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 发展 共赢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74751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0日,由北京、天津、河北和青岛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办的“2017京津冀(青岛)教育督导区域协作研讨会”在河北廊坊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扎实推进教育督导区域协同发展、全面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唐立军,天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局级督学闫国粱,河北省教育厅总督学韩爱丽,青岛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林光琳,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刘莉、冯义国出席研讨会。京津冀和青岛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领导、相关处室负责人、地市(区)教育督导室领导、省市级督学代表以及媒体记者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在研讨会上,京津冀、青岛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领导分别介绍了2017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和2018年的工作思路。据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冯义国介绍,2017年北京市教育督导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教育督导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全部落地;二是落实完成多项国家级教育督导工作;三是全面推进督政、督学、评估监测重点工作;四是提升教育督导专业化水平;五是加强区域教育督导交流与合作。为保障首都教育實现现代化,推动区域教育发展,2018年北京将重点围绕六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开展教育督导改革各项工作;二是紧紧围绕政府履职,强化督政工作;三是紧紧围绕办学育人,做好学校督导工作;四是紧紧围绕教育质量,科学实施评估监测;五是紧紧围绕权威高效,加强督导自身建设;六是紧紧围绕区域发展国家战略,深入落实京津冀、北京-青岛教育督导协作框架协议。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分成三个小组,围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教育督导如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区域协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2018京津冀教育督导协作实施方案(讨论稿)》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次研讨会旨在落实京津冀、北京-青岛教育督导区域协作协议,同时,交流工作经验、明确工作重点、拓宽工作思路、研讨协作方向、凝聚协作共识,推进区域教育督导深度合作与教育督导综合改革创新发展,保障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此次活动既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
  据悉,2018年京津冀教育督导部门将在建立教育督导共享专家库、组织区域间教育督导工作交流、开展三地交叉督导和区域督导评估等重点项目上深化合作,并围绕中小学挂牌督导、督学责任区建设、异地督政、高校质量发展和教学改革、督学培训等重点工作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为京津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保驾护航。北京也将进一步扩大以京津冀教育督导协同发展为基础的跨区域教育督导合作,共筑教育督导跨区域发展的美好未来。
其他文献
品牌学校是百姓心目中的优质学校、政府放心学校、专业引领学校。品牌学校是地区教育的脊梁、国家教育的脊梁。因此品牌学校必须要有教育担当精神,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办学,不断创新教育实践,为国担当育才,为民担当服务。  北京海淀区清河地区有一所北京市示范高中校——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这所学校建校60多年来,秉承服务当地百姓办学宗旨,逐步提出了“脊梁教育”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成为当地百姓认可的品牌
1.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师编制超编与结构性缺编并存,部分小学科、原非中高考科目等学科面临师资紧缺的问题。二是教师来源不足,小学阶段师资紧缺。三是新补充教师的质量不高,“教非所学”现象凸显。四是教师应对改革的能力与素养不足。  2.教师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培训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分层分类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教师培训的设计与
近年来,少年儿童遭遇性侵的案例频频发生,给学生家长和学校敲响了警钟,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从小学会自我保护?为了寻找答案,大兴四小参与“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性保护的问题”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潜心研究,做出精品课例  课题组教师坚持做到把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班主任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教育,科任教师则
密云区实施“美丽少年教育”活动已五年,从單一主题活动推进、系列主题活动推进到课程化推进,主题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美丽少年教育“五爱”课程体系以学生为道德认知和发展原点,逐渐扩充生活学习的空间,把爱己、爱家、爱社会、爱祖国、爱生态五个内容,细化到学生的养成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现了有机衔接。“五爱”课
当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研部门面临教师发展需求的新挑战,需要创新工作,实现教研转型。教研创新的形式之一是“专家指导”转向教师团队的“众筹学习”,教研工作坊也就成为了教师研修的重要形式。本文结合第二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上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工作坊,探究工作坊研修活动开展的内在规律,提升工作坊研修活动质量,以最大程度满足研修者的需求。  1.研修活动设计理念  以研修者为
兴趣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新课标明确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音乐教学,将封闭的课堂延伸至课外,让音乐走出教室,走进学生的生活。  1.利用学生的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程中,东城区提出了一体两翼,即“学区制”“学院制”教育综合改革新构想。“学区制”改革着眼于结构调整,聚焦教育均衡问题,探索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学院制”改革立足于供给侧的改革,聚焦育人质量,探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5年,东城区以青少年学生课内外教育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启动“蓝天工程”,定位于课外活动,这是东城区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是全国首创之举。“蓝天工程”让
芬兰的基础教育在全球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从2000年开始,在OECD对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15岁中学生进行的“国际学生测评”(PISA)中,芬兰学生在数学、科学、阅读及解决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一直位列前茅。2016年10月,笔者赴芬兰学习考察,其间在图尔库和坎佩雷大学教育学院进行学习,并访问了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对芬兰的教育有了一些直观的了解。尤其是教师职前教育和无监测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毕业,他们将从懵懂的孩童时代进入到青少年时期,从孩子成长为小大人,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对社会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针对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学段特征,北京市一些小学把毕业教育做成了课程。  “回顾成长轨迹,学会感恩”“体验未来生活,关心社会”“培育美好品德,涵养身心”是目前小学毕业课程的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鲜明地体现了小学毕业课程的主要目的:一是帮助即将毕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学校育人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立德树人,实施途径是发展素质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育人体系是当前发展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准确把握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研究小学阶段教育特点,系统构建了创新、实效、特色、系统的学校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