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四月的雪花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er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大多数人一样,老莫瓦尔也是在一片悄悄蔓延开的白日的躁动中醒来的。这个与克拉奥讷人不大着调的老家伙只会整天看他的花田和南瓜田发呆,连教堂的弥撒也不去。他用枯木一样的手去翻日历:“哦,18年4月末了呀。”他自语着。
  然后他去他的花圃吃早饭,啤酒花在石阶边摇曳着,让他忆起十岁的时候和一群骑士团的士兵在啤酒花从中痛打德国佬的光荣往事,那时的士兵个个都身手不凡,样貌英武,尤其是他们神气的红裤子!即便挨上一个子儿,敌人也找不出伤口,倒以为自己打歪了似的,眼睁睁看着法兰西这群无畏的,刀枪不入的勇士向自己扑来,他们的红裤子会隐蔽伤口,而他们永远闪着寒光的刺刀直指某一颗可怜的普鲁士心脏!战事过后,有个士兵送了小莫瓦尔和他的母亲一人一盒糖果,可把他激动坏了,那盒阿拉伯花纹的盒子,他现在还保存着。
  要知道,回味这种幼年的故事总会给人惊奇的感觉,尤其是此时老莫瓦尔的身周飘散着四月蒲公英的羽绒,就像雪花一样,他总认为这种花的气味会有意地把人引入回忆。
  今天天气好,小伙子和姑娘们都出来玩的吧?尤其是姑娘们,大抵会去找驻在附近的英国小伙子们吧?老莫瓦尔在想,“但是那群英国小伙子太、太让人奇怪了,太不好捉摸了,你都不知道他们笑是为了什么!他们总是那么流里流气的,我前一阵子还亲眼看见一个英国小伙子在一个拎着重物的女士旁边径直走过,这简直不是绅士的作为,放在那时他是要被鄙视的!”老莫瓦尔对英国小伙子们评头论足起来,左一个不是,又一个“不地道”。说真的,谁会否认1872年的法军士兵最英俊呢?至少亲爱的莫瓦尔老爹是这么认为的。
  到了正午,还没有人上街,这太反常了,莫瓦尔同时发现几日前珍妮特.法尔特借他的半瓶醋还没还呢,他起身去找她的家门,一推,门开了。
  但是没有人,橱台上只有半块发臭的肉,虫子扭得正快乐呢,油啦,奶酪啦,都没有了,包括那半瓶醋,老莫瓦尔连叫了几声,没有人回答,在镇子中央问了一个年轻的流浪汉,这个有点腿瘸的家伙说,镇子上的人全走了,就几天前的事儿,德国人要来了。
  “德国人要来了?”莫瓦尔老爹差点没让眼珠子从眼眶中蹦出来,他按着额头,估计也想要让眼珠子复位。
  “不急嘛,还有时间,先生,还能去顺上道———我是说上火车。”
  “去哪?巴黎,还是敦刻尔克?”莫瓦尔没有离开的打算。他只是拖着步子回到了家里,花儿还是没心没肺地开着,只是那股甜丝丝的气息让人作呕。
  那是法国的花,那是一块在哀叹的地上生长着的一堆可怜的造物!他想,用手杖去敲打花丛,凡是那无情的噼啪声响起的地方,都溅起几片败叶和不幸的花瓣,然后,他花田中的不幸者,立马变成些可怖又可怜的东西,风从他的身上掠过,落地的花与叶籁籁地抖动,就像死者最后的痉挛一样。
  莫瓦尔用手杖敲打着一切,包括他精心培育的小南瓜。这些愚弱的东西,它们忘了和它们的土地下深埋着千百年前战士的骨骸,它们竟还有心情开放,有心情向风和天宇献媚!难道它们不应该做爱国的花,爱国的葡萄,爱国的南瓜,向四月献出它们的香甜和雪花状的飞絮,向死亡的勇士献出它们的笑容,再向自己的身上蒙上十二月的黑纱,让每一个德国人冻死在这里,难道不该这样吗?他们竟有权微笑,竟有权无忧无虑,这是违法的,尤其是在德国人离克拉奥讷只有几公里的情况下!
