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干部在农村土地治理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在农村土地治理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做好农村宅基地、农村耕地和农村公共用地“三篇”大文章。农村党员干部要清晰把握农村“三地”中存在的问题,要深刻把握存在问题的原因,即农村宅基地标准化建设力度不够,农村耕地规模化推进力度不够,农村公共土地规划和建设不科学;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即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标准化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通过扎实推进农村耕地规模化建设,提高群众收入水平;通过科学规划农村公共土地,发挥便民育民惠民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农村党员干部;土地治理;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47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农村土地问题。作为农村党员干部,要密切关注农村土地面临的现实状况,自觉提升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农村土地治理体能力现代化水平。
  1 清晰把握农村“三地”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宅基地面临的问题
  1.1.1 农村宅基地“空心化”
  乡村振兴的实现关键靠人,基础在“聚人气”。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大多数农户家庭大门常年关闭,有的农户很多年来一趟家门,很多农村成为“无人村”“鬼村”。
  1.1.2 农村住宅质量不高
  农村住宅是农民生活的基础。高质量的农房不仅是农民幸福感的重要体现,而且能通过出租促进农民增收。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大多数住宅都是土木结构,常年风吹日晒,年久失修,坍塌、凹陷现象普遍。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严重影响着农民收入的提高。
  1.1.3 农村宅基地道路不规整
  农户宅基地的结构大多数是“一个大门、一个小门”,拥有这样的住房结构是每一个农户所向往的。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内部大量宅基地的道路直接穿过农户的大门,有的道路甚至穿堂而过,大量的车辆来来往往,对本已脆弱的农房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1.2 农村耕地面临的问题
  1.2.1 耕地和宅基地边界不清
  明确的宅基地和耕地界限是处理好农户与农户之间关系的重要标准。通过调研发现,有的耕地处于宅基地的“包围”之中,有的耕地在自己或他人宅基地的大门口,长此以往,极易引发农民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耕地在灌溉时容易引起宅基地路面塌陷;二是有的宅基地不断侵占旁边的农户耕地,或者存在给农户耕地倾倒垃圾等违法和不道德现象。
  1.2.2 耕地“碎片化”
  耕地“碎片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通过调研发现,有的农户承包了10亩地,这些地分散在东西南北不同的地块,有的种蔬菜,有的种树木,有的种小麦和玉米,五花八门,特别是农田灌溉的时候,导致农民精力分散,浪费劳力,不利于农户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的现实需要。
  1.3 农村公共土地面临的问题
  一是农村内部道路狭窄。有的村内公共道路小汽车开不进去,甚至连小型三轮车也开不进去,即使有的农户有经济实力买车和进行农房翻新,面临这种道路瓶颈状况只能放弃,致使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受到了很大制约。二是排污设施缺乏。大多数农村没有垃圾箱和排污管道,一些村民将垃圾扔到邻居的大门上,将脏水倒进邻居的果园、菜园中,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农作物的收成。三是公共水渠老化被侵占。有的农户通过在旧水渠中种树、堆草、筑墙、建房,把公共水渠据为己有,导致灌溉用的水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洪水不得不从旁边的公共道路流过,造成道路泥泞、行走困难,缩短了道路的寿命。
  2 深刻分析农村“三地”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农村宅基地标准化建设力度不够
  2.1.1 农户向往城镇社区化生活
  造成农村宅基地“空心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社会原因。城镇的基础设施比较比较完善,能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对于农户更具有很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农户更愿意搬迁到城镇生活。二是家庭原因。一方面,农户到城镇生活,子女照顾老人比较方便,农村老人愿意到城镇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子女在城镇工作,工作都比较忙,没有时间照料小孩,农村老人到城镇也帮子女分担家务,促进家庭和谐。
  2.1.2 农户收入低下,无能力建房
  一是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农民主要是靠天吃饭,长期以来,农民种地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即使国家对“三农”有些补贴,农民还是不愿意种地;同时农民到外地打工所获得的收入也是有限的,除了自身花销,所剩无几。二是“三无”人员还有一定数量。“三无”人员是指在农村无子女、無劳动能力、无致富能力的群体,“三无”人员主要靠吃低保度日,对于投资翻新房屋则根本没有心思和能力做好。
  2.1.3 无道可走,借道导致邻居住房安全问题
  由于有的农户宅基地没有外出的通道,只能借道邻居的大门进入,导致邻居被迫敞开大门,极大破坏了宅基地标准化建设和运行。表面上方便了公道旁边的农户生产生活,实质上增加和造成了住房安全隐患和邻里矛盾,这种情况是很难解决的,只能通过新建宅基地来破解。
  2.2 农村耕地规模化推进力度不够
  2.2.1 宅基地占用耕地现象并未缓解
  一是从外部原因来讲,以前本来是农田,宅基地和农田有着明确的划分,但后来由于大量人口迁徙,需要大量宅基地来安置,导致宅基地占用农田的现象增多。二是从内部原因来讲,由于新增加的村内人口无处安置,只能在农田里进行新的宅基地建设。   2.2.2 一些农村基层政府分配土地不科學
