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后发性白内障不同临床形态对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的影响

来源 :临床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后发性白内障不同临床形态对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6~11月间符合入选标准并在我院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的95例(114只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后囊混浊形态将患者分为珍珠样小体型后发障组和纤维型后发障组,观察并记录术前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眼压(NCT)及人工晶状体偏移度(Tilt of IOLs),采用十字形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并记录激光所用能量及术后1 h、术后1周的患者BCVA(logMAR)、眼压(NCT)及人工晶状体偏移度(Tilt of IOLs).结果 在YAG激光后囊切开术中纤维型后发障组所用能量大于珍珠样小体型后发障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P<0.001);后发性白内障患者术后BCVA与Tilt of IOLs的变化存在相关性(r=-0.215,P<0.05).结论 YAG激光后囊切开术能够有效改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但同时也会导致眼压暂时性升高和晶状体偏位;后发性白内障不同的临床形态会影响手术中所用的能量,但对视力、眼压及晶状体偏位的影响并不明显;晶状体偏位与视力存在相关性.
其他文献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及激光光凝是治疗DME的主要手段,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无反应或反应欠佳.激素不仅能减少VEGF的表达,还可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作用途径更加丰富.并有大量研究证实,其他治疗无效的DME改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近些年来,激素缓释系统因长期平稳释放药物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但术后存在白内障加重、眼压升高等并发症,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作为首选方案.本文就激素玻璃体腔给药治疗DME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目的 应用晶状体混浊分级系统(lens opac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Ⅲ,LOCSⅢ)探究分析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对客观视觉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在2019年5~11月期间从我院门诊选取75例(75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OCSⅢ白内障分级体系进行分组,即皮质性白内障组24例、核性白内障组28例、后囊膜下白内障23例,同时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的对比敏感度及高阶相差.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除最佳矫正视力(BC
目的 通过对6~14周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眼各项调节参数的分析,为近视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屈光中心建立视觉发育档案的儿童青少年200例(400只眼),按屈光度等效球镜(SE)分为3组:轻度近视(SE≤-3.00 D 92例),中度近视(-3.00 D-6.00 D 28例).测量矫正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AMP)、调节反应(BCC)、正、负相对调节(PRA/NRA)、调节灵敏度(AF).结果 3组屈光度不同的近视,AMP调节幅度均低于该年龄
目的 观察IOL Master700指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行陡峭轴切口超声乳化术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研究.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78例(8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行陡峭轴切口超声乳化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IOL Master700生物测量仪进行眼部参数的测量,分别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角膜散光及眼前节变化.结果(1)术后各时间段角膜平坦轴屈光力的变化甚微(P>0.05),角膜陡峭轴屈光力术后逐渐降低(P<0.05),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瘤(OLAs)发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间,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科经手术病理证实为OALs患者3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OALs患者38例(50只眼),其中男性24例(63.2%);发病年龄31~89岁,以60~70岁为主(13/38);病程平均(17.9±22.1)个月,其中高级别淋巴瘤的病程相对较短;单眼发病多见(26/38),发病部位以眼眶最多(21/38),其
先天性白内障一直以来都是儿童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眼科疾病之一,对于儿童的视功能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现越来越多患病儿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但手术后青光眼是术后最常见也是对患儿最具威胁性的并发症之一.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后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等都是对眼科医生来说较为困扰的问题.文本针对上述问题,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青光眼诊断标准、分类、危险因素、相关机制、随访、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希望能更好地预防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青光眼的发生.
1975 年Inkeles和Walsh首次报道了急性胰腺炎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病例[1 ].该病的眼底表现与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存在一致性,均为眼外组织器官遭受重大损伤或病变后出现的相关眼部病变[2,3],主要以后极部视网膜棉絮状渗出、出血、视盘水肿和黄斑水肿等为特征性表现.除急性胰腺炎外,羊水栓塞、肾功能衰竭、结缔组织病等也能引起相似的眼底改变.为了区别于外伤因素导致的Purtscher视网膜病变,非外伤因素导致的此类视网膜病变被称为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4,5].
期刊
目的 探讨采取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后戴角膜绷带镜对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采取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的患者80例(80只眼),均为我院眼科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分组,就术后常规康复(对照组,n=40)与戴角膜绷带镜康复(观察组,n=40)角膜上皮恢复总有效率及术前以及术后不同时点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干眼症状(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术后24 h舒适度展开对比.结果 观
目的 观察眼部毛母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自2014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眼部毛母质瘤患者共33例(33只眼),其中1例为外院术后复发病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0岁,平均年龄5.94岁,中位数年龄4岁;男性18例,女性15例,右眼18例,左眼15例,病程15 d至9年,中位数病程2个月,研究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所有肿物均表现为眼部皮肤结节样隆起,直径5~20 mm,表面皮肤颜色表现为正常、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癌相关基因1(COLCA1)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正常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和人肺癌细胞(SPc-A1、H1650、A549、H1975)的COL-CA1水平.选择H1975细胞作为细胞实验研究对象并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cDNA3.1)和过表达组(转染COLCA1过表达质粒pcDNA3.1-COLCA1).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PCR和Western