  “可能,他们进来了,他们进来了……”老莫瓦尔累了,蹲在篱笆边上,双手抱着头哭了。他忽而觉得自己是1872年痛打德国人中的士兵中的一份子。可很快,他甚至真的感到有德国人在打他,往他脸上吐唾沫,这一切的绝望都从他心中疯长起来,把他扔入冰窖,再抛向地狱般的火坑。他一直都这么熬着,和精神分裂没什么差别。直到了深夜,这个可怜的老人真的听到了枪声,是镇子的南边,英法军队营地对面传过来的。
  天空被映红了,淹没了渺小的星辰。
  一发炮落到花园十几米外的地方,飞起的小石子砸到了正提起燧发枪准备去和拥有马克沁重机枪的德国人干的老莫瓦尔。
  这个老可怜虫昏过去了。
  他醒来的时候是早上的九点左右,前额的伤不再流血了,而且他一点没感到眩晕,而是异常清醒,蒲公英仍飞送着雪花状的种子,啤酒花依旧高傲地挺直了身板,像一个歌剧红伶那样高傲,老莫瓦尔被自己的花孤立了,他置身四月的雪花之中,像个不知所措的小傻子。
  他再次梦呓似的想到,当年送他糖的那人在啤酒花田中负伤时,身上也壮烈地沾上了这些飞絮。可这些飞絮现在没有一点当年的意味在了,它们散落的土地,早已是伤痕遍布。
  莫瓦尔疯子般地在花园里徘徊,1872年,他也曾这样徘徊,是为了等那些红裤子的士兵。花田里,四月的雪花是唱着歌的,莫瓦尔想,那必是战歌,可现在他不那么想了。飞絮仍如同四月的雪花,他却不认识了。
  一阵有力的敲门声把他的思维打散了:“那是法国的军队么?或许他们赢了,来找我要些酒?我乐意奉陪!我可不让这些法兰西男儿喝那那种叫’法国马尿’的东西!”莫瓦尔又开始揣测,他的心境又开始滑向极乐观的一端去,或许他开门,法兰西的勇士们回来热切地拥抱他,宣告他们的胜利———1872年飘着雪般飞絮的四月,他正是遇到了这些勇士。
  他兴沖冲地理理软踏踏的衬领向门跑边去。
  门边的几个士兵的头盔是方形的,粘上了肮脏的泥土,仍然干净的部分闪着讽刺的光。
  他们的头盔不是圆形的,是方的,在眉宇上方投下一片阴影,狭长的脸被遮去了一半。
  他们是普鲁士人,德国军人。
  老莫瓦尔瞬间变成了僵尸,没有意识到他机械地开了门。德国人没有打他,更没有往他脸上吐唾沫,他们只是用生硬得丢人的法语向莫瓦尔要杯酒。“您———我是说,先生,我们嗓子很干,我们要点喝的。”
  还想用德国人的嘴唇接触法兰西神圣的美酒么,莫瓦尔恨不得用锄头杀死这几个高大的德国士兵———倒是和他们干起来好了!直到他被打死,作为爱国者被铭记在克拉奥讷的人们的心中好了!   然而,老莫瓦尔不那么直肠子,即便是他面对着让他愤恨的敌人,他的心机也是有的。年轻时,做生意,精于计算可是他的看家本事,因为他在克拉奥讷人眼中有的“阴阴的”,脾气也不好,大家才不那么待见他的。他有能力看着想活剥了他的竞争对手欢笑,现下,对德国人作着强呕的神情也不会是难事———他真的做到了。
  “我要智取,智取,这酒我自然不会让他们喝得顺溜的,”他想“我真高兴我家里有些宝贝,和酒混在一起喝能让德国先生开心得很呢。”
  他只向德国人点了点头,站在最高级的台阶上让他们进屋去,德国人没有乱动东西,乖乖地围在桌子边坐下。其中有个个儿特别高,脸特别苦的士兵坐在朝北的,凳子上铺有流苏坐垫的位子上———那桌子朝北的位子是莫瓦尔夫人生前坐的,这个有飞船盔的家伙,他怎么敢坐在美丽的艾莲娜之前的位子,他难道也配———莫瓦尔眼珠子又一次要滑脱出来了。
  莫瓦尔去开酒坛子———这是他经商多年的一条重大启示,即“有亏才有赢”,但他以艾莲娜酿的酒作为成本,还着实让他伤心。艾莲娜.莫瓦尔两年前生病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碰过葡萄酒。有那么一会儿,他想起艾莲娜酿酒时和他说的那些话,和她鸽子一样独特的笑声,要是可以的话,他宁愿和德国人决斗也不让他们碰这坛酒。但他已经五十六岁了,没近得了德国人的身就会被打成筛子了。有时智取比武斗更叫人为难呢。
  老莫瓦尔四处找着毒药,想掺和些到酒里,但它们飞走了似的。最后,他朝房间下一个柜子里掏着,这一掏,掏出了一包强力泻药。原来是给生病的牛和驴使用的。
  他似乎彻悟了,这想必是一个伟大的巧合或者伟大的安排,因为很久以前法国小伙子曾嘱咐过他的母亲“德国佬要喝酒就给他们,但是他们该死的德国胃适应不了纯正的酒,所以得加点料,别让他们丢了狗命,让他们生着病回去充当累赘。”
  你明白他要干什么了吗?