  农民通过承包经营本来可以获得一块大地,但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分配承包地时,出现了随意化、不负责任的现象,导致几十年来农民承包地“碎片化”现象严重,致使后续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开展农村耕地规模化的希望更是渺茫。
  2.3 农村公共土地规划和建设不科学
  一是有的村干部对农村公共道路政策机械执行。大多数农村的宅基地是改革开放后建成的,道路规划主要是满足自行车、架子车和小型三轮车的需要,与农民对现代生活方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导致农村现代化受到严重制约。二是有的干部和群众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认识滞后、淡漠。有的村干部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规划意识,没有将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纳入村级发展规划中;有的农户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法治观念淡漠,对侵害其他农户利益的行为无所顾忌。三是有的村干部村对公共水渠设施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有的村干部对农村公共水渠具体位置在哪里、有多少面积心理没数,更没有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同时有的村干部没有做到依法办事,导致少数农户肆意侵占公共水渠,致使农村集体资产严重流失。
  3 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在“三地”改革中的作用
  3.1 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标准化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3.1.1 尊重群众意愿,分类推进
  一是对于接受宅基地标准化的农民,应鼓励其搬迁到新的宅基地中。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更多的人搬到新的住宅区,坚决破除中梗阻现象,从而在新建的宅基地中达到“聚人气、促发展、共致富”的目标。二是对于少数没有意愿搬迁的群众,则不能强求。一方面有利于尊重和维护少数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缓和基层党员干部和少数群众之间的矛盾。
  3.1.2 满足群众要求,高标准建设
  一是要以系统思维推进宅基地标准化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因此新建宅基地要紧靠乡镇中心位置,整体推进水电路气网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二是满足群众的多元化、个性化住房需求。就宅基地类型来看,可选择平房型、二层楼型(一楼是商铺,二楼是住宿),也可选择高层住宅型,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住宅,让农村群众住得开心、住得安心。
  3.2 扎实推进农村耕地规模化建设,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3.2.1 将废弃宅基地整理成耕地
  一是对于整村搬迁的农户来说,可以将原来的宅基地整理成高标准农田,从而为耕地规模化奠定基础。二是对于不能整村搬迁的群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主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不愿搬迁的农户可继续保留耕地;第二种情况是将村内愿意搬迁农户的废弃宅基地整理成耕地。这样做的好处是满足了农村内部不同农户对宅基地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和促进农村稳定。
  3.2.2 推进大块耕地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作为农村党员干部,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一户一块地的原则,带动所有农户将所有承包地集中到一块大耕地上,为今后适度规模化和机械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3.2.3 积极推进耕地大规模化建设
  一是动员农户将土地流转给种养大户、经济能人,确保农户流转的耕地获得增值收益。二是按照5到10年的经营期限,种养大户、经济能人提前将租金支付给农户,提高农户对经营主体的信誉度。如果种养大户、经济能人信誉度比较好的话,可考虑延长经营期限。
  3.3 有力推动农村公共土地规划科学化,发挥便民育民惠民的综合效应
  3.3.1 推进农民生活便利化
  一是正确处理住宅与公共道路的关系,适当拓宽公共道路,确保村民各种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二是修建便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便民超市、村史馆等,确保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3.3.2 坚持规划和教育并重
  一是将排污管道和住房、道路统一规划,做好垃圾桶的摆放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生态宜居的质量。二是采取多种手段教育村民,不断提高其文明和法治素养,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农村法治环境,坚决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违法犯罪行为。
  3.3.3 修建高效集约的农田水利设施
  一是加固和硬化农田水渠,防止有的农户非法占用公共水渠,确保公共水渠姓“公”,防止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二是积极推进农村水利设施的科技含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对于有条件的农村要推广自动喷灌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从而为现代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物质支撑。
  4 结论
