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线引法的类比激活策略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zhaox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比就是相似比较.” 或者说类比就是类似比较.联想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有方向的想象,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问题想起其它事物的心理活动. 所谓类比联想是以类比为方法、以联想为导向的探求规律和探索解题思路的策略.
  
  1 降低难度的类比
  所谓降低难度的类比(又称简化类比)是根据“简单是真理的标志”和“以退求进” 的策略, 为了求证复杂的数学证明题, 而找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简单类比题来证明, 把简单类比题钻深了, 看透了, 然后再去证明复杂问题就容易多了. 
  我们用类比联想的方法不但构造了简单类比联想题(这是合情推理的猜想),而且还用论证推理证明了它. 正如G•波利亚说:“在求解所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利用一个较简单的类比问题的解答;我们可能利用它的方法或者可能利用它的结果,或者可能三者同时利用”.[1]
  例1 如图1, 在直线l一旁有平行四边形ABCD, 且BE⊥l,AF⊥l,CH⊥l,DP⊥l,点E、F、G、H、P是垂足, 求证(1)EF=HP,EH=FP,(2) BE+AF+CH+DP=4OG.
  图1图2
  
  证明(1) 由AB=DC推出EF=HP, 又由AD=BC推出EH=FP.这是由于相等的平行线段, 其射影也相等. 
  (2) 连结BD、AC相交于O点, 作OG⊥l,G为垂足. 因为根椐平移变换,OG既是梯形AFHC的中位线, 又是梯形BEPD的中位线, 所以
  OG=12(BE+DP),OG=12(AF+CH)2OG=12(BE+DP+AF+CH),推出BE+AF+CH+DP=4OG.
  
  例2 如图2, 从三角形的三顶点向形外一直线所引三垂线的和, 必等于重心向该直线所引垂线的3倍. 
  证明 一方面根椐重心的定义与性质,OE=13BE,可取OB之中点M,又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AE=EC推出GP=PK,又由BM=MO=OE推出HN=NL=LP,EP与OL分别是直角梯形AGKC与MNPE的中位线,OL=12(MN+EP),EP=12(AG+CK)推出MN+EP=2OL2MN+2EP=4OL,但是2MN=BH+OL,2EP=AG+CK,AG+BH+CK+OL=4OLAG+BH+CK=3OL.
  例2到例1是一种类比猜想.
  波兰数学家斯•巴拿赫说:“一个人是数学家,那是因为他善于发现判断之间的类似;如果能判明论证之间的类似,他就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可是,我认为还应当有这样的数学家,他能够洞察类似之间的类似.”
  可以想象,从平行四边形到平面三角形, 再到平面线段, 是类比, 则有“线段中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线段两端向该直线引垂线之距离和的2倍.”
  从2倍到3倍再到4倍难道不是“类比猜想”到数学思维的“后证”的发现吗!?
  在例2中若三角形外的直线过垂心, 又可探索出什么结论呢? 读者还可以看出“类比不但有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认识论基础,而且还有证明真理的方法论意义. ”又说“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类比推理的逻辑基础,相似性的存在提供了类比的可能性,而差异性的存在又限制着类比的范围. 如果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忽视其差异性,那么就会把类比视为万能的“法宝”到处乱用;反之,如果片面地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而忽视其相似性,那么就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泥坑.”[2]
  
  2 结构类比
  所谓结构类比是指新的条件与结论与已经掌握的定理(或公理) 的条件与结论极其相似, 将它们进行类比, 即这种将要探讨的问题与探讨所需定理之间进行的类比叫做结构类比.
  2. 1 条件联想定理的结构类比
  所谓条件联想定理的结构类比是从已知条件联想定理、公式, 通过由“由因导果” 的综合法找到证题途径, 从而使定理与本题产生结构类比的思想方法.
  图3
  例3 如图3,已知⊙O的直径为d,其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垂足是E.求证:EA2+EB2+EC2+ED2=d2.
  