  他把一整包泻药丢进了葡萄酒里,像个巫师一样搅拌着,他觉得这东西均匀了,才端给德国人。德国人天真的喝了下去,露出了惊叹的表情。老莫瓦尔觉得这多少是一种赞美,脸不再板得像刚从坟墓里刨出来的腐尸那么难看。他听见德国人用异国的语言大声谈着什么东西。他只会一点德语,但大致地明白,这伙人是一只侦察队,已转了四天了,是来收集地形方面的情报的。四天的疲劳让这支分队的士兵嘴里都不太干净。
  强力泻药是不会立即发作的,而且德国人喝得很慢,很少,他们大多时候在唱歌,或者是起身找找莫瓦尔家里有没有画报一类解闷的东西。莫瓦尔像是一只有耐心的狼一样在一边悄悄地窥伺着。他在这期间还在努力压制着自己嘴角绽开的一抹斜斜的笑容。
  花田里送来凉凉的风,加夹着蒲公英的飞絮。傍晚了,莫瓦尔想,那该差不多是时候了,“先生们,我出去找找,我有东西好像在花田里了,很重要的东西。”他说,其实这一句译过来,便是“好先生们,我走啦!”
  他到门边的时候,快速地回过头去,望了望艾莲娜的照片,那是1984年拍的了,他莫瓦尔那会是个高个儿的小伙子。德国人点点头,不再管他们的临时房房东,接着高谈阔论,学上司骂人的语气正学得开心。而莫瓦尔疾步穿过他的花丛,跨上他的一头驴子,往镇中心的方向跑去,那驴子也很识趣,跑得又快,步子又轻,他在很远的地方回过头去,他的花田里,啤酒花仍似红伶的姿势向波浪般涌来的雾挺立着身子,小南瓜乖顺地向主人告别,而从1872年以来的四月一直飘着的雪花般的飞絮,不时地由风吹送进莫瓦尔的屋里去。
  很快,德国人的腹泻发作了,或者说,他们的肠胃开始在革命者莫瓦尔先生的领导下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他们却认为这是早时候的牛肉罐头还有莫瓦尔家的土豆不干净,不断地往厕所跑。他们尖叫着,揉着干瘦脱水的肚子,祈求能让肠胃平静下来。但是他们的肠胃被一声声惨叫刺激着,正进行的伟大的革命愈发激烈了,1794年那次法国的革命甚至还比不上这半分呢,但会比这场肠胃革命在史书上抢得风头。遗憾的是,德国人的尖叫老莫瓦尔是听不到的,他走了太远了。驴蹄踏在地上的咯哒声里,他看到身前是十岁时曾带他上过战场的法兰西的勇士,他们坚毅的红衬裤仍在他的眼前随风轻轻地飘动着。那个送他阿拉伯糖果的人向他笑了。“他们不是我想象的,他们是真实的,就在眼前。他们对我笑因为我于得漂亮,说实活,刚才的事儿,我可以干上千万遍,只要我为了某些我不敢弃的东西,”他想。
  老莫瓦尔想必是坚信,他五十六岁的身子仍有十岁那年莽撞而率直的热情的。他到了镇中心,忽然想起了什么,掉转方向,折到一条巷子里去,他找到一天前见过的流浪汉,那家伙当时正在啃面包,松松垮垮的衬衣上沾满了面包屑,身边还躺了两个满脸淤青半死不活的德国军人。
  莫瓦尔向他伸出手———他这一辈子第一次向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做出這样友好的动作,因为他不是一个父亲,他没有儿子。但面对这个流浪的小瘸子,他露出了父亲一样的笑。
  “来吧,巷子里就快要打仗了,德国人已经来了,先遣部队在茅厕里侦察呢。我们真得去顺个道儿!”