  总之,农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在农村土地治理的作用,关键点是要全面把握土地治理的对象,即“三块地”(农村宅基地、耕地和公共用地);出发点是农民群众的各种生活、生产需求;落脚点是农村宅基地标准化、耕地规模化和公共用地规划科学化。农村党员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通过锻造自身坚强的素质和卓有成效的努力,不断推进农村土地资源高效率利用,进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3]陈婧怡.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05).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与生存状态的关注程度与实践行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老有所养”品质,关键是要切实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各项养老政策,重点是要全社会都来关注老有所养,创新服务举措和提升服务层次,特别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养老社会氛围,促进老有所养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文明程度;老有所养;公民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滴滴出行、哈罗单车、共享住宿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在中国应时而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面对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大学生就业窘境日益加重,而经管类大学生作为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储备力量,企业对其各方面管理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基于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产生的新型共享经济时代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本文首先分析经管类大学生管理能力现状,探讨当代大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包括体育经济、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暴露出了现有经济结构的短板,也促进了包括体育产业的产业结构改革.总体来说,新冠肺炎疫情给大众运
摘 要:本文基于大数据环境,对“市场营销+大数据”的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目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深入阐述开展融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最后,从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及教学方式三方面入手,提出实施融合培养实践探索的相关路径,以期完善大数据环境下市场营销专业的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市场营销;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
摘 要:我国的經济发展推动互联网事业的发展,依托互联网兴起的产业也越来越多。基于互联网这一背景,对当前创新教育的要求日益增高,给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的自主创业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时代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形态,从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应用型本科的创新创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提升性建议,希望
摘 要:医院的后勤,是保障现代医院发展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支撑,因此需着重关注其安全管理体系,减少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其设备设施以及管理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尽早发现,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实施救援工作,从而使得医院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最小化。  关键词:后勤管理;风险控制;管理  后勤在现代医院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后勤安全管理已成为医院一个
人力资源管理现已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还要学会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但是在实际的教
摘 要:员工建言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对领导者进行组织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明确了员工建言对企业发展以及员工个人的作用;其次分析了组织情境因素、领导风格因素以及员工个人特质因素对员工建言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后根据影响员工建言的因素为企业管理者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组织可以通过营造浓厚的建言文化氛围、改善领导工作方式、完善组织建言渠道、提高员工建言意识等方式促进员工建言行为,以期能够为管理者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媒体反映出的企业软信息,结合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数学理论,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按合理的权重进行量化,从而建立一个可普适于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动态信用评价模型。
摘 要: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都采用了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也就是采用将“1+X”证书制度贯穿整个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因此如何将企业与自己融合办学成为现在高职院校的首要关注点,如何“双元”合作育人,如何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如何扩大职业院校的区域影响力都成为高职院校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难题。另外,随着“1+X”证书制度的实施,意味着大家都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前景都是高度认同的。就目前情况来说,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