  分析由于⊙O的直径为d,其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垂足是E, 联想起勾股定理, 由于DC与AB不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故必须添过圆心的直径AOF, 连结CF,BF. 
  EA2+BE2=AB2,ED2+EC2=DC2,CF∥BDDC=BF,DC2=BF2EA2+BE2+ED2+EC2=AB2+BF2=AF2,
  所求证的结论成立.
  2. 2 结论联想定理的结构类比
  所谓结论联想定理的结构类比是从结论联想定理、公式, 通过由“执果索因” 的分析法找到证题途径, 从而使定理与本题产生结构类比的思想方法. 
  例4 如图4,两圆外切于P,一直线交两圆于A、B、C、D四点,求证:∠APD+∠BPC=180°.
  分析1 由结论联想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但是求证的两个角彼此重叠在一起,添过P点的公切线PQ可将角分解代换:∠APD=∠APB+∠BPQ+∠CPQ+∠CPD,∠QPB=∠A,∠QPC=∠D,这是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又由三角形外角定理有∠BCP=∠D+∠CPD,∠CBP=∠A+∠BPA,这表面上看是将角分散了,但是“分解与重新组合”,使求证:∠APD+∠BPC=180°的结论获得了新生:∠APD+∠BPC=∠BPC+∠PBC+∠BCP=180°. 
  分析2 由结论联想△APD的内角和定理,作过P点的公切线PQ,∠BPC=∠BPQ+∠CPQ,∠BPQ=∠A,∠CPQ=∠D,最后得出∠APD+∠A+∠D=∠APD+∠BPC=180°.
  图4图5
  
  例5 如图5,两圆相交于P,Q,一条外公切线切两圆于A,B,求证:∠APB+∠AQB=180°.
  分析 求证的结论类比联想△QAB(或△PAB)的内角和定理, 用“分解与重新组合” 的方法, 用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读者可继续思考下去, 可激活此题, 这当然也是用两种方法都体现“类比激活策略”. 
  这两个证明题都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它们的每一道题均属结论联想定理的结构类比; 但是, 这两道题之间只是从两圆外切到两圆相交, 是形式类比.
  2.3 条件与结论都联想定理的结构类比
  图6
  例6 如图6,在⊙O中,BA为直径,AD是切线,BD、BF是割线, 分别交⊙O于C和E, 求证:BE×BF=BC×BD.
  分析 由求证联想到射影定理AB2=BE×BF,AB2=BC×BD,再由已知,BA为直径,AD是切线,BF是割线,在Rt△ABD与Rt△BAF中,可知射影定理满足条件, 得出BC×BD=BE×BF.
  
  3 横向类比
  所谓横向类比是指“被比较的对象的属性不处于明显的互相依存的状态。”
  3. 1 形式类比
  所谓形式类比是两个对象的关系相似或相同而引起的.形式类比又称为关系类比. 
  例7 如图8,是一个3×3的正方形,如图7,是一个2×2的正方形. 
  (1) 在图7中求∠4+∠5+∠7+∠8的度数?
  (2) 在图8中求∠1+∠2+∠3+…+∠9的度数?
  分析 为求(2),用简单类比方法必需先求(1)的结果;反之,从(1)到(2)是普遍化的策略,这是对图形绝妙地观察,即利用对称性可得出简洁的解题策略.
  图7图8
  
  解 (1):在图7中,沿对角线对折,上下图形完全重合,∠4+∠8=90°,∠5=∠7=45°∠4+∠5+∠7+∠8=180°. 
  (2)在图8中,沿对角线对折,左上边的图形与右下方的图形也重合,∠1+∠9=∠2+∠6=∠4+∠8=90°∠1+∠2+∠3+…+∠9=3×90°+3×45°=405°.
   本例的(1)是为(2)铺垫的,不会解(2)时,可以退到(1),寻求方法. 正如华罗庚教授说:“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又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决窍. ”
  3. 2 方法类比
  所谓方法类比是借助于过去的经验、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而进行类似比较的方法.
  