  “您一定是说坐火车。”流浪汉快活地说。
  夜空这时是不安分的,缀着颠簸的星辰,不时映上炮火的火亮。他们所经过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雪花状的飞絮在上下沉浮。老莫瓦尔感到他又回到那个伟大的年份了。
  在附近小镇充满嘈杂声的车站,他们被推搡成两条沙丁鱼,但到底还是上了火车,老莫瓦尔绘声绘色地向他的旅伴讲他一手策划的发生在德国人肠胃里的革命,引得几位看上去很斯文的女士和先生也在听。老莫瓦尔以一场伟大的起义制造者的身份受到了很高的礼遇。他描述德国人如何野蛮地坐在他夫人生前坐的位子上还不提前吱一声;他是如何在“身边有敌人盯着我”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泻药放到“玉液一样的”可怜的艾莲娜酿的酒里还“为此想到太太而泪流满面的”(其实没有这个情节);又是如何在德国人发作前溜出来的(不用溜,他走的比太阳还光明),真真假假地混在一块儿的惊险故事都快能写成戏剧了。末了,他像一切功成名就的人一样停歇下来,默默呷了口茶说:
  “不管怎样,艾莲娜知道我用她的酒这么干,他会用火钳戳我的屁股的———她要是个击剑手一定是位世界冠军。”
  “那先生您的老婆一定也不简单啊!”凑过来的一个穿工装的有肺炎的家伙说,“当然,要是部队里那帮子人也有夫人的身手……”
  那时,车窗里已悄悄圈起一抹浓血般暗红的天空,它低垂着,凝滞着,从遥远的山脉一直铺设到某一条河边,估计已经盖满了这块不安生的土地。不少人屏住了气息,等待着这片深红色天空之下蕴藏着的一场巨变。即便这样,仍有某一片来自于蒲公英的花絮在静穆的大气中上下浮动。
  也许它现在还在浮动着。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说起伊朗,大家也许并不陌生,它是中东地区的一个石油天然气大国,每次调整原油价格,都会给国际油价带来一定的震动,这种情况在各种新闻中并不罕见。没去伊朗旅游之前,我对它的了解,也仅仅是从各种新闻报道中获知,通过各种国际新闻,我还了解到,伊朗是一个多战乱、不稳定的国家,甚至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去伊朗旅游很不安全。这些都像一个个谜团,等待我亲自去体验、去解开。  我报了一个旅游团,忐忑地踏上了伊朗之旅。十天
期刊
踏著青春飞扬的脚步,不知不觉已人到中年,曾经孩提时代的许多故事和场景,经常在我的脑海中萦绕,甚至有时出现在梦中,但最不能忘却的是故乡那条不知名的小河——朱家川河,在那里留下了我童年成长的背影和美好时光的回忆。  在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的版图上,众多河流的支离破碎加剧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朱家川河就是晋西北黄土高原上这样的一条小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它发源于朔州市朔城区利民镇,经神池、五寨、河曲,
期刊
此苏菲,非彼苏菲!  这个苏菲,不是二战期间被关押在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亲自决定自己一双儿女生死命运的那个万箭穿心的屈辱的波兰母亲!  这个苏菲,是一位出生在新疆的美丽姑娘!  这个苏菲,喜欢石头——晶莹剔透、质地绵和的玉石。因此,这个姑娘选择了玛瑙,葡萄干玛瑙,新疆淖毛湖的葡萄干玛瑙玉石。  认识苏菲,纯属偶然。  那天下着小雨,心里有些疲惫,在办公室里坐着,一旁的同事高举着她的左手过来笑着
期刊
