是一幢三层的老居民楼。从楼下看,204室的灯是亮着的,我决定就从这家开始。一敲,门就开了,是个中年男人。一听我是人口普查员,他热情地邀请我进屋慢慢谈。他的妻子闻声从厨房走出来,给我倒了一杯凉开水。很快表格
期刊
我是一个很入世的人。但是我性格中也有很理想化的东西,受各方面的制约,客观条件达不成,只能曲线救国,慢慢来,一步步走。五年十年之后,再回头看看我们给中国出版界带来了什么,不一定是好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坏的,但是至少做出了一些改变,让人们看到了一些新鲜的东西,这是我对自己深信的一点。   几年前我想做杂志,我就铆了心思做杂志。我想做我就去做到最好,包括我写《小时代》,我不管别人说它是不是很拜金,充斥着名
期刊
都说天底下最疼孩子的是妈妈,可今天的妈妈知道孩子哪儿疼吗?   有一天,我忽然听见孩子背地里扎堆喊“疼”!  “父母皆祸害”——说得耸人听闻,而参与这网络论坛的孩子,一下子冒出来好几万。  “祸害”一词,我起先以为是网络小孩的雷人语录,再一想,妈妈们需要反思“祸害”的源头。孩子感觉到疼,妈妈却弄不清疼的来处,妈妈疼孩子的方法是不是存在严重错位?当众人都在批评现行的教育体制时,孩子则提醒我们,需要面
期刊
【主题感言】  特约主持:刘洋  ★改变很难,亦很容易。  ★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轻轻地跨出一步,顷刻间日月换新天,山重水复移作了柳暗花明;说它难,是为那山重水复,并非路障,是心障。  ★人们往往可以鼓起面对世界的勇气,却无力面对自己的心。就如那枚在手心颤颤浸了几十年汗湿也不敢佩戴的耳钉;就如一段走成习惯却当成了宿命的感情;就如世人眼中绚丽的光环,或许只日复一日地装耀着你眼底的残生。  ★不必担心后
期刊
王国华,笔名易水寒。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五毛钱,吵半天》、《微笑是一种力量》、《推开虚掩的门》、《等待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走》、《你不知道的历史细节》、《万人围着二人转》、《学林碎话》等作品集。    请简单地描述一下自我。  一个曾经豪放不羁的人,一个目前循规蹈矩的人;一个曾经以文学为终生梦想的人,一个今天靠写字养家糊口的人;一个唯唯诺诺、心慈面软、听不得别人哭泣的人,一个心中爱恨激荡、偶尔爆发的
期刊
记得在我8岁时,我喜欢坐在厨房的餐桌边,静静地看妈妈准备晚餐。在做饭前,她总是先把手上的银结婚戒指摘下来,小心地放在餐桌上。我印象中很特别的一个周末,父亲把一枚璀璨夺目的钻戒送给母亲,以取代那个从他们学生时代就戴在她手上的普通戒指。  “您为什么不戴您的新钻戒?”我问母亲,“难道您不喜欢它?”  “我当然喜欢。”她回答。  “它很漂亮!但是我的手太丑了,戴上钻戒只会招惹人注意它。”  “丑?”  
期刊
车子在还发着微光的白色灯塔脚下停了下来,车上的两个人透过车窗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湖。“就是这里了,萨拉。北风灯塔,我们的新家。”  那天晚上,萨拉和爸爸就在他们的新家住下了。  在屋子中间,萨拉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玻璃罩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蜂房,几乎有她那么高。爸爸把手伸进去,给里面的一盏小灯注满煤油。“萨拉,千万不能碰这盏灯,你一定要记住。”爸爸说,“但你可以帮助我。因为这盏灯必须在日落时准时点亮,到
期刊
鸟说什么?没人晓得。只不过有些被人翻译了,比如布谷鸟的叫声,常常被说成“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而在我的老家,这鸟叫被说成“算黄算割”。  有很多鸟的叫声用“叽叽喳喳”四个字形容就够了,比如麻雀、水雀、黄豆瓣儿……只有一小部分鸟叫出了名堂。  布谷鸟说:“算黄算割。”声音急促,好像为麦事着急。有一回,我遇到一位白胡子老者,他跟我说,那鸟是说“吃斋念佛”。我笑了,这个翻译挺不错。  我小时候也翻译过布
期刊
谁在我正在黑夜里走着的时候,让我看见了火把?  在一个陌生的小山村里,我还在沿着窄窄的山路赶路,雨后的泥路把水呈现出来,鞋子早已湿透了,几次的摔倒,令我很沮丧。这时候,有一个人从我面前的巷道里走出来,齐肩举着一支火把。他看见我,没有说话,只是一直在前面走着,走得很慢,我赶紧走上去,跟在他的身后。火光微弱地在夜空中散发出来,让我看清了路上的石头和水洼。手执火把的人在我的前面走了一段路,一转身就向另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