  例8 如图9,已知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且都在直线BCE的同侧,AE,DB分别交CD、AC于G、F, 求证: △GFC是等边三角形.
  图9图10
  
  证明 若设AB=BC=AC=a,DC=CE=DE=b可用联系的设问①为什么FC∥DE?( 因为∠ACB=∠DEC=60°由同位角相等推出两直线平行. )②用什么定理可得FCb=aa+b(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定理. )③如何将FC用a,b来表示?(FC=aba+b)④CG也能用同样的表达式吗? 为什么?(因为CG∥ABCGa=ba+bCG=aba+b)⑤用什么公理可将所得的两个表达式联系起来?( 等量公理. )⑥既然CG=aba+b=CF,用什么定理可得△CFG是等边三角形呢?( 顶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例9 如图10, 在△ABC中∠A=90°,以AB为直径作半圆, 过C作半圆的切线CT,T为切点, TD⊥AB交CB于M.求证:TM=MD.
  
  证明 过B点作圆的切线交CT于F, 设CA=CT=a,FB=FT=b, AC∥TD∥FBMDa=BDBA=FTFC=ba+bMD=aba+b,同理MT=aba+b,所以MT=MD.
  例 9与例8 的证明方法多么相似, 故为方法类比.
  
  4 因果类比
  所谓因果类比是两类事物在变化过程中, 由相似的原因“由因导果” 地推出相似的结果; 或者反之, 由相似的结果“执果索因” 地得出相似的原因的类比. 
  例10 在例7(2)中, 证明:∠1+∠2+∠3+∠6+∠9+∠8+∠7+∠4=360°. 
  可见例10与例7(2)是属于因果类比. 
  综上所述, 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添辅助线或分析证题思路, 是沟通证题思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类比不等于证明, G•波利亚又说:“如果把这种猜测的似真性当作肯定性, 那将是愚蠢的, 但是忽视这种似真的猜测将是同样愚蠢甚至更为愚蠢”[3]这是用类比添辅助线的辩证评价.
  
  参考文献
  [1] G•波利亚著. 怎样解题[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43.
  [2] 傅世球. 中学数学教学的艺术[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5.
  [3] G•波利亚著. 怎样解题[M]. 科学出版社,1982:43.
其他文献
在必修2学习了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后,笔者让同学们做了习题3.2A组第9题:求过点P(2,3),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同学们的解法是: After studying the linear intercept e
反反复复,来回折腾,到头来却落一场空 历经三载,上访告状,得来的是四份法院行政裁定书,一份政府不予受理书,还有申请行政复议未成的结局。一份调查笔录,记载的却是因愤推举
文化流行的常显规律(下)李满四、文化流行的螺旋衍进律流行文化的螺旋衍进律不同于回荡反复律和此起彼伏律。回荡反复律描述的是同一种流行文化风格样式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中反复
陶山麓是湖南省浏阳市司法局镇头司法所所长兼镇调委会主任,自1997年3月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他主持调处的纠纷超过2000起,调处成功率98%以上,先后获得了“湖南省十佳人民调
破冰:执着中的艰辛1996年,我大学毕业。接到调令的那一天,我激动不已。骑着破旧的单车,义无反顾来到山脚下的一所农村中学。报到那天,正逢雷雨,瓢泼的大雨并没有浇灭我心中的
地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齐文化丛书》即将编纂出版由中共山东省淄博市委与山东出版总社联合召开的《齐文化丛书》第二次顾问、编委扩大会议于1993年10月在淄博市举行。会议提
收藏是一种感觉是一个无拘无束的飘泊码头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是一个大杂烩一个可以睁着眼睛做梦的地方是一个令人心有所属的快乐老家——老编一个年过半百的郊县农民,因为
检察机关是我们党依法执政的重要力量,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捍卫经济发展成果具有特殊作用,必须把“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公正、保公信”贯穿检察工作始终,为推动全省科学发展注入法治力量。  一、立足于全省发展大局谋划和开展检察工作,把服务第一要务、推动吉林振兴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做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建设者。全省检察机关要始终把检察工作放在吉林振兴这个大局中谋划和开展,根据形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7号)文件,并将于2003年6月1日开始执行。这是对以前相关法律法
民族文化是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沃土张岩静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奔腾不息的长河中,爱国主义是奔流中的一条巨流。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有着民族的血缘关系。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