生来不是人间种,前世飘香在天庭。《西游记》中的仙桃,三千年一开花,五千年一结果,是王母娘娘大宴天国群仙的圣果。  渝北这“仙桃”,莫不就是孙大圣在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上一口琼浆、一口蟠桃,得意忘形之时,不料将一颗桃核“呸”的一声吐出了南天门外,那桃核便一路滚落到了这巴山渝水之间,入地生根,开枝散叶,倏忽间缤纷满树、姹紫嫣红,从此便有了这“仙桃”的美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原江北县第一中学读高中
期刊
宿城的蜕变,只在朝夕,仅两年未来,就如魔法师施出的法术,挥手一划,即把这里瞬间变了个模样。一个古风雅韵的新城,被叠嶂山峦拦腰环抱,丰盈的崇山峻岭,尽显万种风情的妖娆。  枫树湾门前猛增一湾清水湖,拱桥崛起,凉亭静立,牌坊高耸。长廊风雅颂,石刻相思谷。斑斓的枫叶离开母体,随风落入湖面,伴潋滟的碧波,飘来荡去,它们不舍随波逐流,怀揣一份对母亲的眷恋,遥望山谷丛林,希望在这凋零的晚秋里,再陪枫树最后一程
期刊
接到参加桥梁制作与安装现场踏勘的邀请,我立马赶乘飞往银川的航班。子夜时分,飞机降落在河东机场。民航巴士在街灯如昼的快速通道上疾驶。倦眼惺忪的我,却倾心聆听着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摩擦出的咝咝声,路桥工人的自豪油然而生。  我旅宿宾馆的对面,便是弥散着烟火味道的丰收巷。清晨,我在丰收巷寻得一家门脸古朴典雅的粥店,点了一碗小米粥和一份孜然口味的香酥烤饼。那粥熬得到嘴就到肚的顺滑。酵面的烤饼,外脆里酥,细细
期刊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才意识到,贫困与我而言,不是遭遇,而是如影随形。  我的童年和少年留给我的没有什么快乐的回忆,记忆最深的,除了贫困还是贫困。  当时的农村,农民吃的粮食、用的钱,除了生产队里分的,基本上没有别的来源。粮食,分为两种。一种是按家庭人口分的基本口粮,一种是按工分分的工分粮。不管是哪种粮食,分钱的时候都要首先按一定价格扣除粮食款。钱,每年年底分一次。有时也分两次。夏收后一次,年底前一次。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虽然离开学校已有好些年了,回想起来,成长的路上早已布满深深的脚印——在不算短暂的小镇校园生活中,有过许多让人高兴的事,说过无数个让人笑破肚皮的调皮话,也不止一次地因为某道题,某一篇文章而争吵不休。当然,也有因某些不足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也有被别人误解的委屈和不满……  你们还记得刚刚走进小镇学校的那几个星期吧?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独自闯世界,一切好像变得难以捉摸。来自不同地方,不同
期刊
18岁那年,在安化一个小镇支局的话务班工作,负责小镇所有单位、个人的来去电话和来去电报。  成在小镇的粮站办公室上班。  某个冬天的上午,我接通粮站办公室的电话对接电话的人说:“请来支局,有你们粮站的电报。”没到一刻钟,成来了。于是,把已经译好的电报递给他。成拿着电报看着忙碌的我,说声谢谢转身告辞。  第二天,成所在的粮站办公室拨电话到总机台,要求转接县粮站。于是问他的名字(按要求登记名字,然后由
期刊
父亲的脸上刻满风霜  岁月在父亲的脸上刻满了沧桑,我不得不感慨:父亲老了。  多少年来,父亲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耸立在我面前,给我们全家人依靠,也是我们的“靠山”。如果说家是一艘大船,那么父亲就是领航人,他永远给我们目标和方向。他那坚定的信念,默默的耕耘,善良的心地,憨厚的笑容,在我的记忆里永葆青春的活力。小时候我还在父亲的自行车上度过美好的童年,一眨眼我就三十出头了。当年父亲精力充沛、英俊潇洒,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